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现有业务布局,厚普股份对其在氢能源领域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对行业现状也有着清醒认识。在廖进兵看来,氢能源产业要实现健康稳步发展,需要国家制定长远规划来促进全产业链均衡发展。“比如,只有氢源成本持续降低,才能为氢能源的普及创造基础条件;而只有氢能源车的普及才能拓展加氢站的市场应用。” 另有市场人士指出,借助于政策东风,国内企业近年来纷纷加大对氢能源产业的布局,而除氢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类似加氢站等细分领域的进入门槛并不高。 廖进兵对此坦言,一些企业通过采购相关设备组装后是可以建造一座加氢站,但厚普股份的核心优势在于,公司可以将传统天然气业务相关的制造、运营经验快速迁移到加氢基础设备领域,通过自主研发的核心控制系统,将相关设备连接起来更好运行、更好控制。“其实在加氢站建设过程中,涉及许多关键细节,只有将细节问题处理好,才能保证加氢站更安全、高效运行,厚普股份也是经过多年尝试摸索才总结出来的相关经验。” 【2019-06-06】雄韬股份(002733)燃料电池商业化提速 产业并购横贯氢能产业链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27.30元。公司立足铅蓄电池业务,同时积极布局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市场担心公司铅蓄电池发展遇到天花板,成长性受限,但是我们认为,公司较早在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回收)、燃料电池布局,随着动力电池回收需求增加,以及国内燃料电池商业化提速,公司发展有望再上新台阶。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33.92、38.81、44.33亿元,归母净利润1.48、2.05和2.57亿元,对应EPS 0.42、0.58、0.73元。结合可比上市公司2019年平均估值为29.82倍,考虑到公司燃料电池业务,给予目标价27.30元,对应2019年PE 65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立足铅蓄电池,布局锂离子电池领域。铅蓄电池为公司核心业务,2015-2018年蓄电池收入占公司总营收保持在75%以上。2018年蓄电池营收为22.82亿元,营收占比77.20%。同时公司积极布局锂离子电池领域,特别是动力电池回收,2018年公司锂离子电池实现收入4.76亿元。随着国内动力电池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国内动力电池回收2023年有望达到150亿市场空间。公司设立湖北雄韬环保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及回收业务,未来将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燃料电池商业化提速,公司发展有望再上新台阶。国家及地方近两年政策力度持续加大,燃料电池商业化提速。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布局较早,业务覆盖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等。2018年公司燃料电池业务实现收入0.84亿元,毛利率达49.75%。随着国内燃料电池商业化提速,公司发展有望再上新台阶。 催化剂:各地加大推进燃料电池政策 风险提示:铅蓄电池竞争加剧,燃料电池政策力度退坡 【2019-10-10】嘉化能源(600273)磺化医药发展迅速 氢能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是一家优质的多元化能源化工企业:公司以热电联产为核心,向园区和内部提供电力和蒸汽,向下游延伸形成氯碱、硫酸、脂肪醇(酸)、磺化医药四大业务板块。公司打造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很强的成本管控能力,盈利能力强劲。 公司是园区唯一蒸汽供应商:公司作为嘉兴港区内唯一的蒸汽供应商,热电机组已实现了超低排放,在强有力的环保政策保护下,随嘉兴港区不断增长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公司热电联产业务具备持续稳定增长的盈利能力。 氯碱产业链具备低成本和一体化优势:氯碱装置的最大成本来自电力,公司热电联产自发电配套给氯碱装置,实现氯碱装置低成本运营。氯碱装置副产品实现综合利用,副产氯气正发展布局PVC产品链,副产氢气已形成脂肪醇(酸)产品链,副产氯化氢供给硫酸装置,实现产业链一体化运营。 磺化医药系列成为公司发展新引擎:磺化医药中间体应用广泛、需求增长迅速,其中甲苯磺酰氯下游的抗乙肝药替诺福韦随专利到期并进入以药目录,需求迎来快速增长期,邻硝基对甲砜基苯甲酸下游除草剂甲基磺草酮在国内增长潜力大。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优、世界领先、种类齐全的磺化医药系列产品制造商,年产4000 吨BA 技改项目和年产3.8万吨TA技改项目逐步释放产量贡献业绩增量,拟再建4000吨/年BA项目驱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氢能业务有望打开成长空间: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从2018年开始进入加速增长阶段,公司逐步布局完善“氢气制造、提纯、液化、运输和加氢站”产业链。公司于2019年7月与浙能集团合作建立国内第一座商用液氢装置预计2019年底完工;2019年4月与国富氢能、上海重塑成立江苏嘉化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嘉化氢能计划于2020年4月建成第一座加氢站;2019年9月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嘉化氢能以负责组织实施公司在氢能领域的技术研发。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氢能业务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收分别为57.08亿元、62.32亿元和75.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3亿元、13.70亿元和17.09亿元,EPS分别为0.87元、0.96元和1.1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X、11X和9X,考虑到未来磺化医药拟在建产能的投产以及氢能业务的潜在机会,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投产进度低于预期;脂肪醇(酸)的原料棕榈仁油价格大幅波动;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进度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