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星际荣耀“焦点一号”(代号“JD-1”)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近日成功完成二次启动长程500秒试车。此次试车成功,标志着“焦点一号”成为全球首台具备二次启动能力的液氧甲烷发动机,也意味着星际荣耀突破了运载火箭垂直回收的又一项核心技术,为双曲线二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成功入轨发射奠定坚实基础。 焦点一号是星际荣耀自主研发的15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采用清洁环保、价格成本低、不易结焦的液氧甲烷燃料,发动机设计可重复使用次数达30次,可以为火箭节省了70% 以上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了太空探索的成本。焦点一号功能可覆盖减速、着陆及长时间在轨、深空探测等多任务要求,对任务的适应性较强。 北京时间5月31日凌晨3点22分,SpaceX最新的载人“龙飞船”通过猎鹰9号火箭,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成功发射。“钢铁侠”马斯克成功改写了人类航天史,全球商业载人航天的全新时代由此开启。 南钢股份(600282)参股的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的双曲线一号遥一长安欧尚号运载火箭2019年7月25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民营运载火箭零的突破。 中国卫星(600118)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在小卫星研制、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集成、终端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多层布局。 航天动力(600343)是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即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旗下的唯一上市平台。 [2020-04-30] 南钢股份(600282):期待少数股权并入增厚业绩-一季点评 20Q1盈利4.6亿元,维持"增持"评级2020年4月29日,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20Q1实现营收115亿元(YoY-2.4%,QoQ+2.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亿元(YoY-44.9%,QoQ+99.7%),业绩符合我们预期(4.4亿元)。目前公司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相关事宜已进入并购重组委审核流程,若顺利完成有望增厚公司业绩。因前期已考虑疫情影响,故维持预测公司20-22年EPS为0.49/0.62/0.72元,仍维持"增持"评级。 20Q1,公司板材价格逆势环比上行20Q1,公司钢材产、销量分别为236、226万吨(YoY-6.6%、-10.1%,QoQ+0.1%、-6.3%),受疫情影响,钢材销量同、环比均出现下行。钢材均价3839元/吨(YoY-3.2%,QoQ+4.0%),其中板材表现略好于整体,均价为3986元/吨(YoY-3.0%,QoQ+4.4%),同期板材(中厚板,20mm,全国均价)市价为3311元/吨(YoY-1.9%,QoQ-1.3%),环比口径看逆势上行,表明板材作为公司拳头产品,价格具有一定韧性。20Q1期间费用率4.9%,同、环比均下行20Q1,公司销售毛利率达11.6%(YoY-2.7%,QoQ+0.1%)。费用方面,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同比变动-24%、+12%、-76%、+25%,环比变动-18%、+21%、-41%、+1%;期间费用率4.9%(YoY-0.3pct,QoQ-0.1pct),同、环比均下行。综合至销售净利率层面,20Q1达5.1%(YoY-3.1pct,QoQ+0.4pct),环比出现小幅改善。 南钢发展、金江炉料少数股权并入或在即2019年5月,公司公告称计划收购子公司南钢发展、金江炉料剩余38.72%少数股权,据公司公告(2020.4.29),目前相关事宜已进入并购重组委审核流程,若顺利完成则并入或在即。南钢发展是公司钢铁业务的重要经营主体之一,据交易报告书修订稿(2020.4.28),2019年南钢发展及金江炉料模拟合并的归母净利19.8亿元,按38.72%少数股权占比测算,若成功并入将增厚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29%。 期待少数股权并入增厚业绩,维持"增持"评级目前公司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相关事宜已进入并购重组委审核流程,若顺利完成将有望增厚公司业绩。因前期已考虑疫情影响,故维持预测公司20-22年EPS为0.49/0.62/0.72元。可比公司PB(2020E)均值为0.77倍,考虑到公司双主业发展可提供一定业绩韧性,给予公司0.85-0.9倍PB(2020E)估值,取BPS(2020E)为4.00元,目标价为3.40-3.60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收购少数股权事宜进度不及预期;疫情发展超出预期。 [2020-05-07] 中国卫星(600118):存货创历史新高预示放量,看好天基系统建设机遇 事件:4月25日,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度报告。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64.63亿元,同比-14.77%;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19.64%;存货19.56亿,同比+50.76%。2020Q1公司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16.59%;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26.83%;存货25.57亿元,同比+78.67%。 受市场环境影响业绩短期波动,存货创历史新高,业绩有望延迟兑现 2019年,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市场调整和竞争等因素影响,公司部分型号任务年内立项计划推迟,部分国际合作项目未达预期进展,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4.77%/19.64%。叠加2020年疫情对交付的影响,2020Q1经营业绩持续承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下滑-16.59%/-26.83%。 公司存货创历史新高,预示未来持续放量。2020年Q1公司存货达25.57亿元,同比+78.67%,创公司上市以来历史新高。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发展的缓解,公司存货或快速消化,业绩有望延迟兑现。 研发投入持续提升,有望进一步释放利润。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11亿元,同比+2.47%,主要用于Anovo3.0卫星通信系统、导航芯片、自然资源基础信息综合监管平台等项目,进行技术和产品迭代创新。我们认为研发投入增加有利于公司提升其科研实力及工艺水平,或进一步提高毛利率,从而释放利润。 背靠航天五院协同作用显著,看好天基系统建设机遇 公司为我国小卫星及微小卫星龙头企业,其大股东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实际控制人航天科技集团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公司或充分受益于其深厚技术积淀。公司制造业务涵盖小卫星、微小卫星及部组件制造;应用业务包括终端制造、系统集成及信息运营服务,具备全产业链布局。我们认为,公司背靠航天五院,协同作用显著,随着北斗三号系统全面组网完成以及“新基建”卫星互联网产业的有序推进,公司业务或充分受益于遥感、导航、通信等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的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受疫情及市场环境影响,公司业绩短期有所承压。但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稳定以及“通导遥”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发展,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释放。在此假设下,20-21年营收从94.23/113.15亿元调整至77.13/89.03亿元,2022年营收为98.78亿元,调整归母净利润从5.39/6.57亿元至4.20/4.92亿元,22年归母净利润为5.41亿元,EPS为0.36/0.42/0.46元,PE为92.7/79.18/71.9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卫星应用市场发展不及预期;2.卫星应用产品研制周期较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