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继12日电解钴现货价格日涨7000元/吨,达到23.7万元/吨之后,13日钴盐报价集体上涨,硫酸钴、氯化钴报价均上涨2000元/吨,日涨幅分别为5.06%和4.4%。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嘉能可宣布关闭大型铜钴矿Mutanda,钴的供需关系有望迅速得到改善,行业最困难时期即将过去。此外,7月生产数据显示,我国硫酸钴和氯化钴的产量均环比小幅上升,同比增幅分别为28%和59%。 相关上市公司方面,华友钴业、寒锐钴业等主营钴产品,产业链优势明显。 【2019-07-03】华友钴业(603799)钴产品龙头再起航 剑指三元材料龙头 核心观点 高价钴时代终结,公司拓展锂电材料步伐更坚定。必须认清钴价下滑对公司的负面影响,这在股价上已经得到充分体现。随着需求量大幅增长,钴金属周期性的特征更加明显,而钴价格在底部区域的合理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已经有限,公司成长空间在于三元材料的加速布局和变现。通过大规模布局锂电材料,产业链利润中枢下沉,攫取更多环节利润。 三元材料是核心,前驱体市占率持续提升。公司“两化三新”战略确定了锂电材料业务绝对的核心地位,公司通过自建,产业基金培育及与合资绑定等方式,快速提升三元材料产能,三元前驱体全系产品打通,先后进入三星SDI、LGC等国际知名企业供应链,2015-2018年前驱体市占率从0.7%提升至6%以上。在产业链共建上,公司战略合作国际企业LGC和韩国POSCO,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和市场优势,形成高效协同、销售绑定的商业模式,预计年底总产能超过10万吨,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拟重金收购巴莫,取得2万吨钴酸锂、4万吨三元正极产能,三元正材料布局跨越式发展,保证技术、产能优势走在行业前列。 上控资源保障原料供给,全产业链成本优势凸显。公司在刚果(金)、印尼持续掌控钴镍资源,有力保障钴原料供给。全产业链打通带来的前驱体毛利率高达2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成本优势明显。公司投建的6万吨红土镍湿法冶炼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降低三元前驱体成本,同时硫酸镍产品也将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未来三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0/13.47/18.20亿元,2019年业绩下滑主要受钴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后续增长空间来自于三元前驱体持续放量和钴价格企稳。参考可比公司2019年平均29倍估值,给予公司29倍PE,对应目标价为24.6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产能释放不达预期风险;产品销量不达预期风险;人民币美元汇兑风险。 【2019-05-06】寒锐钴业(300618)2018年年报点评:一季度业绩承压 新产能稳步建设 公司2018年实现盈利7.07 亿元,同比增长57.06%;2019 年一季度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亏损5,532 万元;公司新建产能逐步释放,未来有望扭亏为盈,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公司2018 年实现盈利7.07 亿元,同比增长57.06%:公司发布2018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7.82 亿元,同比增长89.94%,实现盈利7.08 亿元,同比增长57.46%,与此前业绩快报基本一致,符合预期。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10 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 股转增4 股。 公司2019 年一季度亏损5,523 万元,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公司发布2019 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5.18 亿元,同比下滑29.69%;亏损5,532万元,同比下滑121.71%。业绩亏损由于钴价持续下跌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公司一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451 万元,同比增长519.54%。 新建产能逐步释放,未来有望扭亏为盈:公司2018 年实现钴产品销量5,826 吨,同比增长47.16%;实现钴产品收入24.61 亿元,同比增长94.25%;毛利率47.71%,同比降低3.61 个百分点。公司"年产3000 吨钴粉项目"预计2019 年8 月投产,届时将拥有4,500 吨钴粉产能;科卢韦齐新建5,000吨氢氧化钴和2 万吨电积铜项目正在进行土建和生产设备采购工作;与此同时,公司加强矿山资源勘探,扩充矿产来源渠道,保证公司产业链矿产源头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我们认为当前钴价接近相对底部区域,高价存货在2019 年一季度大幅计提减值之后,风险逐步释放;随着钴价逐渐企稳与新建产能达产,公司未来有望扭亏为盈。 估值 在当前股本下,我们结合钴价走势、2018 年年报与2019 年一季报情况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9-2021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6/2.01/2.71 元(原预测每股收益为5.55/6.71/-元),对应市盈率为66.5/35.1/25.9 倍;考虑到公司作为钴行业龙头之一,未来仍将受益于钴需求增长与钴价反弹,且近期股价出现较大幅度回调,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新能源汽车需求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新产能释放不达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