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氧化铽、金属铽7月9日的最低价分别为4645元/千克、5835元/千克,年内涨幅均超过30%,并创下了2013年7月以来的新高,氧化钬、金属镧、氧化镧等亦不断上涨。轻稀土方面,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镨钕氧化物7月9日报29.3万元/吨,日涨幅2000元,创年内新高,氧化钕、镨钕合金等均在近期站上了年内最高。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回暖,提振了下游永磁材料厂家对稀土原材料的需求。此外,市场对稀土收储的预期强烈,为中重稀土价格形成了有效支撑。 稀土上市公司: 盛和资源:曾公开表示的确有稀土收储计划。 广晟有色、北方稀土等均为国内稀土龙头企业。 [2020-06-28] 盛和资源(600392):产业全布局,受益稀土价格回升-首次覆盖报告 核心观点 轻重稀土资源兼具,产业上下游一体化。公司为六大稀土企业集团之一中铝集团的成员单位,2012年借壳上市之后通过向上游整合实现由单一稀土分离冶炼向上下游资源一体化的转变。公司目前稀土矿资源总量近5万吨/年(REO),仅次于国内第一大稀土集团包钢-北方稀土。公司稀土资源结构呈现轻重稀土兼具、海内外市场并举。公司正在推进海外格陵兰矿国内独居石选矿增产项目,随着国内外项目落地,公司稀缺资源储备将进一步提升。 锆钛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副产品独居石为重稀土原料另辟蹊径。2017年,公司通过收购海南文盛材料增加锆钛业务和副产品独居石。锆钛采选中副产品独居石中也含有大量的铽、镝等重稀土。由于缅甸离子矿进口不确定性增加,国内以独居石为原料的重稀土分离工艺逐渐增多。2019年,海南文盛锆钛年产量接近40万吨,独居石产量1万吨,共贡献营收27%。公司计划在连云港新建150万吨的锆钛选矿项目,拟将选矿处理能力提升2倍。 国内外疫情好转,稀土价格底部回升。稀土价格目前分化较大,受资源限制的重稀土价格坚挺,但供应宽松的轻稀土价格近年来持续走低。2020年疫情期间,稀土氧化物代表氧化镨钕价格一度下跌至26-27万元/吨,接近稀土分离企业成本线。随着国内外疫情恢复,以及终端稀土磁材需求长期向好,中重稀土价格中长期有望持续回升。6月份以来,国内稀土氧化物价格不断上涨,截止月末,氧化镨钕价格已经回升近30万元/吨。 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分别实现营收72、77.3和82.3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02、3.74、4.11亿元,实现EPS分别为0.07、0.21、0.23元每股。对比可比公司,行业估值为50倍,考虑公司资源中轻稀土比重较高,给与公司40倍估值。公司2020年6月24日价格为7.14元,对应估值为33倍,给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稀土政策变化,海外疫情反复 [2020-05-08] 广晟有色(600259):中重稀土资源深厚,黑钨闪耀再添助力-首次覆盖报告 报告关键要素:广晟有色主营稀土和钨,是一家集有色金属投资、采选、冶炼、应用、科研、贸易、仓储为一体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拥有庞大的稀土资源和钨资源。当下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5G手机需求旺盛,拉动稀土储氢材料、永磁材料、耐热涂料、硬质合金等下游产品的需求增长,公司所拥有的丰厚资源有望为公司未来发展增添更多助力。 投资要点: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减,永磁与储氢材料需求旺盛:随着环保政策不断推行,新能源汽车的全面推广势在必行。根据"十三五"规划对2020年一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规划,预计相关稀土需求量为钕铁硼7000吨,镨钕1960吨,铽106吨,镝210吨,超出广晟有色相关产量。旺盛的需求增添了公司永磁与储氢材料的消费热度。 深空探索势在必行,耐热材料与钨产品未来可期:根据国家航天局的相关规划,预计将于20年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卫星;并将在20年首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实施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还计划在30年实施小行星、木星探测等多次深空探测任务。一系列重大的航天工程势必将推动稀土耐热材料与火箭的钨制喷嘴等高端材料的应用端需求快速上涨。 5G手机换机潮加速,手机更替拉动硬质合金需求增长:近日,IDC报告显示,随着5G手机的价格下滑,中国市场用户换机比例明显提升。目前,国内5G智能手机出货量累计达2,380万台,而平均单价也在迅速下探,2020年第一季度已降至$600(美元不含税基准)以内。工信部数据,截至3月底,全国已建成5G基站达19.8万个,5G手机时代已全面到来,与此相关的硬质合金材料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消费端需求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0、0.53和0.58亿元,EPS分别为:0.16、0.18和0.19元,因公司拥有庞大的稀土资源和钨资源,以及稀土永磁材料、硬质合金等下游产品的需求增长预期,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国家行业政策变化、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2020-05-01] 北方稀土(600111):2019年业绩符合预期,轻稀土价格延续弱势-2019年报点评 2019年业绩符合我们预期北方稀土公布2019年业绩:营业收入180.9亿元,同比增长29.6%,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增长5.6%;4Q19实现收入40.1亿元,同比降低13.6%,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降低24.1%。2019年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 2019年公司收入同比大幅增加29.6%,主要因贸易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19.3%;毛利率同比降低2.9ppt至10.9%,主要因低毛利率贸易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而稀土原料产品/稀土功能材料产品毛利率分别同比提升2.3ppt/0.8ppt至23.7%/15.4%,主要因公司加大成本控制、加工费有所下降,且2019年精矿采购价格较2018年有所下降所致(稀土精矿协议价从1.4万元/吨下调至1.26万元/吨);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64.6%,主要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比减少;其他收益同比增加32.7%,主要因收到的政府补助增加。 2019年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8.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净流出7亿元显著改善,主要因公司产品库存有所消化,且更多的采用票据的方式与供应商进行结算等;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576万元,同比减少96.1%,主要因2018年公司收购甘肃稀土股权形成较高的基数所致。 发展趋势轻稀土价格继续走弱,2020年精矿采购价格同比持平。今年年初以来,受到轻稀土供给相对充裕、疫情抑制下游需求增长等因素,轻稀土价格延续弱势,氧化镨钕价格自年初的28.3万元/吨下降6.7%至26.4万元/吨。而重稀土价格相对坚挺,氧化镝价格自年初的170万元/吨上涨4.7%至178万元/吨,主要因离子型稀土矿供应相对紧张。在成本端,2020年公司向包钢股份采购稀土精矿价格为1.26万元/吨,与2019年同比持平。 盈利预测与估值基于轻稀土价格走弱,且精矿采购成本同比持平,我们下调2020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5%至5.1亿元,同时引入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测6.4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1年64倍/51倍市盈率。维持中性评级,下调目标价26%至8.9元,对应2020/2021年63倍/50倍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1.4%的下行空间。 风险轻稀土需求及价格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