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日本一研究团队近日宣布,他们利用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研发的逆变器,已首次成功应用在电动汽车上,有望让电动汽车节能20%以上。该研究团队由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天野浩领导。 和传统技术相比,使用氮化镓的新型逆变器效率更高,可大幅降低转换中的电量损耗。它也可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等其他环保车,有望帮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该科研成果有望在2025年投入市场。 相关上市公司: 海陆重工:旗下江苏能华微电子(6.11 -0.49%,诊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以氮化镓(GaN)为代表的复合半导体高性能晶圆,并用其做成的功率器件。 海特高新:已具备氮化镓晶圆制造能力,并向客户提供服务。 【2019-04-24】海陆重工(002255)上半年净利润预增50%-80% 海陆重工披露一季报。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5,665,107.86元,同比下降13.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91,807.85元,同比增长95.79%;基本每股收益0.0713元/股。公司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14,802.57万元至17,763.08万元,同比增长50.00%至80.00%。 【2019-08-20】微电子业务放量 海特高新(002023)高增长不改 在经历2017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双降后,海特高新(002023)近两年业绩出现持续回暖。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接近五成,延续2018年高增长态势。值得一提的是,被市场看好的微电子业务已开始释放利润,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该业务仍有继续放量的空间。 2019年上半年,海特高新各项业务集体发力,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同时,也带动了净利润的快速走高。公司半年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49.88万元,同比增长65.6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634.65万元,同比增长45.18%。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开始明显恢复。2018年上半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亏损2798万元,2019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为897万元,同比增长132.07%。 分产品来看,微电子产品收入规模增长迅猛。2019年上半年该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471万元,同比增长302.66%。同时航空租赁也在快速发力,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79万元,同比增长181.42%。作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航空维修、检测及研制业务营业收入出现超五成的增幅,达到58.21%。 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的增加,海特高新业绩仍有增长空间。根据《航空周刊》民航机队及维修预测,到2027年中国航空公司的机队规模每年增长3.1%,机队数量由3600多架增加至4800架。随着机队数量的增加,公司最重要的主营业务航空维修、检测等将受益其中。 此外,海特高新在中报中指出,根据波音公司预测,未来20年我国需要进口7240架飞机,预计超过一半的飞机通过租赁方式引进,租赁飞机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航空公司引进飞机的首选方式,2019年航空租赁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有望超过150架。据国际民航组织预测,到2036年全球将需要至少62万飞行员,用以驾驶100座以上的民航飞机,其中80%将是今后新接受培训的飞行员,飞行员初始培训、复训、转机型训练市场潜力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海特高新微电子业务一直备受业内关注。可以看到,海特高新已建成国内首条6寸化合物半导体商用生产线,解决了中国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中制造环节的瓶颈,实现了核心高端芯片自主可控及国产化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