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氮化镓概念股票(氮化镓概念上市公司,龙头股,受益股)

2020-2-25 09:10|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3622| 评论: 0

摘要: 沪深两市氮化镓概念股票(氮化镓概念上市公司,龙头股,受益股)有:三安光电、闻泰科技、士兰微、海特高新等。
氮化镓概念上市公司有哪些?氮化镓概念股一览
2020年氮化镓概念股最新动态与价值解析:

小米带火的氮化镓 是风口还是炒作?

  一、小米吹响氮化镓快充号角

  2020年2月13日,小米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发布了小米10Pro系列手机以及部分配件产品。其中65w氮化镓(GaN)充电器引爆市场。

  其实全球首家采用氮化镓(GaN)充电器的厂家是OPPO在19年11月发布RenoAce手机搭载的65W快充,在提升充电效率的同时减小体积。不过OPPO可能只顾着打广告:“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没做科普,也没引起较大关注度。同时,在今年的CES2020上,包括Anker在内的30家厂商推出了66款氮化镓快充产品,但是由于技术、良率等问题,价格相对昂贵。

  当然小米65W氮化镓(GaN)充电器能火,肯定不是因为雷军人气比较高。该充电器具有体积小,充电快、易散热等特点,具体来说,体积比常规充电器小50%,对一块4500mAH的超大电池从0%充电至100%仅需45分钟,为iPhone 11充电比原装充电器快50%。同时,该充电器Type-C 65W内置智能识别芯片,可以为市面上主流智能手机、Type-C接口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它电子设备充电。

  氮化镓充电器最主要的成本来自于氮化镓MOS功率芯片,昂贵的原材料导致了消费级氮化镓充电器价格高昂,但氮化镓充电器是实现快充突破的关键,此次小米65W氮化镓(GaN)充电器只要149元,创下业内新低,对性价比的突破,具有信号意义。未来全球氮化镓快充市场必将飞速发展,迅速获得广大用户群体的接受和认可。

  随着应用的逐步扩大,规模化效应会逐步凸显,成本将越来越低,氮化镓充电器的渗透率会加速上升,消费电子级氮化镓有望起量。据悉,即将发布的Realme X50 Pro有望采用65W SuperDart超级闪充氮化镓充电器。华为接下来也将要使用氮化镓充电器。

  二、为什么氮化硅充电器会这么优秀

  根据半导体行业发展,半导体材料也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主要是指硅(Si)、锗元素(Ge)半导体材料。目前市场上还是以硅材料占据绝大部分比例。

  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主要是指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如砷化镓(GaAs)、锑化铟(InSb)等。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主要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氧化锌(ZnO)、金刚石、氮化铝(AlN)为代表的宽禁带(Eg》2.3eV)半导体材料。第三代半导体中,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是核心。前者目前应用更广泛,后者被寄予厚望。

  小米带火的氮化镓,是风口还是炒作?

  氮化镓(GaN)功率器件具有易散热,体积小,损耗小,功率大等优势,因此氮化镓比硅更适合做大功率高频的功率器件。

  三、不同衬底材料氮化镓为何不同

  氮化镓是自然界没有的物质,需要靠人工合成。而由于氮化镓合成技术难度非常大,导致氮化镓单晶材料成本很高,2英寸售价便高达2万多,因此,商业场景中,更多使用氮化镓异质外延片。

  氮化镓衬底材料有好几种,在氮化镓单晶衬底上长氮化镓外延层我们称为同质外延,在其他衬底材料上长氮化镓我们称为异质外延片。目前包括蓝宝石,碳化硅,硅等是氮化镓外延片主流的异质衬底材料。

  由于不同的外延基底氮化镓材料特性、质量等方面都有差别,因此所应用的场景也就不同,其中蓝宝石基氮化镓外延片只能用来做LED;硅基氮化镓可以做功率器件和小功率的射频;碳化硅基本氮化镓可以制造大功率LED、功率器件和大功率射频芯片。本次小米发售的快充头,就是硅基氮化镓做的功率器件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

  四、氮化镓材料有哪些应用领域

  氮化镓材料,目前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方向,分别是光电领域,包括我们现在常见的LED,以及激光雷达和VCSEL传感器;功率领域,各类电子电力器件应用在快充头,变频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电子电力转换场景;射频领域,包括5G基站,军事雷达,低轨卫星,航天航空等领域。

  未来氮化镓的主要增长点在电源和射频芯片:

  1、在电源芯片方面,受到小米等厂商的推动,充电器将会成为氮化镓(GaN)市场发展的短期推动力。伴随着氮化镓(GaN)产量的上升,氮化镓(GaN)芯片的制造成本也会快速下降,形成消费电子类氮化镓(GaN)市场。

  2、射频领域是氮化镓(GaN)目前渗透率较高、未来发展前景大的产业,尤其是用于价格敏感度较低的基站建设和改造,氮化镓(GaN)射频芯片已经在少部分基站投入使用,由于氮化镓(GaN)耐压高,高频特性好,特别是在毫米波上的的优势,在5G基站领域需求强烈。

那么,在中国沪深两市中,氮化镓概念股龙头板块有哪些?
以下是氮化镓股票上市公司一览表,氮化镓最有价值股:

  相关公司有三安光电、闻泰科技、士兰微、海特高新等。

【2020-02-19】三安光电(600703):集成电路氮化镓产品一直在进行产能扩张
    三安光电(600703)今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集成电路氮化镓产品一直在进行产能扩张。另外,公司已生产应用于杀菌消毒的UV LED芯片。

【2020-02-15】闻泰科技(600745)迎接5G手机换机潮 联手安世开拓新未来
    大浪淘沙,5G时代闻泰ODM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ODM市场马太效应愈加明显。根据IHS数据,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ODM企业CR3达到了55%,闻泰科技出货9000余万部,排名ODM行业第一。三星ODM需求释放有望进一步提升闻泰科技的出货量,目前闻泰科技是三星最大的ODM供应商,出货量约4000万台,占三星整个ODM机型的三分之二。我们认为,未来闻泰科技会继续保持ODM行业的领军地位。对于5G商用初期来说,手机厂商更看重产品面世速度,闻泰科技研发实力优秀,是高通重要的合作伙伴。预计2019年、2020年、2021年闻泰科技ODM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为1.1亿、1.4亿、1.65亿部。
    收购安世,切入功率半导体市场:安世半导体是全球功率半导体器件龙头。短期基本面逻辑在于5G商用带来整个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上行,产能利用率维持在高位。目前安世产能利用率平均在90%左右,业绩提升的关键在于打破产能瓶颈,预计2020年安世会采取入股其他晶圆厂、外包低端产品等方式扩充产能。长期逻辑是新能源汽车爆发刺激车用半导体器件的需求。特斯拉降价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将会以更快的速度代替燃油汽车,预计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汽车电子成本比重也有望在2030年达到50%,安世在车用MOSFET、功率二极管、功率逻辑器件等多个细分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未来有望推出IGBT模块,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车用半导体的竞争力。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2019-2021年闻泰ODM业务营收分别为315、630、90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18、20.34、31.67亿元;安世半导体营收分别为17(只合并11、12两个月收入)、129、144亿元,备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只合并11、12两个月收入)、14.51、16.84亿元;预计2019-2021年合并营收分别为:333、759、1049亿元,合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9亿元、34.86亿元、48.51亿元。基于2020年盈利预测,对ODM业务给予40倍估值,对安世部分给予60倍估值,总市值为168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5G手机单机利润不及预期;2)并购安世半导体未设置盈利补偿机制的风险;3)并购安世发生的贷款导致公司负债及财务费用上升、现金流紧张的风险;4)商誉较高的风险;5)减持压力。

【2020-01-13】士兰微(600460)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士兰微公告,公司参与完成的"高效模数转换器和模拟前端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在该项目中,公司胡铁刚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该项目发明了高效可配置模数转换及模拟前端芯片架构、高效误差数字校准及高精度时钟、高效模拟前端采样等技术,可应用于多维传感器、锂电管理系统等系列产品,解决了高效模数转换器及模拟前端芯片的自主可控发展难题。

【2020-02-17】海特高新(002023)航空业务加速成长 半导体业务快速放量
    背靠最大民航市场,不断扩大服务范围  我国当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之一,2019 年民航客运量达到 6.6 亿人次,机队规模达到 3639 架(截至 2018 年底)。针对航空市场,公司提供维修服务、航空培训以及航空租赁业务,一方面,背靠庞大且仍在持续增长的航空市场,维修、培训等配套业务也将保持同步增长;另一方面,公司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包括拓展维修品类、提升培训能力、发展融资租赁等,在已经具备领先优势的背景下,成长有望进一步加速。
    发力自研自制,夯实核心竞争力  装备研发制造业务方面,公司当前已在数个细分领域形成特色优势,包括发动机电调、直升机电动绞车、氧气系统等。一方面,自研产品项目的增加成为板块增长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自研与维修相辅相成,维修业务加速技术提升、扩大客户资源;自研自制提升维修竞争力并打开售后零部件市场。
    化合物半导体前景广阔,进入业绩攀升期  进入业绩攀升期 化合物半导体具有大功率、高频率、宽禁带、抗辐射等优势,是射频器件和功率器件的升级方向。一方面,5G、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趋势推动下,化合物半导体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产业升级和自主可控需求下,国内加快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化合物半导体制造成为核心。公司已经建成大陆首条第二代/第三代半导体产线,部分产品已经开始量产,客户数量持续增长,随着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公司半导体业务将进入业绩持续攀升阶段。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买入评级  背靠国内庞大的航空市场,叠加公司积极扩大业务范围,以及自研自制产品的助力,航空业务有望加速成长;化合物半导体前景广阔,随着量产项目增加、产能利用率提升,半导体业务将进入业绩爬坡阶段。预计 2019-2021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79 亿元、1.64 亿元以及 2.29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0.10 元、0.22 元及 0.30 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127 倍、62倍及 44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航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2)化合物半导体需求不及预期;3)公司业务发展不及预期;4)系统性风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