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两会将于下周正式举行,投资者非常关注两会重点提及什么内容。参考过去三年两会的内容,首次在两会上重点提及或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主题,最容易受到市场资金追捧,成为市场的风口。比如2017年的人工智能,2018年的“独角兽”,2019年的氢能源。预期新基建仍然是今年两会的重要内容,4月20日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范围,说明了国家的重视程度,卫星互联网有望首次被两会提及或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是中国卫星(600118)互联网发展的元年,卫星产业链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过去三年两会新主题回顾 参考过去三年两会的内容,首次在两会上重点提及或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主题,最容易受到市场资金追捧,成为市场的风口。 2017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了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板块随后受到主力资金追捧,其中赛为智能(300044)(300444)上涨58%、科大智能(300222)(300222)上涨40%、科大讯飞(002230)(002230)当年最大涨幅超过150%。 2018年监管层表示支持创新企业上市,为“独角兽”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两会期间监管层、研究者频繁表示支持BATJ等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宁德时代(300750)、工业富联(601138)和迈瑞医疗(300760)三家独角兽公司在A股上市。独角兽概念全面爆发,成为当年3月份的领涨主线,蚂蚁金服概念股合肥城建(002208)(002208)大涨122%,宁德时代概念股天华超净(300390)(300390)最大涨幅超100%。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83处修订,其中提出“推进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这是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氢能源(燃料电池)出现一波上涨行情,其中龙头美锦能源(000723)(000723)短短一个月左右暴涨3倍,厚普股份(300471)(300471)大涨近2倍。 卫星互联网或成今年两会新内容 今年两会将于下周正式举行,预期新基建依然是两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基建在18年首次被提出,随后内涵不断丰富,如央视提到5G基建、特高压、数据中心等七大领域。2020年4月20日的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方确定了“新基建”的定义及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其中,信息基础设施中的“卫星互联网”首次被明确纳入新基建范围,说明了国家的重视程度,将成为新基建重要的发展方向。在这里也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卫星互联网将是今年两会的新内容,甚至有可能首次被政府工作报告提及。 卫星互联网产业迎战略发展机遇 卫星互联网是指针对地面网络的不足,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建成的互联网形式。卫星通信具有抗毁性强、覆盖面积广、布署迅速灵便、传送容积大、传送平稳可靠、不会受到地貌和地区限定等特点,卫星通信作为地面通信的补充手段,能够有效弥补地面通信缝隙,实现全球覆盖。 各国将卫星互联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卫星互联网组网计划。在各国的组网计划中,OneWeb、O3b、Starlink、Telesat 卫星系统为典型代表。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是Starlink卫星系统(也称“星链计划”),该计划“钢铁侠”马斯克的SpaceX来推动。Starlink 卫星系统是是有史以来卫星数量最多的星座系统近 1.2 万颗卫星的项目全部获批,预计 8 年内实现组网。 2020 年是中国卫星互联网的元年,开始进入卫星的密集发射阶段。国企提出的卫星星座主要有“鸿雁计划”、“虹云工程”等。申万宏源(000166)认为,2020-2022 年间,以国营企业为主导建设力量的低轨卫星星座将陆续面世,估计我国2022 年共计在轨低轨卫星规模 800 余颗,2027 年我国低轨卫星总规模有望达到 3950 颗。 国内公司卫星星座规划 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由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四大环节构成。目前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正在初步兴起阶段,投资主要集中于空间段及地面段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游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及地面设备中的地面站建设是优先受益环节。后续随着组网的成熟及各基础设施环节相继落地,下游应用服务逐渐爆发,民营企业大批入驻产业链,中游地面设备与运营环节将明显受益。 申万宏源估计在低轨卫星互联网前期的投资阶段,卫星发射、卫星制造及卫星地面站设备中关口站的投资总规模至2027年累计可达1690亿元,各环节投资规模占比分别为46%、49%及 5%。 卫星产业迎来战略发展期,头部公司有望率先跑出,关注中国卫通(601698)、中国卫星、和而泰(002402)、天银机电(300342)、康拓红外(300455)等。 [2020-04-30] 中国卫通(601698):业绩符合预期,有望受益卫星互联网-一季点评 公司公告: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Q1实现营收6.08亿元,同比下降7.54%,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87亿元,同比下降9.9%;实现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08亿元,同比下降6.48%。 业绩符合预期,受疫情影响而波动。公司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同比下降7.54%;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下降9.9%;综合毛利率为31.4%,同比下降10.18pct。从费用端看,公司2020年一季度销售费用为0.08亿元,同比下降34.08%;管理费用为0.41亿元,同比增长2.52%,;财务费用为-0.23亿元,同比下降267.39%;研发费用为0.09亿元,同比下降26.64%。公司收入净利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部分业务的开展;毛利率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新发射卫星,本期增加卫星折旧、测控费用等影响;销售费用下降的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营销活动推迟;此外,公司于2020年1月3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对中星18号卫星保险赔款共计2.5亿美元进行人民币现金管理,截止至3月底已购买现金管理产品的金额为人民币13.89亿元。整体来看,公司经营稳健,保持增长趋势。 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发展。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在线新闻发布会中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的范畴。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主要由卫星制造及火箭发射、地面基站及终端设备和卫星通信运营三部分组成。中国卫通作为国内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卫星通信运营商,共运营着15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拥有的转发器频段资源涵盖C频段、Ku频段以及Ka频段等,其中C频段、Ku频段的卫星转发器资源约520个,Ka频段的点波束有26个,卫星通信广播信号覆盖包括中国全境、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非洲等地区,2017年,公司成功发射我国首颗Ka频段高通量卫星中星16号,具备了国际先进、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我们认为,在促内需和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加速发展,公司作为产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行业红利。 5G技术的有效补充,多场景应用市场空间大。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地面光通信一样是现代通信重要方式之一,具有覆盖广、容量大、可靠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军、商、民等多个领域。从应用场景上看,未来高清节目上星与"动中通"等新需求将驱动卫星通信行业加速发展,具体来看,高清节目上星成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方向,广播电视台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卫星传输的带宽需求不断增加;卫星通信是"动中通"唯一或最经济的通信解决方式,对于船载通信而言,全球海洋卫星通信带宽严重不足,对于机载通信而言,未来国内机载WiFi的普及率有望大幅提升,对于车载通信而言,高通量卫星信号更稳定,覆盖范围更广阔;同时,偏远地区与"一带一路"有望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卫星通信运营商,拥有优质的通信卫星资源与丰富的频率轨道资源,具备国际先进、自主可控的卫星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市场占有率高。未来伴随高通量卫星的建设运行,将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新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4.77亿元/5.09亿元/5.45亿元,EPS分别为0.11/0.12/0.12,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境外经营的风险;高通量卫星市场拓展未达预期的风险;不同通信手段竞争的风险;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 [2020-05-07] 中国卫星(600118):存货创历史新高预示放量,看好天基系统建设机遇 事件:4月25日,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度报告。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64.63亿元,同比-14.77%;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19.64%;存货19.56亿,同比+50.76%。2020Q1公司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16.59%;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26.83%;存货25.57亿元,同比+78.67%。 受市场环境影响业绩短期波动,存货创历史新高,业绩有望延迟兑现 2019年,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市场调整和竞争等因素影响,公司部分型号任务年内立项计划推迟,部分国际合作项目未达预期进展,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4.77%/19.64%。叠加2020年疫情对交付的影响,2020Q1经营业绩持续承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下滑-16.59%/-26.83%。 公司存货创历史新高,预示未来持续放量。2020年Q1公司存货达25.57亿元,同比+78.67%,创公司上市以来历史新高。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发展的缓解,公司存货或快速消化,业绩有望延迟兑现。 研发投入持续提升,有望进一步释放利润。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11亿元,同比+2.47%,主要用于Anovo3.0卫星通信系统、导航芯片、自然资源基础信息综合监管平台等项目,进行技术和产品迭代创新。我们认为研发投入增加有利于公司提升其科研实力及工艺水平,或进一步提高毛利率,从而释放利润。 背靠航天五院协同作用显著,看好天基系统建设机遇 公司为我国小卫星及微小卫星龙头企业,其大股东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实际控制人航天科技集团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公司或充分受益于其深厚技术积淀。公司制造业务涵盖小卫星、微小卫星及部组件制造;应用业务包括终端制造、系统集成及信息运营服务,具备全产业链布局。我们认为,公司背靠航天五院,协同作用显著,随着北斗三号系统全面组网完成以及“新基建”卫星互联网产业的有序推进,公司业务或充分受益于遥感、导航、通信等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的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受疫情及市场环境影响,公司业绩短期有所承压。但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稳定以及“通导遥”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发展,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释放。在此假设下,20-21年营收从94.23/113.15亿元调整至77.13/89.03亿元,2022年营收为98.78亿元,调整归母净利润从5.39/6.57亿元至4.20/4.92亿元,22年归母净利润为5.41亿元,EPS为0.36/0.42/0.46元,PE为92.7/79.18/71.9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卫星应用市场发展不及预期;2.卫星应用产品研制周期较长; [2020-05-13] 和而泰(002402):子公司铖昌科技拟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对其进行增资,健全长效激励机制 事件:公司于2020年5月13日分别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控股子公司铖昌科技实施增资并引入员工持股平台的议案》,公司控股子公司铖昌科技拟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对其进行增资。 公司控股子公司铖昌科技拟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对其进行增资,完善子公司长效激励机制,体现公司对其未来的发展信心:本次对铖昌科技增资的员工持股平台尚未成立,目前拟采用有限合伙企业的形式,拟设立的有限合伙数量不超过3个。待员工持股平台设立完成后,将与铖昌科技的现有各股东方签署《增资协议》,员工持股平台以货币方式对铖昌科技增资不超过9672万元,增资后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铖昌科技不超过15.50%的股权。铖昌科技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对其进行增资后,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其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经营管理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和核心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双方利益共享,促进员工与铖昌科技共同成长和发展。 同时,铖昌科技作为公司核心子公司之一,和而泰对其战略规划更为长远。 此次引入员工持股平台或为铖昌科技未来可能的单独上市做好前期股权规划准备。铖昌科技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业务技术领先,具有稀缺性。在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铖昌科技拓宽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逐步扩大市场。 2019年铖昌科技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010.05万元,达成业绩承诺,不构成商誉减值,未来业绩可期。 疫情对公司一季度业绩有一定影响,但目前影响有限:公司2020年Q1实现营业收入7.36亿元,同比增长-4.21%;归母净利6183.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9%。其中非经常性损益987.8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和投资收益;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减少21.19%。由此可见,疫情对公司Q1业绩造成一定压力。然而,公司及各子公司于2020年2月10日起陆续复工,保证订单的交付和后续业务的正常进行。Q1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9.81%和8.62%,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0.14和0.35个百分点,利润率并未因疫情受到较大影响。虽然因疫情影响存在订单延期交付的情况,但公司客户未大规模取消订单。因此,目前看来,疫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暂时在可控范围内。 2019年持续高研发驱动业绩增长,积极推进铖昌科技在5G方向技术成果转化:2019年公司继续保持高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证公司在快速成长中的技术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1.73亿元,同比增长37.51%,增长幅度超过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幅度。其中,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为23.99%,较上年减少7.82个百分点。铖昌科技研发生产体系完善,在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方面拥有自主可控的设计研发能力,攻克了模拟相控阵雷达T/R芯片高集成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等核心技术问题,并有效解决了模拟相控阵雷达T/R芯片高成本的问题。 2019年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业务持续发力进入快速发展期,推进研发5G芯片,与意向合作方进行了多轮的技术沟通,积极推进铖昌科技在5G方向技术成果转化。2019年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2.75%。受益于较强的技术实力与产品,铖昌科技与主要客户合作关系稳定,在手订单不断增加,目前已与多个大客户签订重大型号项目的技术协议,具备持续获得相关订单的能力。 智能控制器产业扩大至汽车电子,布局更为完善;射频芯片搭建技术壁垒:智能控制器行业未来前景光明,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受益:作为全球家庭用品智能控制器领域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企业之一,公司坚持"高端技术、高端市场、高端客户"的经营定位,目前已成为西门子等全球著名跨国公司在国内少数的技术开发与产品合作伙伴。随着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需求日益增长,公司将产业布局延伸至汽车电子。公司投资设立了子公司深圳和而泰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加快推动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细分领域业务发展。目前公司已与全球高端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博格华纳建立合作,主要产品涉及汽车冷却液加热器智能控制器等。 公司目标进入主流的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市场,建立面向全球汽车市场的供货能力和业务平台。子公司铖昌科技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经营业绩。铖昌科技主营业务为微波毫米波射频模拟相控阵T/R芯片,通过建立技术优势、产品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搭建自身核心竞争力,树立起行业壁垒。在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铖昌科技业务扩张在即,成长空间巨大。凭借集成电路方面十多年的经验,铖昌科技在民用5G芯片业务继续研发布局,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公司智能控制器行业龙头,技术领先,布局完善;铖昌科技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开启5G和专业IC龙头之路。预计公司2020-2022营业收入分别为44.89、59.70和78.8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6、4.89和6.44亿元,EPS分别为0.41、0.53和0.71元,市盈率分别为36X、27X和21X,持续覆盖,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订单交付;国内全要素生产率低迷,长期潜在增长率有放缓趋势;海外经济下行,外需疲弱;汇率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