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6] 赣锋锂业(002460):公司盈利底部区间,看好未来成长-2019年年报点评&2020年一季报简评 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42亿元,同比增长6.75%,归母净利润3.58亿元,同比下滑73.31%,扣非后净利润6.94亿元,同比下滑44.72%。另外,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2020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0.79亿元,同比下滑18.88%;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下滑96.94%,扣非后净利润0.72亿元,同比下滑51.98%o 事项点评铿价持续走弱公司盈利承压,非经常性损益施累业绩2019年,公司但盐及金属但产品销量达4.84万吨LCE,同比增长24.33%。业务营业收入41.61亿元,同比下滑0.19%。据百川资讯数据,2019年国内电池级碳酸但均价6.92万元/吨,同比下滑43.15%;电池级氢氧化但均价8.52万元/吨,同比下滑38.41%。受但价持续下跌影响,2019年公司但业务毛利率27.17%,同比下滑12.8个百分点,单吨售价约8.59万元,同比下滑19.7%,单吨毛利2.33万元,同比下滑45.4%02019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3.95亿元,主要系公司持有的Pilbara股价下跌。 上游手握优质矿产资源,下游跻身全球头部供应链公司目前上游海外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MountMarion,Pilgangoora,Mariana、以及Cauchari-Olaroz等,国内主要在宁都河源的但辉石矿;其中MountMarion现有产量为40万吨/年的但精矿,为公司目前但原材料的主要来源oCauchari-Olaro盐湖已探明储量高达2458万吨LCE,且开采成本极低。公司掌握全球优质的但矿资源,原料保障供应充足。公司目前拥有碳酸但产能4.05万吨,氢氧化但产能3.1万吨,正在新余建设年产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但生产线,计划2020年投产,以适应海外客户及高镍正极材料的放量需求。 公司下游客户国内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国轩等,海外客户主要有特斯拉、LG、宝马、大众及松下等。2018年,公司与特斯拉签订合作协议,特斯拉指定其电池供货商向公司采购电池级氢氧化但产品。2019年公司与大众及宝马签订供货协议,指定公司为上游但盐供货商,并在诸如但电池回收等领域展开合作。国外客户对氢氧化但品质的要求较高,公司目前氢氧化但产能供不应求。 铿价已至底部区间,有望随终端需求回暖2019年但盐价格持续下滑,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补贴过渡期后终端需求疲软,下游厂家集中去库存,年底更是迫于资金压力,低价货源频频出现,乃至低价亏损出货的情形。目前价格已跌破但辉石提但的成本线,也低于部分盐湖提但企业的成本线,许多小型企业没有利润,整体下行空间有限。随着但盐价格下滑,行业内企业逐步减产、停产、放缓新增产能投产计划。另外,但盐产品不适合长期储存(至多3个月),行业库存周期没有很长。目前国内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已出台,补贴政策延长至2022年,且补贴退坡幅度放缓,公共交通领域2020年补贴不退破。部分地方省市也相应出台了新能源车、充电桩等的补贴政策,终端需求有望回暖。 铿电池业务差异化发展,积极布局铿电回收公司但电池板块高速发展,2019年实现收入6.03亿元,同比增60%,业务毛利率13.79%,同比提升5.46个百分点。公司TWS耳机电池于2019年一季度投产,采用软壳与硬壳上下紧扣的设计,提高了电池的密封性,大幅度减少漏液的风险以及提高抗电磁干扰性能,相较于市场上的其他竞争对手产品安全性更高,适用性更强,下游应用客户主要有JBL和漫步者等厂商。同时,公司前瞻性布局固态电池,目前已投资建成了年产亿瓦时级的第一代固态但电池研发中试生产线。另外,公司积极布局但电回收业务,公司的退役但电池拆解及稀贵金属综合回收项目现已形成34,000吨的回收处理能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0和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8.55亿元、74.53亿元和90.35亿元,增速分别为9.62%,27.28%和21.23%;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8亿元、12.47亿元和17.26亿元,增速分别为78.07%,95.64%和38.40%;全面摊薄每股EPS分别为0.49元、0.96元和1.34元,对应PE为86.94倍、44.44倍和32.11倍。未来六个月内,我们维持公司"谨慎增持"的评级。 风险提示但价下跌时间和幅度超预期,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客户新能车产销不及预期,TWS电池出货不及预期等。 [2020-05-06] 华友钴业(603799):一体化、全产业链布局的钴龙头-深度研究 纵向一体化布局的钴产业链龙头。公司围绕上控资源、中提能力和下拓市场,全面实施“两新、三化”发展战略,即以锂电新能源材料和钴新材料为核心,实现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和经营国际化产业格局。全力打造从钴镍资源、冶炼加工、三元前驱体、锂电正极材料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上控资源:加码上游资源布局,多渠道保障钴等资源供应稳定。1)深耕刚果(金)市场,通过“自有矿山、当地采购和贸易商”三种模式保障原料供应稳定,公司子公司CDM和MIKAS合计控制铜储量58.4万吨,钴储量7.04万吨,KAMBOVE尾矿和PE527矿区每年可产钴4100吨;2)提前布局印尼红土镍矿,通过华越公司在印尼规划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的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含钴0.78万吨);3)切入循环回收领域,2019年华友循环衢州再生利用产线建成达产,每年废旧动力电池处理产能约6.5万吨,可回收钴5783金属吨、镍9432金属吨、锂2050金属吨。 中提能力:加码三元前驱体布局,产业链纵向一体化优势凸显。1)公司目前具备钴冶炼产能39000金属吨,铜(包含电积铜和粗铜)产能111000金属吨,硫酸镍产能10000金属吨,三元前驱体产能50000实物吨,粗制氢氧化钴产能21400金属吨;2)通过“自建+合资”,积极加码三元前驱体布局,华海新能源项目规划4万吨产能,与LG和浦项的合资公司分别规划4万吨和3万吨产能,全部建成达产后,三元前驱体产能将提升至12.5万吨;3)募投3万金属吨硫酸镍项目,项目投产后公司硫酸镍产能提升至4万金属吨,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三元前驱体的成本优势。 下拓市场:进入全球核心车企供应链体系。形成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产品已进入LG化学、CATL、比亚迪、POSCO等全球锂电龙头企业供应链,通过POSCO-LGC电池产业链,应用于大众MEB、雷诺日产联盟、沃尔沃、福特等车企。 钴价底部不断夯实,三年新周期明确。1)短期在疫情影响下,欧美新能源车企被迫停产,钴价短期回调,但“价格历史底、企业盈利底、产业链库存底”三重底叠加,钴价继续下探空间不大;2)另一方面,由于资源国与需求国疫情节奏不一致,需求国拐点大概率在供给国之前,下半年供需不匹配的概率正在不断上升;3)从中长期来看,2019年嘉能可关停Mutanda矿奠定中长期钴供应收缩基调,各国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海外车企加速新能源汽车布局,供需共振之下,钴价或将步入上行周期。 投资建议:假设2020-2022年国内电解钴(含税)销售均价为26/30/32万元/吨,铜(含税)销售均价分别为4.0/4.2/4.5万元/吨,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9.28亿、17.68亿、22.50亿,按照4月3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42/22/1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钴产能超预期释放的风险;相关产业政策变动的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2020-04-20] 当升科技(300073):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19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点评 2019年由于应收款和商誉计提金额较大,亏损2.09亿,符合市场预期。公司2019年营收22.84亿,同比下降30.3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09亿,同比下降166.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71亿,专业绩快报一致,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业绩亏损较大,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对比克及猛狮科技等应收账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81亿元,其中对比克3.78亿应收账款计提70%坏账准备2.65亿元,猛狮科技0.48亿计提100%,二是公司对中鼎高科的3.13亿商誉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90亿元。若剔除以上两方面的影响,并剔除持有中科电气股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司2019年实际经营性业绩约3亿元。其中中鼎高科营收1.07亿,净利润0.22亿元。 2020Q1经营性业绩同比下滑8.25%,海外出货较好公司业绩表现好于同行。公司2010年一季度营收4.16亿,同比下降36.40%,归母净利润0.33亿,同比下降48.6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6亿,同比降低8.25%。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一季度销量大幅下滑,公司扣非后业绩下滑幅度较小,虽然国内正极材料出货下滑,但海外需求仍较好,公司一季度业绩下滑幅度显著低于同行。公司归母净利润低于扣非后业绩,主要是由于持有的中科电气股票公允价值下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0.43亿。 正极材料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预计二季度起需求将持续改善。公司2019年正极材料产量1.51万吨,其中三元正极1.27万吨,钴酸锂0.24万吨,销量1.52万吨,同比降低1.93%。正极材料业务收入21.47亿,同比降低28.10%,收入下降较多主要是由于公司采用成本加成模式,上游钴价下降较多。三元材料毛利率为17.35%,同比增加1%,钴酸锂毛利率为19.01%,同比增加10.07%。去年公司海外客户占比持续增长,带动公司正极材料整体盈利能力提升。今年虽然疫情影响下游汽车销售,但我们预计短期疫情影响不改行业长期发展趋势,预计二季度起行业需求将持续好转。 产能建设持续推进,高端产能将大幅提升。公司2019年有效产能为1.6万吨,江苏当升三期项目8000吨产能去年底已完成产线建设和设备调试,目前正处于工艺验证及客户产品认证阶段。常州基地一期工程第一阶段10000吨产能已经完成主体工程、生产厂房建设以及重要设备采购,主体设备已陆续开始安装,预计将于2020年6月30日建成。高端产能陆续释放,预计公司的6系列及8系列高镍产品出货比例也将不断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由于受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低于预期,我们下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3.41、4.56、5.80亿(此前预测值为2020-2021年3.83、5.56亿),同比增长-263%、34%、27%,EPS为0.78、1.04、1.33元,考虑到公司作为正极材料龙头,海外客户占比不断提升,高镍三元正极料将高速增长,维持目标价30元,对应2020年38倍PE,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品盈利能力加速下降。 [2020-04-30] 三花智控(002050):业绩略超预期,新能源汽车在手订单丰富-2019年报及2020年一季点评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2019年营业收入112.87亿元,同比增长4.17%;归母净利润14.21亿元,同比增长9.97%;基本每股收益0.52元,每10股派发现金1.50元人民币(含税)。其中Q4单季度营收26.67亿元,同比增长3.73%;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35.67%;扣非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9.87%。2020年Q1营收24.84亿元,同比下降10.7%;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18.29%;扣非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27.05%。 点评:19年营收稳定增长,国外营收占比上升。按照产品划分,2019年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收入为96.37亿元,同比+2.48%;其中,家用、商用制冷共约62亿元,增速+7%;微通道约12.5亿元,增速+2%;亚威科收入8.8亿元,同比下滑20+%。 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为16.51亿元,同比+15.27%,其中传统车部分占比55.7%,新能源车部分占比44.3%。按照地区划分,国内收入55.95亿元,同比-4.88%,毛利率28.12%;国外收入56.93亿元,同比+14.91%,毛利率31.05%;国外收入占比50.43%,约上升10个百分点。 20Q1营收下滑,但跑赢下游行业,显示公司具有更强的成长性。公司2020Q1营收同比-10.7%,归母净利润同比-18%;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27%。一季度套保达到了7000+万元,分析真实的Q1业绩下滑预计在5pct以内(较能反映真实经营情况的)。2020Q1制冷(家用、商用、微通道、亚威科)收入同比约-13%,归母净利润同比约-15%。2020Q1汽零部件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7-8%,归母净利润下滑20+%,主要是期间费用有所增长。在Q1国内空调产量同比-27.9%背景下,公司制冷板块强于下游。在Q1国内汽车市场产量同比-45.2%的背景下,公司汽零板块实现正增长。 进入多家全球知名客户供应体系,新能源汽车在手订单丰富。公司获得特斯拉、奔驰、宝马、大众、通用、沃尔沃等知名客户定点与订单,生命周期内(截止到2024年)公司在手订单170+亿。公司从长期价值和技术积累的角度,主动对项目和商机进行识别与筛选,聚焦宝马Chiller总成、GM热泵系统等战略项目。此前公司公告:为宝马汽车两大主流平台CLAR/FAAR-WE供货,其中ETXV全球独家供货,Chiller+EXV中国独家供货,生命周期预计销售额合计约6亿元;为通用汽车电动车平台BEV3电池冷却组件和多个热管理阀类产品供货,六年生命周期内预计销售额累计近20亿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8、18.84、22.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8%、19.35%、21.09%,EPS分别为0.57、0.68、0.83元。 上调公司目标价至25元,对应21年36倍pe估值,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销售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海外业务整合不达预期。 [2020-05-05] 拓普集团(601689):2019年业绩符合预期,特斯拉国产化带来全新增量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和2020年一季度报告: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59亿元,同比下降10.45%,实现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同比下降39.44%;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8亿元,同比下降2.98%,实现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0.14%。 2019年乘用车行业销量下滑,公司收入和利润承压。2019年汽车行业仍然保持低位运行,公司主要客户吉利和上汽通用的销量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其中吉利2019年销量136.16万辆,同比下降9.27%; 上汽通用2019年销量160.01万辆,同比下降18.72%,受行业和主要客户销量下降的影响,公司2019年收入和利润出现下滑。毛利率方面,公司2019年综合毛利率为26.29%,比上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营收下降叠加折旧摊销增加。费用率方面,公司2019年期间费用率为15.58%,比上年增加2.21个百分点,主要系管理费用(工资和折旧摊销增加)和研发费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上升所致。 特斯拉国产放量贡献增量,公司2020Q1业绩超预期。受疫情影响,国内乘用车行业2020Q1销量同比下滑45%,而公司同期营收仅下降2.98%,主要系一季度特斯拉国产Model3开始放量,为公司贡献了全新的增量。此外,由于新项目毛利率水平较高,公司2020Q1毛利率为27.36%,同比提高1.08个百分点,环比提高了0.73个百分点。 客户拓展+品类扩张,看好公司长期成长。客户端,公司成功切入特斯拉国产供应链,且单车配套价值量较大,后续随着特斯拉国产车型销量的不断增长,将为公司带来明显增量。产品端,公司在原有的减震和内饰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布局轻量化和汽车电子业务,成功开启了品类扩张之路,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及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6亿、7.41亿、8.57亿,EPS分别为0.58元、0.70元、0.81元,市盈率分别为41.56倍、34.55倍、29.8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配套客户销量不及预期、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2020-04-21] 锦浪科技(300763):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持续高增长-一季报点评 一季报业绩0.59亿元,同比+766.5%,符合预期: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同比增长75.49%,环比下降22.6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766.54%,环比上升8.72%。20Q1对应EPS为0.72元。此前业绩预告披露Q1业绩区间0.58-0.6亿元,Q1业绩处于预告下限,符合市场预期。 Q1海外订单占比持续增长,盈利能力亮眼:公司Q1综合毛利率为44.66%,同比上升7.76pct,环比上升4.20pct;毛利率大幅增长的原因是海外订单比例进一步提升至80%+(19Q4约68%,环比增长12pct+),19年海外业务毛利率44.74%,国内业务毛利率17.57%,测算公司Q1海外收入约0.32-0.34亿美元,同比增速约65%。Q1净利率20.78%,同比增长16.57pct,环比增长6.00pct,净利率高增长的原因为毛利率高增长+销售费用率环比大幅下降,Q1销售费用率10.75pct,环比-1.82pct,公司销售费用较为固定,后续收入高增长将带动销售费用率进一步下降。Q2看海外疫情对于订单有些许负面影响,Q2国内订单占比提升或对公司毛利率有所拖累,但19Q2低基数,同时公司新建产能开始放量,判断Q2收入仍同比有较大增长。下半年来看,海外疫情缓解,国内旺季,同时公司产能释放,我们判断下半年业绩同比仍有较大增长。 小型化溢价明显、出口市占率提升:据海关出口数据,2020年1-2月全国逆变器出口量6.57GW,同增44%,其中1月逆变器出口量4.17GW,同增34.5%,2月逆变器出口量2.4GW,同增64%,环比下滑明显,主要是疫情停工影响。锦浪1-2月逆变器出口金额0.16亿美金,同增47.1%;根据一季报,Q1出口约0.32-0.34亿美金,测算3月出口金额0.16-0.18亿美金,超过1-2月合计金额,恢复相当明显。按金额测算,1-2月出口市占率6.35%,较之2019Q4的4.35%提升显著。单价方面,2020年1-2月锦浪以0.0673美元/W,远超行业平均水平(0.0384美元/W)。公司主打小型化、高溢价优势相当明显。 公司20Q1期间费用同比增长11.10%至0.57亿元,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1.67个百分点至20.13%。其中,销售、管理(含研发)、研发、财务费用分别同比+8.07%/+44.39%/+37.34%/-258.57%,费用率分别为10.75%/10.64%/4.14%/-1.27%。 现金流、预收账款高增长:20Q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0.54亿元,同比增长305.11%;Q1应收账款2.17亿元,环比下降0.28亿元,现金流大幅增长和营收规模扩大应收不增反降的原因为公司海外订单占比高,海外订单回款质量比国内好。Q1预收款项0.34亿元,环比+123.86%,预收款大幅增长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裕,后续收入有支撑。Q1存货2.56亿元,环比上升1.31亿元。主要是由于Q1新冠疫情对供应链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公司为维持生产经营的稳定加大存货的备库所致,存货增长为二季度的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业绩2.26、3.55、4.80亿元,同比增长78.8%、56.8%、35.1%,对应EPS为2.83、4.44、6.00元。目标价84.9元,对应20年3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竞争加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