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部分维生素品种报价已经上涨的基础上,2020年以来,维生素价格维持强势上涨态势。 据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维生素B1、生物素2%、维生素K3、维生素E、叶酸等价格涨幅较大,其中,维生素B1涨幅翻倍,生物素2%涨超80%,逼近历史最高价330元/千克。 对于年初以来维生素价格普涨的现象,上市公司兄弟科技(002562)此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指出,维生素产业供需格局的特殊性,其中大部分维生素产能的70-80%都在中国,但是消耗量的70%左右都在国外,国内有春节假期,国外大部分都是正常生产,此次疫情导致复工延期,复工的节奏、物流运输的影响、疫情的走势都有不确定性,这些综合的因素导致了维生素产品普涨的行情。 国盛证券指出,目前维生素行业整体库存较低,处于行业补库存周期,而突发的新冠疫情使维生素生产厂家延迟复工、物流受限,供给端减少,导致行业13种维生素中除了部分品种因库存较高没有涨价外,其余品种均在涨价,行业景气度超预期。 不过,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防控,部分企业开始复产,近几日,部分维生素品种报价维持不变,维生素K3等报价继续上涨。 疫情后期,维生素价格能否继续上行?申港证券认为,中长期看,2月初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做好饲料生产保障工作,随着国内生猪养殖行业恢复,有助于拉动国内猪饲料需求,而维生素是猪饲料重要添加剂,预计国内维生素需求有望提升。 西南证券表示,对看好VE及生物素。VE受欧洲报价上调、库存较低、原料间甲酚上涨共同催化,预计后续仍有上涨空间;生物素2%厂家报价已达400元/公斤创历史新高,因海外提前备货、预计短期需求将带动价格保持坚挺。 中泰证券推荐关注以下细分品种: 1、VE:帝斯曼收购能特科技推进行业供给整合,而能特科技位于湖北,疫情影响下供给端进一步收缩;下游需求环比回暖,叠加原料间甲酚供给紧张,利好价格上行,考虑到VE价格处于历史低位,或就此走出底部,开启上行。 2、生物素:之前,生产企业位于苏北而停产改造,春节后,在疫情影响下,生物素关键原材料供给短缺,进一步加强了行业供给紧张态势,目前生物素价格呈快速上涨态势。 3、VB1主要供应商之一位于湖北,行业供给大幅收缩,且产品价格位于底部。 4、VK3产品价格之前处于历史底部,行业内企业利润率较低,叠加行业库存较少,未来看好价格上行。 在具体投资建议方面,建议关注:新和成(002001)(VA/VE/VD3/生物素),浙江医药(600216)(VA/VE/VD3/生素),圣达生物(603079)(生物素/叶酸/VB2),兄弟科技(VB1/VK3/泛酸钙/烟酰胺)。 【2020-02-19】新和成(002001)锐意进取 创新发展 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的优秀典范 新和成是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和均衡、永续发展理念,业务涵盖营养品、香精香料、原料药、高分子新材料等领域。公司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其中核心业务维生素和香精香料占公司营收 80%以上,市场占有率高。公司立足维生素生产工艺,坚持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产业链。 研发创新驱动的成长型公司。创新发展的基因、“老师文化”深入公司的价值观。公司自成立到现在,始终坚定不移的走自主创新之路。每个发展阶段所布局的核心产品均是当时国内无法自给,生产难度超高、填补国内空白的品种。如 VA、VE、柠檬醛、芳香醇、PPS、蛋氨酸等。在长期的发展中,公司积累了化工行业最为宝贵的研发和工程化经验,带出了一支高效率、高产出、善于实战的化工研发队伍。公司的创新研发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ROE 水平始终处于大化工行业金字塔尖。 产业链一体化的平台型公司。 围绕上下游产业链、下游应用行业及客户,公司聚焦于营养品、香精香料、新材料三大领域,不断完善产品线和布局,形成了一体化、平台化的发展趋势。一体化强化了公司供应链稳定的优势和成本优势。最近几年行业内各种生产事故频发,公司依靠安全运营,持续为客户提供稳定的产品供应,实现了客户利益、股东利益的双赢。凭借一体化和精益管理,公司的生产运营成本也实现了行业内最低,不断深挖低成本优势的护城河。公司产品不断多样化,盈利能力也不依赖于任何一个品种,尽管维生素产品的价格波动性大,但公司多产品发力,东方不亮西方亮,始终保持高质量的盈利能力,展现了化工平台型公司的独特优势。 继续保持高强度的资本开支,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始终未丢。公司近几年在潍坊基地、黑龙江基地持续大规模投入,包括新建 25 万吨蛋氨酸项目、黑龙江生物发酵项目、2X2 万吨营养品项目以及年产 11000 吨营养品及 9000 吨精细化学品项目,合计投资超过百亿。超高资本开支为未来公司的业绩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是公司锐意进取的绝佳体现。 估值和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19-21 年净利润分别为 22.0/30.9/38.3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02/1.44/1.78 元,目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5/18/14 倍;结合 20 年业绩及 20X PE 水平,给予目标价 28.77 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下游需求大幅下滑;环保及生产风险。 【2019-12-16】浙江医药(600216)重磅创新药数据优异 维生素E弹性巨大 国内ADC药物龙头,ARX788极具竞争力,全球best in class 潜力! 奈诺沙星胶囊通过谈判有望逐步放量,预计胶囊+注射剂销售峰值在10亿元以上 猪后周期维生素弹性最大——VE行业深度整合,价格中枢将逐步回升;VA高景气度持续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目前维生素E景气度处于近年来底部,随着下游需求逐步复苏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维生素E价格中枢有望提升。维生素A行业进入壁垒较高,未来2-3年内无新增大规模产能且无新进入厂家,价格将保持在300-500元/千克景气区间,未来公司维生素A产能逐步释放,充分受益于行业高景气。近年来 公司积极布局ADC药物,ARX788临床数据符合预期,具有Her2 ADC best-in-class的潜力,近期又再次获得ARX305中国区域权益,研发管线进一步丰富。奈诺沙星胶囊已经通过医保谈判有望逐步放量,公司创新药步入收获期。预计公司19-21年收入分别为78.95/90.91/102.24亿元,增速分别为15%/15%/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1/8.94/12.64亿,增速为32%/86%/41%。公司目前维生素E粉产能为4万吨/年,每千克维生素E粉价格上涨10元,理论上年化可增厚净利润3亿元以上;维生素A(50万IU/g)产能为5000吨/年,假设产量为2000吨/年,每千克维生素A上涨10元,年化可增厚净利润约1700万元。 11月6日,我们发布浙江医药深度报告《重磅创新药临床数据披露在即,后猪周期维生素弹性最大》,基于创新药优异的临床数据(预判)和VE涨价(预判)进行推荐,目前来看全部在兑现过程中。目前公司的PB仅为1.78X,处于近年来底部区间,具有一定安全边际,各项业务也均迎来向上拐点。重磅创新药数据符合我们此前的预期,维持“买入”评级,20年合理估值180亿元,对应20年20倍PE,半年期股价空间30%。 风险提示:维生素E提价幅度/持续时间不及预期;创新药研发失败 【2019-04-22】圣达生物(603079)生物素叶酸价格底部向上 生物保鲜剂业务高速成长 公司主要从事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包括生物素、叶酸等维生素类产品和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ε -聚赖氨酸等生物保鲜剂。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生物素和生物保鲜剂生产的企业之一,通过多年的经营积累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及应用领域的开发,公司已发展成为产品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在规模化生产能力、技术工艺水平、产品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18 年Q4 公司通过收购通辽圣达,持有其75%股权,将新增维生素B2、黄原胶及生物保鲜剂产品的新产能。 公司在维生素及生物保鲜剂行业地位领先。公司历经多年的市场磨砺与竞争挑战,已在国内乃至全球的产品细分市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生物素领域,圣达生物是全球最大的供应商,产销量和出口额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产品在全球的市场份额约30%;在叶酸领域,公司18 年市占率接近18%;在生物保鲜剂领域,子公司新银象是全球乳酸链球菌素及纳他霉素的主要供应商,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同时具备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和ε -聚赖氨酸盐酸盐三个系列产品产业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作为乳酸链球菌素行业标准和纳他霉素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公司在细分行业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和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生物素及叶酸价格预期底部上涨。生物素及叶酸的价格波动主要受供给端格局变化影响。此次江苏安全事故将分别影响生物素及叶酸的供给约为20%和50%,影响较大。参考复盘历史生物素及叶酸涨价驱动力,合理预期生物素及叶酸将迎来价格底部上涨。 叶酸不同于市场的观点:近3 年叶酸生产格局较分散,有新进入小厂开开停停,造成叶酸价格近几年一直处于底部。此次叶酸预期的供给侧变化,市场内存在新进入小厂新增的额外供给的观点,打破供给缺失导致价格上涨的逻辑。我们认为此次叶酸涨价的预期值较高:(1)此次受影响的不仅是叶酸的供应端产能缺失,叶酸的原料端同样受到环保检查影响。以圣达生物为代表的龙头生产商具有与原材料供应商多年合作的成熟关系,在货源紧张的情况下,比开开停停的小厂更有原材料渠道优势;(2)叶酸生产属于高污染行业,受此次全国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影响,小厂同样需要加大环保投入,势必会增加其生产成本或影响其开工,减少小厂对盈利的预期;(3)此次理论供给端缺失产能接近50%,依靠零散小厂的进入并不能短时间或者有效的弥补这部分供给空缺。 收购通辽圣达并表,整合业务资源、发挥协同效应。 (1)通辽圣达的主要产品黄原胶与维生素B2 和圣达的产品在销售市场及面向的客户群方面有一定的交叉重合。本次收购完成后,圣达生物丰富的行业经验、管理能力和优质的客户资源,将有助于拓展通辽黄河龙产品的销售渠道。 (2)公司乳酸链球菌素的现有产能已严重制约该产品的规模扩大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除本次拟用募集资金投入的年产1,000 吨乳酸链球菌素项目和年产2,000 吨蔗糖发酵物项目以外,公司也在通辽圣达规划了维生素 B12、聚赖氨酸、β-胸苷等项目,丰富产品种类,新增利润贡献点。 (3)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通辽圣达地处东北黄金玉米带西部,原料丰富,紧邻国道及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且当地煤炭资源丰富,原材料及能源采购方面相较于浙江天台县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2019-2021 年公司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60.50/748.87/860.60 百万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66/117.78/140.99百万元,对应PE 分别为25.16/24.70/20.64 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维生素品类涨价不及预期;维生素销售量受涨价影响萎缩;通辽圣达产品不能按期实现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