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在京发布了我国运载火箭新系列,即“龙”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和未来发射计划。“龙”系列是航天科技集团继“长征”系列后推出的又一运载火箭系列,该系列运载火箭主要面向商业航天发射,能够满足当前国内外绝大部分商业卫星的发射需求,还可针对不同的发射需求,提供星箭地一体化在轨交付、海上发射等航天发射服务。目前,“龙”系列产品规划为“捷龙”固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和“腾龙”液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两大类。据悉,可重复使用的“腾龙”液体运载火箭,每公斤发射价或将在5000美元内。 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航天产业每年都以6-7%的速度快速增长,2018年全球航天业总产值近4000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收入约占总量的80%。据测算,未来十年,中国商业航天的市场有将有8000亿元的规模。商业航天市场需求庞大,“航天国家队”此次打造“龙”系列火箭入场商业航天,就是要一改“国家发射任务”的传统模式,将“国家队”的技术支撑加上社会资本的投入将形成合力,为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上市公司布局上,可关注航天科技集团旗下积极布局商业航天的中国卫星,以及受益于商业航天大发展的博云新材、宝钛股份、华力创通等。 【2018-12-27】中国卫星(600118)小卫星制造迎来高景气 卫星应用助力高成长 公司围绕卫星主业进行多次的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现已成为小卫星总装行业唯一上市龙头。公司前身为中国泛旅,后改名为中国卫星,主业变更为卫星及相关产品的研制、航天技术应用及相关产品的研制及服务;公司通过多次资产整合,成为国内卫星总装行业唯一上市龙头。目前,公司主要从事航宇制造及卫星应用两大业务。公司控股股东为国内主要的空间技术研制基地-航天五院,实际控制人为国内航天事业主导力量-航天科技集团。 近年全球卫星向小型化趋势发展,公司为国内微小卫星研制绝对上市龙头,未来或依托行业主导地位优先受益。近年,国外小卫星热不断加温,卫星小型化已成为一种行业趋势,预计到2022 年小卫星市场将超70 亿美元。随着我国鼓励商业航天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小卫星的商业化潜力越发明显,预计未来我国的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研制行业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聚焦微小卫星制造,在小卫星的发射数量和市场占有率两个方面均保持国内第一,属于"微小卫星研发国家队",预计将优先受益。 国内卫星应用产业市场加速成长,公司是诸卫星应用子领域龙头,卫星业务或成公司新增长极。卫星产业链中,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占比90%以上;为了推动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发布一系列的支持政策,预计卫星应用产业即将迎来爆发。公司在卫星应用产业布局广泛,公司卫星应用业务主要包括卫星应用系统集成与产品制造、卫星综合应用与服务、智慧城市三大领域,在诸子领域公司均占据行业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分析认为,随着卫星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该业务或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一极。 公司为五院旗下唯一主业相关上市公司,外延资产整合值得期待。首批科研院所改制试点已取得实质进展,2020 年前生产经营类科研院所或基本完成转制;航天科技集团目标实现45%资产证券化率,未来或将继续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制及资产证券化;大股东航天五院旗下院所入选首批科研院所转制试点名单,预计旗下科研院所转制将有经验可循。我们分析认为,公司为五院旗下唯一主业相关上市公司,未来资产整合进程值得关注。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分析预测,公司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0.40、0.47、0.55 元/股,公司当前股价(2018/12/25 股价为16.93 元)对应PE 分别为42、36、31倍。选取与公司具有相似业务或有类似资产整合逻辑的公司进行比较,可比公司18-20 年的PE 平均值分别为41、29、23 倍,公司PE 水平较可比公司均值比略高。考虑到公司两大主业增长稳健,且公司作为航天五院旗下唯一主业相关上市公司,在国家及集团持续推进科研院所转制及资产证券化的背景下,有较强的资产整合预期。因此,看好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卫星发射失利、卫星商业化应用拓展较差、科研院所转制进度不达预期、集团资产整合速度放缓等。 【2019-09-10】博云新材(002297):子公司对外投资以提升品牌影响力 2019年湖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本周二下午在湖南长沙举办,博云新材(002297)董事会秘书曾光辉在本次活动上介绍,公司目前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公司控股子公司博云东方参股投资深圳富联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主要是为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拓展下游市场客户、共享平台核心技术。 【2019-10-17】提升高端钛合金产能 宝钛股份(600456)拟募资不超21亿元 在前三季度业绩大增,钛材市场需求和价格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宝钛股份推出不超过21亿元募资计划。 “目前国内钛材料的需求是非常好的,尤其是航空制造的需求放量,同时,钛材的价格也在持续上涨,这是宝钛股份前三季度业绩大增的主要因素。”开源证券分析师刘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10月16日晚间,宝钛股份披露了2019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05亿元,同比增长24.37%;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75.67%。 对于业绩大增,宝钛股份在此前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增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面对钛行业市场持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公司牢牢把握需求增长和行业复苏的重要机遇,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加大产品结构优化力度,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率,企业改革成效显着,发展活力得到释放,产品订货和销售额同比有较大提升,使得公司报告期内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在披露三季报的同时,宝钛股份还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金额不超过21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投资高品质钛锭、管材、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宇航级宽幅钛合金板材、带箔材建设项目,检测、检验中心及科研中试平台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宝钛股份表示,公司本次募投的三个项目主要为钛加工产品现有产能扩充、升级项目以及相匹配的检验、检测、研究试验能力升级项目。本次发行后,公司钛及钛合金产品的产量将进一步提高,宇航级板材、箔材及航空级型材等高端钛合金产品的生产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在刘浪看来,在行业整体向好的背景下,宝钛股份此次定增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我们预计下一阶段国内自主航空制造的需求还会进一步放量,对于需求端是整体看好的,宝钛股份此次扩大其高端产品的产能供应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选择。”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随着国家军民融合、绿色发展、高端发展、工业4.0等政策的推进,钛以其优于传统材料的综合优异性能,在航天、航空、舰船、兵器、核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尤其是钛材在国家大飞机项目、舰船建设项目、深潜器载人球壳项目等重大工程中的应用。 宝钛股份为钛及钛合金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具有铸—锻—钛材加工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是我国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的专业化稀有金属生产科研基地。公司产品结构较为完整,产品涵盖海绵钛、钛锭、各种规格钛材等,形成了完备的以稀有金属加工为主体的产业群和产业链。 本次发行前,宝钛股份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是中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科研基地。本次发行后,宝钛股份钛及钛合金产品的产量将进一步提高,宇航级板材、箔材及航空级型材等高端钛合金产品的生产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根据公告,在宝钛股份的本次募投项目中,高品质钛锭、管材、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预计建成达产后,将年新增钛及钛锭总产能10000吨、钛合金管材产能290吨、钛合金型材产能100吨。 【2019-01-23】华力创通(300045)军工业务稳定增长 卫星应用产业化前景广阔 一、布局军民两用卫星应用产业,持续研发即将步入收获期 公司成立于2001年,2010年登陆创业板。自设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仿真测试系统及其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重点服务于中国的国防军工领域。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公司前瞻布局,较早的进入了北斗导航、卫星移动通信领域,多年持续研发即将进入收获阶段。2017年,收购了江苏明伟万盛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了轨道交通业务,形成了卫星应用业务、雷达与通信业务、仿真测试业务和轨道交通业务四大业务板块。 近5年,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利润出现波动。公司在研发支出上一直保持较高的投入,2016年前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一直保持30%左右,使得公司管理费用较高。受2017年相关研发项目进入验收收尾阶段的影响,研发投入有所下降,研发占比降至10.93%。随着前期投入进入收获阶段,未来公司业绩有望保持较高增长。 二、卫星导航业务:北斗应用持续高速发展,积极向民用领域拓展 随着北斗二号的运营,公司卫星导航业务快速发展,军民业务同步推进。公司卫星导航产品涵盖北斗应用上游芯片、零部件和中游终端产品,先后成功研发了北斗BP2007、北斗HBP2012军用基带芯片,实现了公司在北斗导航领域芯片的自给自足;同时积极向民用领域拓展,如高精度安全监测系统和精准农业用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及信息平台,形成“平台+终端”应用模式。 预计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北斗系统及兼容产品占比达到60%,重要领域达到80%。公司布局的精准农业、高精度安全监测系统市场空间广阔,根据拖拉机保有量及年均拖拉机下线量测算,精准农业潜在市场规模达200亿左右;根据全国公路桥梁、公司隧道数量测算,高精度安全监测系统市场也将超过百亿。 三、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天通一号投入运营,通信终端驱动业绩增长 天通一号是我国第一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于2017年3月31日投入使用。目前天通一号由中国电信运营,将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共同构成移动通信网络,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用户提供移动通信服务。 据预计,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用户十年内将超过300万,若按单台终端1万元计算,通信终端市场规模300亿元。公司在移动通信业务上累计投入超过2亿元,技术处于领先水平,作为国内拥有卫星通信基带芯片技术的两家企业之一和卫星移动通信终端生产能力的四家企业之一,上游卡位优势明显,未来卫星通信业务业绩提升可期。 四、雷达与通信、仿真测试业务保持稳定发展,拓展无人平台领域 受益于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公司传统雷达与通信、仿真测试业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在仿真测试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雷达测试仪器和对抗机、干扰机等雷达装备,与国防信息化紧密相关。据预测,2025年中国国防信息化开支将增长至25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6%,公司相关业务有望保持稳步增长。 公司发力无人平台领域,以军用、行业中小型无人机为突破口。相比于美国,我国无人机存在机型不健全、装备数量不足等问题,在近程、微型无人机等领域尤其突出。公司已经研制出微小型手抛式电动无人机、中小型固定翼汽油动力无人机等产品,未来有望拓展军民领域应用。 五、轨道交通业务:外延切入轨交领域,有望持续增厚业绩 公司在2017年收购了江苏明伟万盛科技有限公司,切入轨道交通领域,主要产品包括轨道交通安全门系统和再生制动能量逆变吸收装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统计,截止2017年底,中国大陆35座城市共开通171条运营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高达5033公里。根据已批复的城市规划计划,2020年轨交规划里程有望达到8500公里,按照2017年行车密度5.6辆/公里计算,2018-2020年将新增1.94万辆城轨交通运营车辆,年均增加6647辆,我们按照每辆车600万元造价计算,平均城轨车辆市场空间达399亿元/年。受益于轨道交通业务稳定增长,明伟万盛超额完成2016和2017年业绩承诺,未来公司轨道交通业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六、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传统业务稳定增长,天通业务发力在即,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前瞻布局的卫星移动通信领域已进入收获期,天通手机集采有望将带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在北斗导航领域地位突出,在多个北斗行业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雷达与通信业务和仿真测试业务方面有多年积累,保持稳步发展。预计公司2018年至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1.59、1.9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4.78%、26.63%、23.32%,相应18至20年EPS分别为0.20、0.26、0.3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2、32、26倍,维持增持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