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沈飞作为我国重要的战斗机生产企业,考虑到战斗机在此次全军换装中的需求量带来的公司业绩增幅,以及军品定价机制改革、院所改制等政策对于公司的利好,其市盈率水平对比军工总装类企业,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及稀缺性。取PE为40-55倍,按照2021年预计EPS计算,对应两年期合理估值为36.4-45.5元,涨幅为18.6%-48.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空军及海军航空兵建设可能不及预期,军工央企改革进度可能不及预期,以上因素可能导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2019-02-11】中船防务(600685)集团新签百亿订单 看好未来业绩弹性;重申"推荐" 公司近况 1 月28 日,中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2019 年中船集团高质量发展论坛上集中宣布了7 个项目、共计36艘新船、总金额超过100 亿元人民币的船舶建造和融资订单。 评论 集团新签百亿大单,造船行业弱复苏进行时。此次新签合同包括4 艘17.4 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8 艘13000 吨多用途重吊船、4 艘30 万吨超大型油船(VLCC)、20 艘支线集装箱船,此外还有4 艘95000 吨冰区加强型散货船建造意向书和智能海洋渔工养殖船合作意向书等;将由江南造船、黄埔文冲、中船澄西等完成建造。集团此次承接百亿大单,体现了我国船企在行业弱复苏进程中的竞争实力;2018 年,中船集团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2.4%。 2018 年经营接单表现亮眼,看好未来业绩弹性。1)2018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接单表现亮眼,同比大增 215%至 169.25 亿元;根据Clarkson 数据,子公司黄埔文冲2018 年新签集装箱船订单52,392TEU、YoY+49%(见图表1);黄埔文冲11 月签订历史上最大单笔支线集装箱船订单,合同总金额约22 亿元(黄埔文冲与中国船贸为联合卖方)。2)未来三年,公司将受益于量价齐升(量:2017 年经营接单 195.86 万载重吨、YoY+26.67%;价:截至 2019年1 月,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指数80.9、较2017 年的低点累计上涨19%),我们看好公司2019 年业绩拐点向上,未来三年业绩弹性较大。3)此外,由于厂区搬迁影响造船进度,公司2018 年收购文冲船坞、开始整合码头资源,未来将有效协调码头泊位等生产资源,提升生产效率,充分释放产能。 估值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公司当前A 股对应18/19 年1.6/1.5 倍P/B,H股仅对应0.9/0.9 倍P/B、估值具备吸引力。看好造船主业回暖及未来的业绩弹性,上调A/H 股目标价5%/21%至12 元/8 港元,A/H对应19e 2x/1x P/B,潜在涨幅26%/29%。重申“推荐”。 风险 军品订单交付进展具有不确定性;民船复苏不及预期。 【2019-03-20】中船科技(600072)拟收购海鹰集团 加速打造中船集团多元化发展平台 3月19日晚间,停牌多日的中船科技(600072.SH)正式发布重组预案,拟向中船集团及中船电科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海鹰集团100%股权,发行价为7.44元/股。作为中船集团旗下高科技多元化业务的上市平台,中船科技近年来着力布局军用高科技装备产业,全方位受益于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以及军工科研院所改制。 公告显示,中船科技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20%,用于投资标的公司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通过本次重组,中船科技将布局高科技及军民融合新型产业,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 注入大股东优质海洋电子资产 在本次重组中,标的资产海鹰集团作为国内第一家水声探测装备研制生产单位,隶属于中船集团,主要业务为水声探测装备和各类电子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业务类型丰富,领域覆盖军、民品,其产品、技术均在市场上有一定规模与优势。 资料显示,海鹰集团是国家认定的重点军品研发和生产双保骨干单位,在水声探测、海洋测绘等相关产业领域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多项发明专利和软件着作权。海鹰集团近年来先后承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部、国防科工局、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装备发展部、中船集团等数百项型号研制、预先研究等项目,取得了多项军工重大科技成果,获得了多项国防科技进步奖项。2008年以来,海鹰集团抢抓水声发展宝贵机遇,实现历史性的转折,走上持续突破、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经济效益规模逐年攀高。 本次重组完成后,中船科技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业务范围和产品线,全面提升公司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做优,实现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共赢。 平台价值凸显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据了解,作为中船集团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之一,中船科技由原钢构工程与中船九院于2016年资产重组而来,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和科研院所改制的试点首家单位,也逐步被集团定位为集团旗下高科技、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平台。 本次重组中,上市公司与收购标的同属于中船集团,将为后续资产加速整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提供了良好基础。海鹰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海洋电子技术领域的各类海洋电子产品,另外还积极拓展全新领域,如医疗电子、轨道交通、船舶配套等多项业务,符合中船科技高科技产业平台的定位、以及以军民融合为主线,多元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近年来,中船科技正加速整合中船集团内部的军民融合产业相关优质资产,发挥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功能,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回顾发现,中船集团近年来一直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于2013年2016年之间先后完成将下属龙穴造船及核心军工资产黄埔文冲以及中船九院的资产注入旗下不同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此次海鹰集团拟注入中船科技,将进一步提升集团资产证券化率,增强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核心竞争力。而作为整合平台的上市公司,中船科技将利用平台的专业化整合优势,有效发挥多方的互补和协同优势,提高集团整体价值。 【2018-12-27】中国卫星(600118)小卫星制造迎来高景气 卫星应用助力高成长 公司围绕卫星主业进行多次的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现已成为小卫星总装行业唯一上市龙头。公司前身为中国泛旅,后改名为中国卫星,主业变更为卫星及相关产品的研制、航天技术应用及相关产品的研制及服务;公司通过多次资产整合,成为国内卫星总装行业唯一上市龙头。目前,公司主要从事航宇制造及卫星应用两大业务。公司控股股东为国内主要的空间技术研制基地-航天五院,实际控制人为国内航天事业主导力量-航天科技集团。 近年全球卫星向小型化趋势发展,公司为国内微小卫星研制绝对上市龙头,未来或依托行业主导地位优先受益。近年,国外小卫星热不断加温,卫星小型化已成为一种行业趋势,预计到2022 年小卫星市场将超70 亿美元。随着我国鼓励商业航天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小卫星的商业化潜力越发明显,预计未来我国的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研制行业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聚焦微小卫星制造,在小卫星的发射数量和市场占有率两个方面均保持国内第一,属于"微小卫星研发国家队",预计将优先受益。 国内卫星应用产业市场加速成长,公司是诸卫星应用子领域龙头,卫星业务或成公司新增长极。卫星产业链中,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占比90%以上;为了推动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发布一系列的支持政策,预计卫星应用产业即将迎来爆发。公司在卫星应用产业布局广泛,公司卫星应用业务主要包括卫星应用系统集成与产品制造、卫星综合应用与服务、智慧城市三大领域,在诸子领域公司均占据行业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分析认为,随着卫星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该业务或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一极。 公司为五院旗下唯一主业相关上市公司,外延资产整合值得期待。首批科研院所改制试点已取得实质进展,2020 年前生产经营类科研院所或基本完成转制;航天科技集团目标实现45%资产证券化率,未来或将继续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制及资产证券化;大股东航天五院旗下院所入选首批科研院所转制试点名单,预计旗下科研院所转制将有经验可循。我们分析认为,公司为五院旗下唯一主业相关上市公司,未来资产整合进程值得关注。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分析预测,公司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0.40、0.47、0.55 元/股,公司当前股价(2018/12/25 股价为16.93 元)对应PE 分别为42、36、31倍。选取与公司具有相似业务或有类似资产整合逻辑的公司进行比较,可比公司18-20 年的PE 平均值分别为41、29、23 倍,公司PE 水平较可比公司均值比略高。考虑到公司两大主业增长稳健,且公司作为航天五院旗下唯一主业相关上市公司,在国家及集团持续推进科研院所转制及资产证券化的背景下,有较强的资产整合预期。因此,看好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卫星发射失利、卫星商业化应用拓展较差、科研院所转制进度不达预期、集团资产整合速度放缓等。 【2019-09-09】航天机电(600151):统一公司汽车热系统产业全球品牌 专注汽车空调和发动机冷却系统产品 9月9日 - 航天机电(600151)晚间公告称,公司拟将下属汽车热系统产业全球品牌统一为ESTRA(埃斯创)。 公告显示,2019年3月28日,公司完成对韩国怡来汽车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来公司"或"erae Auto")70%股权的收购,与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斯达克"或"SDAAC")共同致力于汽车热系统业务开发。 鉴于爱斯达克和怡来公司在技术及制造能力上协同发展,公司研发团队及生产布局也已遍布亚洲、欧洲和美洲,为满足经营发展及品牌管理的需求,公司拟将下属汽车热系统产业全球品牌统一为ESTRA(埃斯创),致力于打造全球汽车热系统业务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汽车空调和发动机冷却系统产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航天机电表示,后续,公司汽车热系统业务将统一采用ESTRA(埃斯创)品牌在全球运营,下属erae Auto和SDAAC及其分子公司将按照各自注册地/成立地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相关工商变更登记。 关于航天机电 公司是中国首家以"航天"命名的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涉及高端汽配、新能源光伏,拥有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四个国家级、省市级技术研发中心,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化的重要平台。 【2019-08-16】航天动力(600343)2019年上半年盈利1285万 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8月16日,航天动力(600343)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20.76%;净利润1285.19万元,同比增长13.81%;扣非后净利润1009.42万元,同比增长6.97%。 报告期内,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加13,740.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59%。其中:泵及泵系统减少7,915.15万元,减少了34.24%;液力变矩器减少882.3万元,减少了10.32%;智能燃气表减少397.92万元,减少了8.97%;电机产品减少325.73万元,减少了3.22%;建筑安装增加58.14万元,增长了2.49%;化工生物装备减少1693.09万元,减少了16.77%;节能项目增加69.28万元,增加了41.37%;智能数据模块贸易产品增加24,276.89万元,增加了273.52%。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原因系本期公司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资料显示,公司主要从事泵及泵系统、液力传动系统、流体计量与通信系统、化工生物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工程项目的承揽,智能数据模块产品的销售,业务涉及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能源、水利、矿山、林业、消防以及交通、通信等多个行业领域。 【2018-11-05】航天电子(600879)2018年三季报点评:三季度稳健增长 坚持开拓军民融合产品市场 预付款项大增59%,在建工程+30%,全年业绩稳增长可期 存货75.92亿元,同比+7.70%;应收票据/账款共92.35亿元,同比+15.96%;预付账款16.13亿元,同比+59.06%。在建工程11.55亿元,同比+30.4%,其主要原因是募集资金项目建设增加。前三季度研发费用2.01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62亿元,我们认为公司现阶段处于产品研发积极推进、生产制造能力显着提升的阶段。我们计算了A/B指标(A指标为营业总收入、存货、预付款项总额,B指标为应收账款/票据,两指标分别不同程度代表公司未来营收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A指标182.88亿元,同比+12.6%,预计公司全年业绩也将维持持续增长势头;B指标总额92.35亿元,同比+16%,预计随着客户逐渐回款经营性现金流将有所好转。我们认为公司正处于科技研发的攻坚期,预计全年业绩稳定增长的同时未来会有新品推出。 飞鸿98无人运输机首飞成功,探索无人机迈出坚实一步。 公司于今年4月与航天时代电子共同投资设立飞鸿技术。公司以所持无人机系统工程研究所净资产12,848.21万元和现金151.79万元共计出资13,000万元,持股比例72.22%;控股股东航天时代电子以现金出资5,000万元,持股比例27.78%。飞鸿98大商载远程无人运输机系统的研制以运五-B运输机为基础平台,最大起飞重量5.25 吨,最大商载重量1.5吨,具有短距和简易跑道的起降能力,能够满足物流配送、农林植保、遥感测绘、应急救灾等民用需求,以及军用物资远程投送、海上搜救等众多军用领域用途,将为公司军民融合相关市场领域的开拓奠定坚实的基础。 风云卫星发展良好,东风导弹持续推进,作为航天电子业龙头将持续受益。 公司是我国航天电子业龙头企业,截至2018年6月,我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气象卫星,8颗卫星在轨运行。航天科技集团现已公布2018年发射任务,全年计划发射35次,同比增近100%。北斗、探月、空间站、卫星等多项航天任务将于2020年前密集完成,航天产业将重新进入高景气周期。预计在该背景下,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产品毛利率有望提升,盈利能力望增强。我国拥有的东风系列导弹,射程威力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我国东风-41导弹部分技术超美俄试射全部成功。随着东风等航天防务型号定型与进入量产,公司航天防务业务亦将进入增长周期。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在上一篇报告中认为航天产业将自2018年重新进入高景气周期,可从三季报情况来看,军改影响尚未消除,销售和研发端略承压,因此18-19年营收增速从20%/22%下调至12%/18%,营收从154.2/188.1亿元下调至146.2/172.5亿元,净利润从6.73/8.51亿元下调至5.83/6.93亿元,EPS调整为0.21/0.25元,PE调整为26.82/22.56x。 风险提示:研发费用的大量投入带来毛利率压力,公司新品研发不及预期, 【2019-09-17】四维图新(002405):AI助"智能汽车大脑"进入发展快车道 9月17日,以"新?致远"为主题的2019四维图新(002405)用户大会在上海举行。四维图新CEO程鹏在会上透露,今年四维图新的一号工程是要把公司所掌握的数据分门别类打包管理好,这是一个不断更新维护的动态过程;其次要把跟AI有关的算法,把所有出行行业建立一个框架,把管理好的数据平台将来全部开放给平台用户,让所有的客户出行的体验变得更美好。 距离2017年四维图新首次提出"智能汽车大脑"顶层战略已经过去两个年头。据介绍,两年间,四维图新逐步从位置服务提供商向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而为这一转型提供驱动力的,除了四维图新对于地图与空间位置的整体理解,另一核心能力便是人工智能。 四维图新CEO程鹏在开场主题演讲中说道,"AI of Things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四维图新,AI of Vehicles是我们现阶段的重点发展方向,近20年来我们一直在以优质的位置服务赋能客户、合作伙伴发展,数据+算法是我们的核心能力,也是我们发展AI的资本,以AI赋能汽车体现着我们创新的发展哲学,也代表着四维图新对自动驾驶商业化发展的思考。" 在2019用户大会上,四维图新不仅展示了集团在导航地图、自动驾驶、汽车电子芯片、车联网及位置大数据五大业务线产品的最新进展,四维图新生态合作伙伴也一一亮相。专注自动驾驶仿真平台技术的AAI、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禾多科技、专注于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研发的MINIEYE以及车联网网络安全企业为辰信安,为行业观众展示了他们在自动驾驶相关技术领域取得的关键突破和成果。 据介绍,自2002年开始,四维图新积累了近20年全国高品质道路视频、图像数据,包括近些年自动驾驶地图采集的超过30万公里全国高速道路高质量点云数据,加之覆盖全国的合作伙伴数据和用户贡献数据,两年间,四维图新将这些海量的位置数据盘活,不仅催生了MineData位置大数据平台,使位置数据实现了从整合聚集到跨界融合再到行业绽放,更让数据生态成为四维图新依托AI布局智慧出行的基础。 自动驾驶地图+AI也成为了四维图新在自动驾驶方向上独特的发展路径,贯穿四维图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定位、感知、规划、决策、辅助控制的全环节。 【2019-05-05】内蒙一机(600967)2018年年报及2019年一季报点评:营收稳步增长 看好军品国内外市场拓展 18 年业绩平稳,毛利率下降,期间费用大幅减少。 公司发布2018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22.67 亿元(同比+2.50%),实现归母净利润5.34 亿元(同比+1.67%)。军品业务稳步增长,多军兵种市场拓展取得新突破,VT4 坦克和VN1 型轮式战车出口创出新业绩,火炮首次进入尼日利亚市场,军品备件订货实现新增长;铁路车辆业务有所下降。综合毛利率为11.48%,同比下降1.39pct。期间费用大幅减少,其中,销售费用同比下降0.63%,管理费用由于职工薪酬减少下降18.4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59%,财务费用同比增加6974 万元。 19 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增加。 公司发布2019 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6.74 亿元(同比+9.03%),实现归母净利润1.37 亿元(同比+126.96%)。净利润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存款实现利息较多导致财务费用同增加5700 万元,到期理财产品较多导致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695 万元,应收账款坏账转回导致资产减值损失同比1249 万元。公司订单情况良好,预收款项同比增加18.13%。 投资建议和盈利预测: 公司是国家唯一集主战坦克和轮式车辆为一体的装备研制生产基地,考虑公司军品受益于陆军装备发展和军贸市场开拓,民品受益于铁路投资需求增长,预计19-21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5/7.69/9.12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 为29/24/20 倍。公司作为兵器工业集团车辆板块上市公司,看好公司军品业务发展前景,公司过去两年估值中枢为35.6xPE,给予公司19 年35.6xPE,对应合理价值13.53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研制以及交付进度低于预期;铁路投资可能低于预期;军工改革进度低于预期;资产减值损失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