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早在2017年10月,三力士与下属凤凰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建量子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由陈纯、中科院院士尹浩任主任,中国工程院陆军院士等专家组成,共同推进转顶尖量子应用科研成果,为实用化量子通信产业赋能。 【2019-11-04】上汽集团(600104)2019年三季报点评:固定资产快速增长 均价提升资金雄厚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上汽集团发布3季度业绩:前3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853.4亿元,同比-13.2%,归母净利润207.9亿元,同比-24.9%。对应3季度营业总收入2090.5亿元,同比-0.4%,归母净利润70.3亿元,同比-19.1%,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发展趋势 从资产负债表看,上汽今天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固定资产的快速增长。2017年底、2018年底和3Q19的固定资产分别是582.3亿元、691.9亿元和801.8亿元,此外还有167.6亿元在建工程。虽然3Q19购建固定资产的现金流已回落至43.6亿元(过去8个季度的均值是76.5亿元),但往前看,我们预计未来3~5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将进入一个2100~2500万辆之间的箱体震荡期。如何在新的行业总需求下维持固定资产周转率和产能利用率将是一个挑战。 从利润表看,3Q19均价与单车净利润环比均显着回升。3Q19净利润环比增长主要来自于均价提升拉动单车净利润增长,此外投资收益中除去联营企业与合营企业之外的收益(+7.7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冲回2.0亿元和信用减值损失冲回3.8亿元。3Q19销量环比增长5.2%,营业收入环比增长19.2%,合并报表毛利率(销售业务毛利率)环比下滑0.6ppt,投资收益与营业收入之比(近似于制造业务净利率)环比增加0.4ppt。营业收入除以总销量得到的综合均价为13.88万元,环比大幅+1.64万元;扣非后净利润除以总销量得到的综合单车净利润为4,280元,环比大幅+797元。 我们认为,上汽应对行业寒冬最大的优势还是其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流动资产中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三项合计达到1787.2亿元,环比+202.2亿元,且低成本的长期债券融资渠道通畅(环比+85.8亿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 基于对合资和自主更保守的盈利预期,我们小幅下调2019/2020年盈利预测1.9%/4.0%至285/28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年9.4倍市盈率。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下调目标价2.2%至26.8元,对应11倍2020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15%的上行空间。 风险 车市需求持续下滑,自主品牌盈利难以恢复。 【2019-08-07】神马电力(603530)马斌:我们是领跑电力行业的一匹"神马" 8月5日,神马电力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每股5.94元。从创立到上市,神马电力“奔跑”了23年。 作为电网中一种叫做复合绝缘子的元器件的生产企业,人们对神马电力可能十分陌生:神马电力究竟是家什么企业?对于这个问题,神马电力董事长马斌用这样一句话作了概括:“全世界的电网都知道神马电力,知道这个企业在解决电力行业的问题,它是一个领跑者。”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记者与马斌的交流,由一份待研发项目清单开始。这份清单是在神马电力的招股书中披露的。该清单显示,神马电力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确定了待研发项目清单:紧凑型的变电站构架、复合输电管道母线、研发GIS与DTB的复合壳体、电缆附件、复合输油输气管道、用复合材料做整体的输电系统等。 这些项目是根据什么立项的?“我们有自己的立项原则,不会简单地看哪个区域或国家的市场,而是把全球电网的存量及增量需求,当成一盘棋来看待。”马斌将其总结为“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之道”,简单说就是:“全球的电网有什么问题,我们就去围绕解决这个问题来研发产品。”公司过去23年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对于神马电力的商业模式,马斌以自己第一次创业的密封圈为例作了清晰的描述。他说,电力设备使用的密封圈曾经很长一段时期解决不好漏油问题,所以他就想:如果能把这个密封圈做好,让所有的电力设备不漏油,这个市场就大了。而要不漏油,就要做出一个不同于别人的产品,所以就要走新路,通过创新去开发一个全新的产品。结果,正是因为解决好了漏油问题,神马电力的密封圈迅速完成了对传统产品市场的替代。 “我们走的是别人没走过的路,一旦实现了公司设定的解决行业问题的目标,就意味着公司可以引领这个行业发展,也意味着公司绝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填补行业空白的。”马斌说。经典案例发生在2006年我国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上,这是世界上首个特高压输电工程。当时,满足特高压需要的传统瓷绝缘子只有日本一家企业具备生产实力,但也没有做过,提出的报价是每支1000万元。但是,神马电力拿出了每支售价只要68万元的特高压变电站复合绝缘子产品,从此神马电力与中国特高压结下不解之缘。 根据招股书,马斌作为“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神马电力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马斌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与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这使得我们一直走在蓝海这条道路上。”马斌说,神马电力的目标就是在输变电领域,用新材料、新技术解决电网中的问题,用新产品替代传统电网中有固有弊端的产品,使电网更可靠更经济。 做传统产品的颠覆者 除了增量,马斌还说:“我们把电力系统存量的问题用一个全新的方式去解决它,这个市场对我们来说很大。”——方法就是替代。 根据披露,2018年,神马电力实现营收6.53亿元,其中,变电站产品的收入在5亿元左右。变电站的复合绝缘子原来用的都是陶瓷的,一年全球市场大概在40亿元左右,但由于陶瓷这种材料本身性质决定,每年付出的维护和事故成本相当高。马斌透露,在50万伏以下的电力市场,公司的产品已经替代了陶瓷20%的市场,还有80%的市场有待替代。 马斌觉得必须快马加鞭地做一些事情,因为就公司已有的成熟产品在全球推开的话,市场容量也远不止40亿元。“我们现在的技术可以说是‘独门武器’。”马斌表示,这也是公司此番加紧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趁技术领先之时加速拓展市场。另外,上市后,公司还将在产业链上面进行推进,比如向上游的材料研究方面延伸。 对于订单下滑问题,马斌解释说:“如果撇开国内特高压市场的订单,就会发现神马电力在全球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全球的特高压市场95%以上在中国,随着国家投资有周期的变化,近两年国内特高压市场几乎没有新增订单。与此同时,神马电力的海外市场份额在不断增加,“去年公司海外市场占比20%左右,今年可以达到30%左右。” 根据美国海关数据统计,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美国从海外进口的所有复合绝缘子中,(按重量计)神马电力占比31%,远超其他复合绝缘子生产企业。马斌告诉记者,美国大约有13家做变电站绝缘子的企业,这些企业几乎都在和神马电力合作,交易额每年都保持增长。从去年8月到今年5月,神马电力在美国的营收同比增加了53%。 当然,神马电力同样也面对激烈竞争,在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市场中,目前公司还只有不到10亿元的营收,所以,马斌和神马电力还在努力。 【2019-11-20】国电南瑞(600406)泛在新机遇 电网巨头再腾飞 智能电网多点布局,全球电力行业引领者:公司是国网电科院下属孙公司,国网背景强大,是国内二次设备龙头企业。历经多次资本注入后,公司当前形成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发电及水利环保、国际工程等五大板块业务,覆盖完整的智能电网产业链。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1.8 亿元,同比增0.12%;归母净利21.46亿元,同比降7.32%;考虑18 年会计政策变更影响,扣非归母净利增速为4.3%。 泛在建设加速,信息化领域投资占比提升:国网19 年3 月对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安排,10 月发布白皮书明确泛在建设进程,预计将于2021 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2024 年全面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实际上,7 月以来试点项目已陆续展开,泛在建设将于19Q4 起加速。经测算,2019-2024 年泛在总投资预计将达到10,377 亿元,其中信息通信领域投资预计在3,380 亿元,占比有望逐步上升至40%。2016-2018 年间,国网信息通信类投资的规模约120 亿元;2019 年度的信息通信领域的投资额有望达到210 亿元,同比增长约85.84%。 全面参与深度受益,信通业务增长尤为明确:公司拥有信息通讯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并在电网领域实现二者充分融合。过去10 年智能电网建设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积累,使得公司已成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主力军。从2019 年前几批次信息通信设备招标情况看,南瑞竞争优势明显,信息化设备和服务中标份额分别为43%和44%。2019H1,公司信通业务实现营收16 亿元,同比增12.25%,考虑到泛在建设的正式启动始于下半年,且Q4 起有望加速,预计19H2 起信通业务增速将提升。同时以信通为核心,电网自动化等传统业务、智能巡检等新设业务均将受益泛在建设注入增长新动能。 拟合资成立南瑞联研,IGBT 产业化进程有望加快:公司拟与联研院共同投资设立南瑞联研功率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联研院是国内少数掌握高压IGBT 芯片设计技术的单位之一,其中 3300V/1500A 压接式和焊接式 IGBT器件,掌握成套的设计、制备等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推进 IGBT模块产业化是公司的重点募投项目,通过与联研院合作,有利于降低公司IGBT 功率器件技术研发及产品批量化生产的风险,保障中低压、加快高压IGBT 等功率半导体芯片及模块研制和产业化进程。 电网投资结构优化,主业稳定增长但不乏亮点:公司电动自动化及工业控制业务营收占比超过50%,19H1 同比增速为2.88%,呈现小幅增长。未来该业务增速有望回升,原因在于:1)电网投资向配网侧转移,配电业务持续受益;2)二次设备迎更换潮,智能电表招标提速、调度系统有望于2020 年起集中更换;3)轨交业务景气度提升,在手订单丰厚;4)泛在赋予新内涵,二次设备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投资建议:买入-A 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32.00 元。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1 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3%、29%、13%,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28%、21%;EPS 为0.98/1.26/1.52。当前股价对应20 年估值为19x。 风险提示:经济周期波动、国网投资/建设力度不及预期、泛在相关投资规模低于预期、核心竞争力不及传统信息企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