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上汽集团(600104):产销持续改善,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表现亮眼-事件点评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0年10月份产销快报,本月公司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02,958辆、596,719辆,累计产销量分别为4,140,257、4,209,947辆。 事件点评月销量同比环比提升,累计产销同比降幅收窄。2020年10月份,公司汽车产销比为0.99倍(前值1.05倍),汽车当月产销量分别为60.30万辆和59.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1%、9.61%,增速分别较上月提升6.35pct、0.01pct,产量环比增长5.42%,销量环比下降0.93%,销量持续5个月同比正增长,且本月同比增速环比提升。2020年1-10月,公司汽车累计产销量产销比为1.02倍(前值1.02倍),公司本年累计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14.03万辆和420.9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6.04%和15.09%,同比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2.57pct、3.05pct,累计产销量延续二季度以来的同比降幅收窄态势。 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表现亮眼,上汽大众销量同比降幅扩大。子公司口径来看:上汽通用五菱月销量持续同比高增长,10月实现月销量17.9万辆,同比增长19.33%,较上月收窄0.40pct,截止2020年10月,上汽通用五菱月销量同比持续5个月超过15%;荣威iMAX8上市后表现亮眼,以及别克、凯迪拉克品牌销量强势拉动等因素,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月销量同比延续正增长态势,且同比环比提升,实现单月销量同比高增长,10月月销量分别为156,014辆、70,381辆,同比分别增长14.03%、16.29%,同比分别较上月提升4.56pct、10.43pct,其中别克品牌、凯迪拉克品牌同比分别增长27%、81%;上汽大众本月销量为15.5万辆,同比下降8.01%,同比降幅较上月扩大6.83pct;此外,上汽大通、上海申沃、依维柯红岩、南京依维柯、上汽正大月销量均延续同比高速增长态势,本月同比增速分别为33.24%、41.61%、57.51%、13.31%、63.24%。 行业复苏+公司车型投放,有望带动公司销量持续改善。行业层面,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复苏态势持续向好,叠加促销费政策拉动,以及2019年下半年产销低基数,国内乘用车市场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公司作为国内乘用车整车龙头有望受益;公司层面,一是公司新能源汽车井喷式增长,有望为公司提供持续增量,二是公司部分车型销量爬坡,叠加后续多款车型投放,有望带动公司产销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公司产业链布局充分,产品体系完善,且持续推进汽车新四化创新落地,具备高安全边际和长期竞争优势。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有望凭自身优势扩大领先优势,推动盈利能力整体提升,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EPS为1.72、2.17元/股,对应2020年11月6日公司收盘价27.72元,公司2020年、2021年PE为16.10、12.7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行;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推进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大幅调整。 [2020-11-17] 长安汽车(000625):联合华为、宁德时代打造专业化平台,完善高端电动车布局 公司动态事项11月15日,公司宣布将与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将包括一个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和一个超级"人车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态;公司发布全新技术架构--方舟架构。 事项点评合作华为、宁德时代,专业化平台完善高端电动车布局目前长安新能源在售产品主要包括奔奔(奔奔E-Star、奔奔EV360)以及CS15、CS55、逸动等燃油车型的新能源版本(CS75PHEV、CS55纯电版、CS15E-Pro、逸动EV460、逸动ET等),覆盖A00级至A级车型。本次公司计划与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专业化平台,将有效完善公司在高端电动车产品方面的布局。 全新技术架构具备里程碑意义,保障汽车产品竞争力据公司公布的信息,方舟架构完整覆盖A0级-C级的所有车型,并且兼容8种发动机状态,排量覆盖1.2-2.0L,兼容48V低压混动、高压混动、插电混动等动力形式,匹配8种变速器模块,具备16种动力组合模式。同时,方舟架构已实现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的量产,未来可支持实现更多自动驾驶场景和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方舟架构是公司2017年和2018年发布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和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计划"以来的重要里程碑,保障公司汽车产品的竞争力。 自主品牌10月销量突破11万辆,新品周期有望延续公司推出自主品牌汽车销量持续高增长,10月重庆长安、合肥长安合计销量达到11.0万辆,同比增长52.2%,环比增长11.3%,主力车型中CS75系列销量突破3万辆,逸动系列突破2万辆,CS55系列、UNI-T等都在万辆以上,销量表现强势。公司计划未来5年推出包括23款新能源汽车车型在内的105款车型,新品周期有望延续。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年至2022年EPS为1.07元、1.04元、1.43元,对应的PE为17倍、17倍、1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2020-11-17] 文灿股份(603348):集齐三大工艺,铝铸龙头崛起时-深度报告 产品结构优化,走向全球扩张,公司质地转变。公司成立于1998年,此前主营技术壁垒较低的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制动系统等小零件,近年来,公司实现飞跃,一方面攻克了技术壁垒和单车价值较高的铝车身结构件、电机壳等铝压铸大零件,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且拓宽了技术护城河,覆盖了高压铸造、高真空压铸、低压铸造、重力铸造等多种铝铸造技术,实现了全工艺链布局。另一方面,2020年收购法国重力铸造龙头百炼集团后,公司进一步开启全球扩张之路,从国内龙头向国际铝铸造龙头进发。 汽车行业周期拐头向上,铝车身结构件放量增长,业绩弹性大,公司价值发现进行时。汽车行业周期拐点确认,预计将呈1-2年向上增长周期,下游销量修复将为公司营收和业绩带来显著增量。新并表的百炼明后年也将受益于疫情后全球车市的周期性回暖。铝车身结构件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前景、公司在高真空压铸和低压压铸领域的技术和成本优势、未来盈利增长的高弹性,前期市场预期差较大,目前市场预期差得到一定的修复,公司价值发现进行时:1)铝合金车身结构件价值和公司技术壁垒为市场所认知,公司车身结构件等业务将迎来高速增长;2)百炼盈利的快速修复和中长期的盈利均有望实现稳健较快增长。 未来空间广阔,公司长期成长性可期。公司本部未来收入增量主要来自大众的变速箱壳体、电机壳和蔚来、奔驰等的车身结构件,潜在增量是电池盒壳体和车身一体压铸等新产品取得突破。预计大众变速箱壳体及电机壳业务订单大,叠加高产品毛利率,长期将受益于大众MEB新品持续放量。铝车身结构件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23%,单车价值最高或将超过5千元,公司届时在国内铝车身结构件业务的市场份额有望达到30%以上,预计2021/2022年公司车身结构件业务规模分别达到6.5亿/8.5亿元。百炼并入公司合并报表后,公司在铝底盘零部件市场份额得到快速提升,预计2021/2022年百炼将贡献24亿/28.5亿元营收,对应中国会计准则下的毛利率预计超过20%,公司整合国内外生产基地,有望推动百炼全球扩张,基于整合成果及新订单的获取,百炼长期有望维持5-10%的营收增长。 投资建议:后疫情时代,终端需求由弱复苏转为强复苏,预计景气周期将维持1-2年,新能源汽车在B端发力和上海限行等政策刺激下持续高增长,利好公司新订单量产爬升及老订单放量增长,长期看公司将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渗透和铝车身结构件的单车价值量提升及下沉。2021年起百炼将完全并表,预测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26.30、47.40、57.70亿元,同比增长71%、80%、22%;净利润分别为0.98、3.73、5.63亿元,同比增长38%、282%、51%。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蔚来销量或不及预期;国内竞争对手或突破车身结构件技术壁垒;欧美疫情或持续恶化。 [2020-11-02] 福耀玻璃(600660):海外业务好转,Q3业绩超预期-三季报点评 事件:公司公告2020年三季报,1-9月实现营业收入137.8亿元,同比下滑11.9%;实现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下滑26.6%。前三季度汇兑损失1.8亿元。 海外经营好转,公司Q3业绩超预期公司Q3实现营业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5.8%;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下滑9.8%。公司Q3汇兑损失影响约3.1亿元(3Q19汇兑收益1.6亿元),剔除汇兑影响,Q3业绩同比大增56.7%。公司海外业务好转,Q3德国FYSAM贡献业绩0.8亿元,美国公司贡献业绩0.1亿元。剔除汇兑和海外影响,公司前三季度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4%,好于市场预期。 毛利率提升,汇兑亏损致费用增加公司Q3毛利率41.4%,同比增加4.1pct,主要是产品结构优化、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以及海外业务减亏。公司Q3净利率13.4%,同比下降2.3pct,主要是汇兑亏损导致费用增加。公司Q3销售费用率6.9%(同比-0.1pct),管理费用率9.4%(同比-0.4pct),研发费用率4.1%(同比+0.5pct),财务费用率5.4%(同比+8.7pct)。 百尺竿头更向前,打开增量新空间公司抓住中国汽车市场爆发以来的黄金时期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海外市场拓展契机,高速成长并取得200亿元收入的亮眼成绩。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仍具成长空间:1)公司汽车玻璃受益消费升级ASP趋势上升;2)海外拓展进入收获期,美国工厂550万套产能放量助力全球市占率提升,"量价齐升"打开成长空间;3)公司收购SAM进军铝饰件,车窗铝亮饰条单车价值量约1500元,是汽车玻璃的2-3倍,新业务打开巨大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97元、1.36元、1.54元,对应PE分别为38.7倍、27.6倍、24.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新品放量不及预期;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2020-10-31] 华域汽车(600741):行业回暖龙头抢先受益,新能源带来新催化-三季报点评 事件: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381.04亿元,同比+9%,归母净利润17.96亿元,同比+15%,扣非归母净利润17.36亿元,同比+27%。业绩超出市场预期。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17.26亿元,同比-13%,净利润40.1亿元,同比-37%,扣非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37%。 点评:受三季度我国汽车销量回暖,海外北美延锋复工复产稳步推进,Q3公司业绩大幅改善。2020年9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4万辆和256.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9.1%和17.4%,汽车产销已连续6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已连续五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市场恢复形势的向好,推动公司业绩大幅改善。展望四季度,商用车受政策、投资的拉动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乘用车方面,9月下旬开幕的北京国际车展推动了企业新品的全面投放,叠加各地促进消费政策的延续,都将积极推动汽车消费市场。 产品结构优化,持续整合业务,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公司2019Q1~2020Q3单季度利润率稳步提升,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4.28%/15.09%/14.25%/14.26%/13.16%/13.38%/15.22%、6.56%/5.84%/5.72%/5.55%/0.53%/5.14%/6.19%,逐季改善,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趋势显著。我们认为公司三季度利润率改善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海外北美延锋汽饰已稳步复工复产,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大幅改善海外业务盈利情况,2)特斯拉上海工厂产销量爬坡,预计公司配套特斯拉产品利润率略高于其他主机厂,3)公司持续业务整合、产品结构优化(华域视觉及智能化产品放量),提升盈利水平。在业务整合方面,2020年8月,子公司延锋汽饰收购了延锋内饰30%的股权,收购后公司实现100%控股,加速全球化进程。另外子公司实业交通电器拟出售持有的李尔实业交通45%的股权,退出汽车车用线束总成业务,集中精力在功能类零件。 公司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屡获新订单,带来新催化。根据公司公告,2020上半年子公司延锋获得了通用汽车全球电动车平台BEV3的定点,产品涉及仪表板、门板和座椅等。子公司华域电动的驱动电机实现了对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稳定供货,其辅驱电机获通用汽车BEV3定点,电力电子箱实现对上汽通用五菱供货。子公司华域麦格纳电驱获通用汽车BEV3定点,预计2020Q4起实现对德国大众全球MEB电动平台批量供货;公司电子分公司的24GHz后向毫米波雷达和77GHz角雷达实现对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供货,77GHz前向毫米波雷达批量给金龙客车和上汽通用五菱供货。子公司华域视觉获得了日本主流车厂的两个出口项目定点。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由于三季度国内车市产销量超出市场预计,预计恢复性增长将延续至四季度。因此我们上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28.22亿元、1426.71亿元、164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16%、1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06亿元、62.91亿元、70.4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28%、12%,对应EPS分别为1.56元、2.00元、2.23元。 风险提示:北美疫情的不确定性对公司海外业务产生影响;全球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带来零部件竞争的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