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6】走出秦岭深山 盘龙药业(002864)谢晓林冲刺"领跑者" 作为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盘龙药业董事长谢晓林更希望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带领更多“山里人”走出去、富起来。“秦岭虽深,但中药材资源丰富,盘龙药业要坚持通过产业帮扶,让更多的老百姓获益,实现自我‘造血’的功能。” “11月16日是公司上市一周年的日子,这一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忙!”盘龙药业董事长谢晓林感慨道。作为“入列”资本市场一年的新兵,谢晓林明显感受到上市让公司的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变得更加规范,更重要的是有了资本力量的介入,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日,在上证报“价值发现”主题调研中,谢晓林和记者分享了盘龙药业用20余年时间从秦岭深山走向A股市场的心路历程,并描绘了“先做大、再做强,让更多好产品服务老百姓,力争做到国内风湿骨伤领域的领跑者”的壮阔蓝图。 作为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谢晓林更希望盘龙药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带领更多“山里人”走出去、富起来。“秦岭虽深,但中药材资源丰富,盘龙药业要坚持通过产业帮扶,让更多的老百姓获益,实现自我‘造血’的功能。” 从上市到“一体两翼” 二十载成就新盘龙。“1998年的陕西盘龙只有18个品种的产品,现已形成以盘龙七片为核心的70多种产品,公司发展是在逐步向前的道路上。”谢晓林告诉记者,中医药产品研发受政策影响较大,公司这20年来不断通过科研创新丰富产品种类,为的就是把“盘子”做大。 “盘子”大了,公司开始谋求资本力量助推其进一步的发展。2013年,在完成股份制改造后,盘龙药业便开始了上市的准备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11月16日,谢晓林带领着盘龙药业的管理团队在深交所敲响了上市锣,这家来自秦岭深山的中成药企业正式迈入资本市场。 在登陆资本市场后,“二次创业”的感觉让谢晓林体会颇深。“原来我们就是做产业做产品,现在来到这个平台,就要利用好资本的力量。”谢晓林认为,公司要发展,不能单纯地依靠做产品来寻出路,寻找资源谋求协同发展才是正确选择。 为此,谢晓林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一体就是强化工业主体,做强包括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品、中药保健品等产品,同时通过产业并购丰富产品线;左翼是专注医药商贸及文化建设,发展药品配送,通过规模效应扩大营收,最终向零售终端发力;右翼则是依托盘龙药业文化资源优势,定位大健康产业,利用公司所在地柞水的区位优势,围绕医疗、健康、养老三方面布局建设。 “虽然公司的核心产品是盘龙七片系列产品,但未来不仅仅只有盘龙七片系列产品。”谢晓林说,结合行业特点丰富产品结构,将是公司今后的发展重点。同时,通过低成本扩张进行资本运作,在标的方面更多考虑风湿骨伤类产品,以起到产业协同发展作用。“未来3至5年,做到中国医药工业100强,成为风湿骨伤领域的领跑者是我们的目标,通过科研创新和并购等方式,把更多好产品带给老百姓。” 渠道和研发双管齐下 深耕基药市场,在谢晓林看来是对公司发展意义重大的决定。“我觉得未来医药产品的蓝海一定在基层医药市场,尽管目前公司已有17个产品进入基药目录,但还有大部分产品在序列之外。”谢晓林告诉记者,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原来发力不足,是因为“渠道”存在问题。 可喜的是,谢晓林提出的“渠道”不畅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目前盘龙药业的营销网络已经覆盖全国,并与国内30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将产品销售到全国2000余家医院及大型药店。 “未来随着国家医改的不断推进,医保支付、分级诊疗大势所趋,必定会倒逼药企转型,要转型肯定是走基层医疗路线、走零售终端。”在看待潜在市场方面,谢晓林认为零售终端或将大有可为。他表示,公司的战略转型很重要,因为目前盘龙药业销售模式更多还是依靠学术拉动,未来还要在零售终端上多下功夫,通过如智能药房建设等,做到千城万店,形成规模化效应,同时也能更好地降低公司的销售费用。 除了渠道的问题,谢晓林认为更要通过不断创新来做牢根基。“创新引领发展是我们一直的追求,但企业自身搞研发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需要大量的人才和物力;二是前瞻性的信息相对滞后。”谢晓林向记者介绍,针对企业自身做研发的实际状况,公司提出产学研结合,从2008年开始与高校合作,利用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做好研发工作。 具体来看,公司已先后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共建产学研平台,开展产品研发和科技攻关工作,共申报科技项目5项,获得药品研发生产批号35个,申请专利44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获得授权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获得省市科技成果奖8项。 “学校做科研,公司做产品,这方面我们一直在路上。”谢晓林告诉记者,近5年来盘龙药业的年均研发投入都在1000万元以上。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公司在盘龙七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又开发出骨松宝片、三七伤药片、抗骨增生片、接骨续筋片、骨筋丸胶囊,以及保健用品盘龙七贴和保健食品骨胶归珍片等9个疗效确切、市场热销的风湿骨伤品种。 谢晓林表示,创新仅仅依靠校企结合的路子还远远不够,公司还要整合好现有资源,做好陕西盘龙医药研究院,聘请高端人才进行药品的二次研发等工作,以科研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研发能力建设为突破口,紧紧依托上市这一关键平台,深入推动公司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产品研发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让更多“山里人”致富 20余年的不懈努力,谢晓林带领着盘龙药业从秦岭深处走向资本市场,本就来自大山的谢晓林比任何人都明白“山里人”最需要什么。 谈及扶贫工作,谢晓林感触颇深。“我认为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有两个原因,一是受教育程度低,二是大病致贫的情况时有发生。”谢晓林认为,让“山里人”有活干、有收入,唯有产业扶贫这一条路。 从最初的“结对子帮扶”到如今的“万企帮万村”,盘龙药业在产业扶贫的路上从未停下脚步。谢晓林深知,帮人就是帮自己。 “盘龙药业是依靠秦岭‘天然药库’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而发展壮大的,尤其在中药材种植方面,需要与种植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帮助他们其实也是帮助公司。”谢晓林以盘龙七片为例说,该药品有17种中药材是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秦岭深山,如果没有与农户的良好合作,公司在生产方面肯定会出现问题。 谢晓林同时认为,教育扶贫为公司解决了人才发展的问题。今年7月份,盘龙药业与陕西省上市协会携手资助深度贫困县柞水县高考文理前20名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大学梦。在谢晓林看来,这是盘龙药业家文化的完美呈现,如果未来这些大学生愿意到公司工作,也算是公司人才储备的未雨绸缪。 “未来只有扩大人才的培养,才能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公司定会发展壮大。”任重而道远,谢晓林寄语自己永葆初心,带领公司不断前行。 【2019-07-10】兴齐眼药(300573)2019年上半年净利477万元 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 7月10日消息,兴齐眼药(300573)近日发布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最高可达477.01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 公告显示,201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57万元-477.01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 据了解,2019年上半年公司积极进行市场拓展,营业收入、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 预计本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73.09万元。 挖贝网资料显示,兴齐眼药专注于眼科药物领域,是一家主要从事眼科药物研发、生产、销售的专业企业,主要产品是眼科处方药物。 【2019-08-17】华森制药(002907):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7.82% 华森制药(002907)8月16日晚间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14.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09.11万元,同比增长47.82%。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研发按照计划稳步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进展顺利,新产品开发布局合理。此外,公司积极开展外部合作,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明星品种威地美(铝碳酸镁咀嚼片)一致性评价工作开展顺利,相关申报资料已提交至国家药审中心,预计今年下半年得到审评结果。此外重点品种威地美(铝碳酸镁片)以及潜力品种欧德曼(盐酸特拉唑嗪胶囊)等口服固体制剂药物的一致性评价工作亦在积极推进中。 华森制药研发策略紧紧围绕公司战略,立足三大优势领域(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耳鼻喉科),并逐步向肿瘤及代谢性疾病(重点糖尿病)领域拓展,不断丰富产品管线。短中期内公司将布局高端仿制药、改良型创新药(505b(2))、精品中药,长期公司将着力1类创新药及生物制剂领域的药品研发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引入ANDA品种盐酸丁螺环酮片。盐酸丁螺环酮片主要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和其他焦虑性障碍,是一种全球指南推荐安全性较高的抗焦虑药,从产品属性、市场准入情况和市场竞争格局方面来看,该产品的引入将夯实公司在精神神经系统用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盐酸丁螺环酮片亦为公司引入首个ANDA品种,随着该产品技术转移工作的稳步推进,将开启公司药品国际注册的新篇章,为公司后续引入欧美产品积累国际注册相关经验。 在销售方面,公司市场网络不断扩大,营销队伍不断壮大。公司公立医院终端客户与基层医疗机构终端客户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等级以上公立医疗终端客户3529家,拥有基层医疗机构终端客户近1045家,分别较2018年末增长3.55%和4.92%。在KA零售(大型医药零售终端)渠道建设方面,公司与全国KA百强连锁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报告期内整体KA渠道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