【2019-06-25】潍柴动力(000338)跨越周期 稳健成长的优质商用车动力总成龙头 国内优秀商用车动力总成龙头,市场份额高 1)公司成立于2002年,业务上以动力系统为核心,形成了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整车整机、液压控制和汽车零部件四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是一家综合实力很强的汽车及装备制造的全球化集团。同时,公司通过陆续兼并收购进入智能物流产业链以及新能源燃料电池产业。2)公司重卡发动机2018年销量为36.3万台,市占率31.6%,行业内领先优势明显;陕重汽重卡销量为15.3万辆,市占比13.3%,稳居重卡行业前四;重卡变速箱2018年销量为86.9万台,同比增长8.8%,市占率超75%。 重卡行业产销波动有望降低,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产品机构改善+市场份额提升 1)根据政府稳增长诉求、国三及以下低排放标准车辆加快淘汰更新以及我们对销量测算分析来看,我们认为,随着保有量基数越来越大(最新2017年保有量已达600多万台),更新需求越来多的情况下,重卡产销波动性有望逐步降低,出现大幅断崖式下滑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公司经营波动性有望降低。2)2015年后公司12L/13L的大排量发动机销量和占比均持续提升,销量由5万辆增加至2018年的22万辆,占比18%提升至33%。随着大缸径大排量发动机销量占比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3)潍柴目前已经进入国内主流重卡主机厂的供应链,前五的配套份额更集中。当前重卡市场前五家主机厂的市场集中度高,头部效应明显,随着排放要求的升级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实力强的头部重卡公司未来优势将越发凸显,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因此,凭借优质的产品及客户渠道,未来潍柴发动机的市场份额亦有望持续提升。 新业务有望接力成为新增长点 1)林德液压主要配套的是装载机、叉车、推土机等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在装载机、挖掘机、工程机械等领域与潍柴发动机拥有较好的协同效应,未来配套有望持续增长。2)智能物流:通过收购,凯傲和德马泰克未来将协同发展打造叉车+仓储的智能物流产业链,助力公司成长。3)新能源:通过收购弗尔赛、PSI,入股巴拉德和锡里斯,合作博世,公司在氢燃料电池、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天然气发动机领域已经具备了相对扎实的技术储备及过硬的研发能力。随着未来研发投入的不断加码,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的竞争力有望愈发强大,从而成为公司中长期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748.93/1954.78/2182.42亿元,同比增长9.82%/11.77%/11.64%,实现归母净利润95.21/108.33/126.07亿元,同比增长9.98%/13.78%/16.38%,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20/1.37/1.59元/股,对应PE分别为11/9/8倍,与可比公司相比具备估值优势。公司作为国内重卡发动机龙头,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与市场份额提升,有望实现超越行业增长,新业务助力中长期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波动超预期;重卡产销低于预期;并购整合低于预期;汇率风险 【2019-06-13】厚普股份(300471)深入布局氢能源领域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及地方加大对氢能源的支持力度,这一产业的发展前景备受期待。在此背景下,包括厚普股份在内的一批氢能源概念股纷纷“拔地而起”,前期股价表现抢眼。而外界更为关注的是,相关概念股究竟是迎合题材炒作的“即兴发挥”,还是在氢能源领域有着“真材实料”? “厚普从来没有借助氢能源概念迎合炒作的想法和动机。早在2014年,宇通客车在郑州建设的首座加氢站的核心就采用了公司研发生产的氢气加注设备。公司还在2015年自主研发生产了国内第一台具备流量计量功能的智能加氢机,并通过自身技术优势相继研发生产加氢成橇装置和控制系统。”厚普股份董秘胡莞苓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厚普股份今年加大氢能源领域的投资合作力度,是在国家大力支持氢能源产业的政策暖风下,公司积极布局以期抢占发展先机。 作为深入布局氢能源领域的重要举措,厚普股份今年5月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下称“法液空”)投资设立了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主要从事氢能源市场开发,制造和销售具有价格竞争力的综合加氢站。 “法液空是全球工业气体和医疗气体以及相关服务的领导者,向众多的行业提供氧气、氮气、氢气和其他气体及相关服务,依托其在氢能领域的先进技术、全球供应优势以及厚普的工程总承包能力,合资公司未来主要致力于国内氢能基础设施的研发。”据公司副总经理廖进兵介绍,公司早年便与法液空有过合作,也正是基于对厚普股份核心技术尤其是装备控制系统的认可,法液空在众多拟合作对象中最终选择了厚普。 目前,厚普股份在加氢站细分领域已逐步形成从设计到部件研发、生产,成套设备集成、加氢站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覆盖整个产业链的服务能力。随着与法液空展开深度合作,公司未来还期待在加注设备研发生产等高端设备领域有所作为。 结合现有业务布局,厚普股份对其在氢能源领域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对行业现状也有着清醒认识。在廖进兵看来,氢能源产业要实现健康稳步发展,需要国家制定长远规划来促进全产业链均衡发展。“比如,只有氢源成本持续降低,才能为氢能源的普及创造基础条件;而只有氢能源车的普及才能拓展加氢站的市场应用。” 另有市场人士指出,借助于政策东风,国内企业近年来纷纷加大对氢能源产业的布局,而除氢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类似加氢站等细分领域的进入门槛并不高。 廖进兵对此坦言,一些企业通过采购相关设备组装后是可以建造一座加氢站,但厚普股份的核心优势在于,公司可以将传统天然气业务相关的制造、运营经验快速迁移到加氢基础设备领域,通过自主研发的核心控制系统,将相关设备连接起来更好运行、更好控制。“其实在加氢站建设过程中,涉及许多关键细节,只有将细节问题处理好,才能保证加氢站更安全、高效运行,厚普股份也是经过多年尝试摸索才总结出来的相关经验。” 【2019-06-06】雄韬股份(002733)燃料电池商业化提速 产业并购横贯氢能产业链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27.30元。公司立足铅蓄电池业务,同时积极布局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市场担心公司铅蓄电池发展遇到天花板,成长性受限,但是我们认为,公司较早在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回收)、燃料电池布局,随着动力电池回收需求增加,以及国内燃料电池商业化提速,公司发展有望再上新台阶。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33.92、38.81、44.33亿元,归母净利润1.48、2.05和2.57亿元,对应EPS 0.42、0.58、0.73元。结合可比上市公司2019年平均估值为29.82倍,考虑到公司燃料电池业务,给予目标价27.30元,对应2019年PE 65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立足铅蓄电池,布局锂离子电池领域。铅蓄电池为公司核心业务,2015-2018年蓄电池收入占公司总营收保持在75%以上。2018年蓄电池营收为22.82亿元,营收占比77.20%。同时公司积极布局锂离子电池领域,特别是动力电池回收,2018年公司锂离子电池实现收入4.76亿元。随着国内动力电池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国内动力电池回收2023年有望达到150亿市场空间。公司设立湖北雄韬环保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及回收业务,未来将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燃料电池商业化提速,公司发展有望再上新台阶。国家及地方近两年政策力度持续加大,燃料电池商业化提速。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布局较早,业务覆盖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等。2018年公司燃料电池业务实现收入0.84亿元,毛利率达49.75%。随着国内燃料电池商业化提速,公司发展有望再上新台阶。 催化剂:各地加大推进燃料电池政策 风险提示:铅蓄电池竞争加剧,燃料电池政策力度退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