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7】宝信软件(600845)高成长确定性的双料龙头 投资逻辑 公司是国内钢铁信息化龙头、第三方IDC领军企业,两大核心业务均处于向上周期。公司自成立至今在钢铁信息化领域深耕40余年,在该领域具备绝对的业务优势,是国内钢铁制造信息化、自动化第一品牌。公司于2013年起利用股东资源优势积极布局IDC业务,截至2018年底IDC营收规模超10亿、在规划机柜达2.65万架,是国内第三方IDC领军企业之一。受益行业景气度以及自身资源、品牌等优势,公司IDC业务与钢铁信息化业务均处于向上周期,长期发展成长空间大、确定性高。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IDC业务收入增速为39.6%/34.5%/19.9%,软件开发业务(包含钢铁信息化)收入增速为21.9%/19.9%/18.6%。 IDC业务具备资源优势,贡献稳定盈利及现金流,未来成长空间大。国内IDC行业快速发展,在云计算带动下未来将长期处于高景气阶段。由于下游需求分布以及政策约束等原因,一线城市IDC资源相对稀缺。公司依托大股东宝钢股份,在上海地区开展IDC业务具备土地、水电等资源优势,能够实现机柜资源的快速交付并维持较高毛利率。公司已开展四期IDC项目,签约率均为100%,合同期限最低十年,上架率有保证,全部达产预计可贡献19.38亿收入、7.34亿税前净利。未来公司将在上海地区继续扩充IDC资源,并有望在武汉、南京、深圳等地实现异地扩张。 软件开发业务充分受益钢铁行业信息化及宝武集团内部需求,增长确定性高。公司在钢铁MES领域市占率超50%(公司官网数据),行业地位突出。钢铁行业盈利回暖及集中度提升趋势有利于提振钢企信息化支出意愿,公司作为头部钢铁信息化企业将充分受益。此外,宝武集团由于并购整合以及智能化改造产生的信息化需求为公司带来大量订单,是公司软件开发业务的坚强支撑。依托宝武集团的行业地位和内部资源优势,公司的钢铁信息化业务发展具备极高确定性。 价值评估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9-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80/11.46/13.79亿元,EPS0.77/1.01/1.21元,当前股价对应PE 47.4/36.4/30.2倍。参照公司2015-2019年PE-Band及可比公司估值情况,给予公司2020年42x PE,对应目标价4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互联网厂商IDC需求不及预期;钢铁行业信息化支出不及预期;公司IDC建设节奏具有不确定性;关联交易销售额占比过高。 【2018-08-29】云赛智联(600602)2018年半年报点评:云计算增势强劲 多领域全面开花 扎根智慧城市应用,不断深化业务增值:公司自2016年整合重组以来,围绕云赛信息和仪电科仪等相关资产,将信息技术与电子制造优势结合,实现了从云到端的业务布局,逐步完善并成为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从公司的上半年情况来看,云计算和解决方案板块仍然是公司最重要的两块主心骨,这两块业务的快速发展为公司的整体成长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云计算业务增势正劲,多方合作对接融合: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仍然是IDC基础资源的租赁以及建筑在此之上的增值服务。公司拥有国内最高等级的中立第三方云计算数据中心和覆盖上海并辐射江浙区域的城域网光纤网络及互联网运营的全套资质,这一布局本身就彰显了公司独特的区位优势。公司业务主要面向政企,近年来政府与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提速,为公司的前段资源租赁和后段增值开发或运维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这几年不断投入的机柜资源一直保持着较为紧张的供应,目前IDC新增机柜数量的限制(耗电量限制以及城市用地等因素)反而成为了公司扩张的瓶颈。公司不仅是微软云在国内最大的合作伙伴,同时也与华为云和阿里云展开了全面合作,融合的协作精神、独特的区域卡位和固有的国资背景,是云计算大数据业务上半年得以同比增长65%的重要保障。 依托国资渠道优势,快速扩张业务覆盖:以系统项目集成和软硬件产品销售为核心的行业解决方案业务是公司的另一大成长抓手。依托仪电集团的国资渠道优势以及自身过硬的智能化建筑与施工资质,公司在长三角区域的智能安防、溯源检测、智慧教育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非常优秀的表现:上半年公司中标项目横贯多个省份,涵盖教育、舞台显示、机场航站楼通讯、监控、公广、水质监测、食药检查等众多环节,覆盖面进一步延伸与扩展,不仅仅为自身带来了业务增量,也为公司电子制造板块的智能产品与检测产品等打开了新的销售方向,以点带面,一以贯通。 收购公司在对赌期过后仍保持良好成长。商誉减值是今年资本市场上屡见不鲜的异像,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相当多的公司在2014-2016年所收购的标的近两年都无法完成业绩对赌,只能计提商誉减值。公司2015-2016年的重组整合中所纳入的六家企业(塞嘉电子、南洋万邦、宝通泛球、信息网络、科技网络和科学仪器)不仅在三年对赌期内良好地完成了承诺业绩,而且今年上半年大部分仍实现了业绩的正向成长,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了公司管理层当年选择标的时候的卓识眼界。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自2016年完成资产整合迄今,公司一直保持着归母净利润的稳健成长,作为一家上海老牌国企,公司当年创新性地以换股的形式完成了对优秀民营企业的吸收合并,并且用三年的时间证明了这种混合创新所带来的全新活力。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将分别实现净利润3.08、3.44、3.91亿元,对应2018-2020年PE分别为25.80、23.08、20.31倍。与A股这一板块的上市公司相比,公司在稳健成长以及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快速成长是大幅领先于行业的,这一方面依托于公司的国资渠道优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公司管理层自身的勤勉努力以及在体制方面的混合创新,看好公司的持续增长空间,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智慧城市产业建设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影响出现波动;2)公司在云计算、互联网教育等平台的开拓进取受到竞争对手恶意扩张导致成长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