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5G+智慧农机”创新示范场景11月7日在上海市崇明区万禾有机农场千亩有机稻田上开展演示,演示区域早已率先实现5G信号的全覆盖。 在活动现场,5G无人驾驶收割机、新能源智能拖拉机、水稻插秧机器人、无人驾驶收割机在忙碌作业。它们是来自中国一拖、丰疆智能和雷沃重工等国内一流农机制造企业研制的最新型智慧农机。远程指令下达后,5G无人驾驶收割机迅速进入金色稻田,在稻浪中自动规划、自动转弯、自如进退、精准作业,娴熟高效地完成了稻田收割作业。通过5G网络,现场收割高清视频实时流畅地回传至崇明区城乡智管平台远程控制中心。 崇明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农机可通过全面机械化、智能避障、远程遥控、无人驾驶等方式,逐步实现对农业生产中耕种管收等环节的全方位支撑。 据介绍,结合5G网络,智慧农机可摆脱对人的过多依赖,便捷地实现远程1人对多机的操控与管理。同时,采用新能源动力的智慧农机还可以在作业过程中实时采集与分析生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农业生产中的精准作业,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前期,围绕“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崇明区正式宣布将打造全球首个5G全覆盖人居生态岛。本次“5G+智慧农机”创新示范就是崇明区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采用更加生态环保的农机新能源动力结构,对“5G”结合“都市现代农业”应用场景的全新探索。 随着崇明即将实现5G信号全覆盖,崇明将充分挖掘及拓展5G条件下可提升与突破的农业应用场景,构建基于5G网络的智慧农业应用体系,在智慧农机、智能生产、精准防控、智慧监管等多方面构建出崇明现代农业的“一张智慧网”,打造生态技术集成、生态产业升级的高地。 【2019-10-29】中兴通讯(000063)业绩持续向好 发力5G社保增持 走出阴影的中兴通讯(000063)业绩呈现恢复性增长。10月28日晚间,中兴通讯披露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42.41亿元,同比增长9.32%;净利润41.27亿元,同比增长156.86%。公司预计2019年度盈利43亿至53亿元。 在5G建设方面,中兴通讯已驶入快车道。据介绍,截至2019年9月底,中兴通讯全面参与中国5G网络规模部署,在全球获得35个5G商用合同,与全球60多家运营商展开5G深度合作。与此同时,中兴通讯加码5G投资的定增获批,资本运作重回正轨。 业绩持续向好 三季报显示,中兴通讯的业绩逐步向好,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96.3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370.7%。对于业绩的增长,中兴通讯表示,公司聚焦主流市场和主流产品,提升公司经营质量,费用管控持续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增强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93.6亿元,占营收比例为14.6%,较上年同期的14.5%上升0.1个百分点。 在运营商业务方面,中兴通讯凭借领先的5G端到端全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加速推进全球5G商用规模部署。截至2019年9月底,中兴通讯全面参与中国5G网络规模部署,在全球获得35个5G商用合同,与全球60多家运营商展开5G深度合作。其中5G端到端商用产品和解决方案、全系列NR产品实现全频段、全场景覆盖;5GNSA&SA双模基站全面支持运营商网络架构灵活选择及平滑演进;CommonCore实现2/3/4/5G/fixed全接入和全融合,同时支持SA和NSA,为运营商节省40%投资。 中兴通讯自研系列化AIEngine支持5G全场景智能化,NFV在全球部署超过500个商用和PoC案例。承载产品市场持续格局优化,5G承载端到端产品大规模部署,累计发货达2万台,携手全球运营商完成30多个5G承载网络商用部署和现网试点。超100G光传输产品全球部署50多个网络,商用200G光传输网络创下1700公里最长传输距离纪录,光网络整体及接入、城域、骨干三大领域市场份额在2019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速全球第一。 5G投资再加码 中兴通讯在5G上的研发和投资多有布局。10月21日,中兴通讯披露《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核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批复的公告》,证监会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87亿股新股,批复自核准发行之日起6个月内有效。这项加码5G投资的定增项目终于落定。 公司称,2018年至2020年是全球5G技术标准形成和产业化培育的关键时期,通过本次发行,将有助于公司继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坚持技术领先,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营产品和业务。 中兴通讯表示,公司本次募投项目继续推进面向5G网络演进的技术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夯实和强化公司在面向5G网络演进过程中已取得的优势。强化5G芯片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在5G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社保基金增持 此外,在政企业务方面,中兴通讯积极布局智慧城市、泛在电力物联网、高速公路ETC等行业新领域。依托5G+MEC精品网络,五大能力中台深入业务流程赋能行业,5G智能车间、5G智慧零售、5G场馆直播、5G云XR平台、5G智能电网等多项创新应用受到业内高度认可。三季度,中兴通讯与海信、绿地、广汽等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推进浙江中控等5G+合作项目落地。 消费者业务方面,中兴通讯持续强化与全球20多家运营商的5G终端合作,系列化多形态5G终端产品线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中兴天机Axon10Pro5G版在全球多国陆续发布,成为中国、北欧和中东第一部商用5G手机。5G室内路由器在中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国市场正式投入商用。此外,5G模组ZM9000实现了在5GNSA/SA网络下,率先打通数据业务。这标志着中兴5G模组已经实现了5G端到端调通,可同时支持NSA和SA网络。 在网络安全方面,依托海内外网络安全实验室,与行业协会、合作伙伴和高校在认证、测评和科研领域开展合作,保持与行业监管机构密切沟通,并与第三方独立测评机构开展主营产品及5G方案的独立安全测评和认证。 “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强化执行,进一步优化市场格局,提升市场占有率,稳健经营,实现有质量的增长。”对于公司未来的布局,中兴通讯如此表示。 股东变动方面,今年一季度新进前十大股东的高毅资本二季度持股未变;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八组合三季度新进持股560万股;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二组合三季度增持78.06万股;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一组合三季度减持127.5万股。总体来看,社保基金三季度相比二季度增持中兴通讯510.56万股。 【2019-01-30】特发信息(000070)2018年业绩预告点评:年报预增0~15%符合预期 看好设备和军工业务成长潜力 公司发布2018 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盈利2.66 亿元~3.05 亿元,同比增长0%~15%,符合预期。 业务一:纤缆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公司纤缆业务投入相对谨慎 光纤光缆业务是公司传统主业,2017年全年营收20.05亿元;2018年H1实现营收9.27亿元,同比下降7.6%,占总营收比例为36.25%,预计2018年整体收入与2017年基本持平。公司此前受制于光棒等原材料的供给等原因,在国内光纤需求高景气的背景下产能受限。2018年4月,公司与长飞光纤光缆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主营光纤预制棒的制造和销售。合资公司投产后将逐步形成年产600吨预制棒的产能,为公司纤缆生产所需的光纤预制棒供应提供了稳定的来源,标志着公司纤缆产业链向光纤预制棒供应领域延伸,有利于公司增强光纤光缆业务的市场竞争力。随着中国移动FTTH建设进入后半场,三大运营商光纤光缆需求相比2017年明显放缓。同时,光棒供需缺口进一步缩窄,国内光纤光缆价格下行压力较大,部分厂商扩产意愿较低。从2018年H1来看,公司光纤光缆毛利率达20.66%,在行业竞争增大的背景下同比仍提升3.72个百分点。展望未来,公司在纤缆业务的投入保持相对谨慎态度,在价格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该业务以提高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为目标,未来有望在总体规模有望保持稳定下保持良好的盈利。 业务二:设备业务受中兴事件影响较大,未来客户结构或将持续优化 公司收购深圳东志深化通信设备制造布局,通信设备目前已成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2017年,公司通信设备业务营收31.62亿元;2018年H1实现营收15.26亿元,同比增长10.56%,占总营收比例达60%。由于行业竞争加大,上游电子基础元器件等原材料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2018年H1通信设备毛利率同比下滑4个百分点至9.14%。根据收购业绩承诺,特发东志承诺2015~2017年合计实现净利润总额不低于不低于1.43亿元,实际实现净利润为2.08亿元,大幅超过承诺业绩。同时,原东志股东承诺2018~2020年每年净利润均不低于5860万元,表明东志管理层对未来业绩释放的信心。 作为东志的主要客户,中兴通讯2018受到美国制裁,给东志的业务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兴事件"的解决,我们预计东志2019年业务有望逐步恢复。另外,东志持续拓展除PON和机顶盒以外的多条产品线和多行业客户,最大限度降低大客户风险,预计中兴通讯的收入占比将降至50%以内。以东志客户华三为例,华三每年对外代工总额150-200亿元,而公司目前在华三的收入仅几千万元,随着华三的股东紫光集团与深投控股权转让事项的顺利落地,东志后续有望依托共同的股东背景在华三的份额有望获得较大突破。 业务三:军改红利进入集中释放期,军工信息化空间逐步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