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天合光能、通威股份、东方日升、中环股份、上机数控等八家企业联合发布实名倡议,共同推进光伏行业210硅片及组件尺寸标准化。倡议书中提到,增加硅片尺寸以提高组件功率,降低制造与发电成本,已成为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有助于实现全面平价。 上机数控还在29日晚间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与东方日升全资子公司常州进出口签订销售合同,预计2021-2023年总计销售22.5亿片单晶硅片,合同金额约113.63亿元(含税)。 光伏硅片正在进入“大”时代,技术迭代有所加速,行业市场份额也在向头部企业集中。与存量产能相比,新产能具备更高的经济性,导致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扩产意愿强烈,这将带动设备需求。 [2020-09-29] 天合光能(688599):产能扩张再加码 天合光能拟25亿投建光伏组件项目 今年6月刚刚上市的天合光能(688599),持续对产能进行加码。9月28日晚间,天合光能公告,公司当日与江苏大丰港经开区管委会签订项目投资协议书,后者将支持公司在其辖区内投资新建光伏组件项目,主要为年产能10GW高效光伏组件及光伏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25亿元。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最终以实际产权证书载明面积为准),投资强度不低于280万元/亩。项目建设周期约18个月,一次性建成。 天合光能表示,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公司在2021年底光伏组件产能规划不低于50GW,本次投资是实现公司上述战略规划的重要举措,借助大丰港开发区当地的政策及产业配套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高效光伏组件领域的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有利于公司抢抓产品市场发展机遇,持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据称,项目投产满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约135亿元/年(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公司预测2021~2022年光伏组件价格含税约1.3~1.4元/W左右,据此测算,项目满产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左右。该数据为初步预测数,不构成公司的业绩承诺),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 不过公告也表示,本次签订的投资协议项目投资金额、建设周期等仅是协议双方在目前条件下结合市场环境进行的合理预估,实际执行情况可能与预期存在差距,并不代表公司对未来业绩的预测,亦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因此目前尚无法预测本协议的履行对公司2020年度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影响。 今年6月成功登陆上交所的天合光能,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统、智慧能源三大板块。光伏产品包括单、多晶的硅基光伏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光伏系统包括电站业务及系统产品业务;智慧能源包括光伏发电及运维服务、智能微网及多能系统的开发和销售以及能源云平台运营等业务。 上市以来,天合光能在产能扩张方面动作频频。 8月13日公司曾公告,为强化公司在高效太阳能电池产业的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或控股子公司)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下称“甲方”)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公司(或控股子公司)在甲方所在地投资建设合计10GW高效210mm大尺寸太阳能电池项目,包括投资新建7.6gW及现有产能技改升级2.4GW,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超过30亿元。 就在9月21日,天合光能还刚刚公告与常州高新区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拟在常州高新区开展年产15GW的大功率高效组件项目,投资总额不超过30亿元。 彼时公司表示,随着全球光伏市场持续增长的趋势,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广泛运用,为及时适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天合光能及其注册在常州高新区的所属全资子公司计划依托自身丰富的新能源领域产品、设计、建设和运维服务经验,做大做强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公司最重要的核心科研力量,全力拓展技术创新领域;同时计划在原厂址内全面更新产线、升级产品和技术,建设15GW大功率高效组件项目,利用常州高新园区的产业优势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2020年上半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光伏行业全球市场需求较原预期有所下降,中国光伏行业面对疫情整体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天合光能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5.46亿元,同比增长16.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93亿元,同比增长245.81%,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45亿元,同比增长182.14%。 [2020-11-19] 通威股份(600438):与天合强强联合,综合竞争力有望提升-事件点评 公司公告:拟与天合光能合作投资光伏产业链项目。双方拟签署《合资协议》,其中子公司永祥股份与天合光能共同投资年产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年产15GW拉棒项目,子公司通威太阳能和天合光能共同投资年产15GW高效晶硅电池及切片项目;投资额高纯晶硅40亿、拉棒50亿、切片15亿、电池45亿;合资公司均为通威持股65%,天合持股35%;高纯晶硅拟于22年9月竣工投产,拉棒、切片项目拟于21年9月前完成首期7.5GW投产,22年3月完成全部15GW投产,电池项目拟于21年10月底前投产。公司同时公告,与天合光能、美科硅能源分别签署销售框架合同,天合、美科硅分别拟于2021-2023年向公司采购7.20、6.88万吨多晶硅产品。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在光伏领域,公司是多晶硅、电池片两大环节的龙头企业,在生产制造方面具有明显的地位,而天合光能是国内龙头组件生产商及电站开发商;我们认为双方合作,打通产业链,通威可发挥其制造优势,而天合则可发挥其贴近终端的渠道与品牌优势,双方合作有望形成优势互补,通威与下游重要客户合作,为自身电池片产品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天合则获得了上游的优秀企业的供应链保障,双方合作共同打造综合竞争力。 布局硅片,补齐短板,巩固光伏制造龙头地位。通威在过去并没有硅片业务布局,此次合作项目包含15GW的拉棒切片产能,我们认为公司在供应链上补齐短板,有助于保障自身电池生产中所需的硅片供应,降低硅片的对外依赖,并可以加强产业布局,打通自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的产业链布局,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公司在产业链中的综合竞争力,龙头地位将更加稳固。 光伏:十四五光伏有望再上新台阶。国内需求在竞价/平价带动下,四季度景气度有望持续,我们预计20年需求有望达38GW,同比增长26%;海外市场尽管受疫情影响较大,前三季组件出口仍保持稳定,预计20年海外需求有望达77GW,全球装机需求有望达115GW。展望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战略目标的时间表或将明显提前,我们预计光伏将成为满足"十四五"新增电力需求的主力电源,光伏有望再上新台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76、55.18、67.85亿元,EPS分别为1.14、1.29、1.58元;参考同行业可比估值,按照2021年25-30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32.25-38.70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波动;竞争加剧;新技术替代;产品价格波动。 [2020-10-29] 东方日升(300118):上游涨价利润承压,HJT+210稳步推进-三季报点评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30亿(同比增加10.80%),实现归母净利润6.48亿元(-17.33%),扣非后为3.51亿元(-36.12%);其中Q3实现营业收入31.84亿元(+12.96%),实现归母净利润3.02亿元(+1.31%),扣非后为0.58亿元(-77.59%);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核心观点上游涨价组件被动减产,胶膜盈利有所提升。公司Q3组件出货量预计在1.5-2GW,略低于产能,主要原因为三季度硅料价格快速上涨,带动上游各环节价格显著上涨,而组件端多数订单,尤其是海外订单价格前期已敲定,组件环节盈利受压制;公司通过适当降低产能利用率,控制成本,导致Q3营收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24%;预计随着Q4上游价格稳定,国内需求爆发,公司组件量利均有所改善。子公司斯威克受益于需求回暖,胶膜盈利预计有所提升。 中信博上市贡献较多非经常性损益,财务费用有所增长。公司Q3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2.87亿,占单季利润87%,主要原因为公司投资中信博的股份在科创板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6.4%(+3.1pct),主要来自财务费用率的增加(+2pct),原因为有息负债增加导致利息支出增加及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预计随着再融资推进有所收敛。 可转债过会,HJT+210布局加速。公司33亿可转债已获批,主要用于高效电池和组件的产能扩张,从单位投资额来看,主要为异质结电池和大尺寸组件产能。HJT电池具备转换效率高、工艺步骤少、双面率高等优势,被市场认为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的技术;而210组件凭借成本摊薄优势,也被看做未来组件的方向;若本次募投项目顺利,公司有望利用HJT+210组件的领先布局,提供差异化产品,在新一轮的技术竞赛中拔得头筹。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2、1.15、1.43元(原预测为1.09/1.22/1.28,主要下调组件出货量和毛利率),参照可比公司合理估值水平为2021年的20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23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不及预期;上游价格快速上涨。 [2020-11-20] 中环股份(002129):210硅片技术优势浮现,驱动产能提前预定-事件点评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签订单晶硅片销售框架合同的公告,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天津环欧国际硅材料有限公司与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单晶硅片销售框架合同,公司在2021年度向合同对方销售210尺寸单晶硅片(G12硅片)合计数量不少于12亿片,合同交易总额以最终成交金额为准。 分析判断:210大尺寸硅片效能优势显著,引领行业向高效产能逐步替代。 公司210光伏硅片在技术工艺方面领先行业,G12大尺寸光伏硅片为行业带来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的生产制造效率、大幅降低度电成本;公司210硅片已经拥有百余项专利和自由知识产权,构成竞争壁垒,是公司独有的平台型技术,引领行业向优势产能推进;本次采购合同彰显下游客户对于210硅片的强烈需求,提前预定产能的决心;根据中环股份和天合光能签约仪式讯息,天合光能是公司重要战略客户之一,与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和业务往来,本次合同的签订为客户对G12产品需求提供供应保障,为下游G12光伏组件产能规划落地提供有力支撑,有助于G12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本次采购210硅片将为天合光能210光伏电池和组件产能的规划落地、至尊系列超高功率组件的供货提供有力保障,及时满足更多客户对于超高功率组件的需求,力争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 210硅片产能提升超预期,市场需求驱动产线满产公司围绕210硅片建设中环五期产能,预期2020年末实现G12产能超过19GW,合计光伏总产能达到52GW;相较于2019年所预期的建设G12产能16GW,产能扩张速度显著提升,反应下游对于210硅片的强烈需求;未来三年,公司新增的光伏硅片产能皆为G12硅片,同时引入旧机台改造,将传统产能逐步向优势产能提升,合计总产能将达到85GW;大尺寸硅片发展趋势逐步显著,中环股份210硅片产能迅速上量,有望打破旧有的行业格局,实现反超。公司210硅片已经逐步形成技术平台,包括公司下属环晟光伏G12高效叠瓦组件,实现从加法到乘法的性能提升、成本降低,实现了更强的产品性能,组件效率高达21%以上,输出功率最高可超过600W,在行业中具备领先地位。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0至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19.8亿元、270.8亿元、353.13亿元,同比增长30.1%、23.2%、30.4%;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3亿元、20.23亿元、26.36亿元,同比增长73.0%、29.4%、30.3%,实现每股收益为0.56元/0.73元/0.9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市场需求不如预期、半导体硅片行业竞争加剧、系统性风险等; [2020-11-10] 上机数控(603185):二期8GW单晶项目点火成功!光伏210大硅片龙头扩产速度超预期!-点评 事件:弘元新材二期8GW单晶硅项目点火成功,目前已经安装单晶炉576台根据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新闻,11月10日弘元新材(单晶硅业务)二期8GW单晶项目成功点火投产。项目自2020年7月开工建设、9月15日设备进厂,目前已安装单晶炉576台。 投资要点 二期8GW项目进展超预期,Q3年化产能较H1增长56%,预计未来产能将加速扩张公司二期8GW项目为今年7月底开工,从平地到设备进厂仅用时不到2个月时间。二期总计划单晶炉数量792台,目前已安装完成576台,投产进度超预期!此前,公司“5GW单晶硅项目”已全部达产,实际产能超预期。公司单3季度单晶硅总产能达5450吨(年化21800吨),较上半年增长56%。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光伏单晶硅产能将加速扩张。 1-9月单晶硅毛利率25%,第三季度近33%,非硅成本、盈利能力将逐步向隆基看齐1-9月公司单晶硅收入17.2亿元,毛利率25.2%,平均售价约14.47万元/吨。我们测算公司单晶硅Q3单季毛利率接近33%、净利率接近24%,大幅超市场预期。根据公司11月6日公告的单晶硅平均销售单价、多晶硅料平均成本等数据综合计算,我们测算公司非硅成本与隆基的差距已经不大。随着规模扩大、人工成本差异缩小、工艺技术日益改进,我们判断公司非硅成本将逐步向隆基靠拢,同时硅料采购成本也将与隆基进一步缩小。未来如果公司210大硅片占比大幅提升,我们判断210大硅片盈利能力好于182/166硅片,公司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获210大硅片大单;将为210大硅片未来龙头,强力推动210大硅片产业化!(1)2020年11月,公司与天合光能签光伏行业210大尺寸硅片首个百亿级别长单,战略意义重大。我们判断,公司在210大尺寸硅片环节,产品品质已得到下游客户高度认可!这一大单,将强力推动210大硅片产业化。同时表明,公司210大硅片切片良率已达大规模产业化要求。(2)目前天合光能、通威、东方日升、阿特斯等大厂商已纷纷布局210组件,这些大厂商均为公司重要下游客户。(3)公司作为光伏单晶硅第三方独立供应商,产品在下游客户接受度较高。未来产能加速扩张,公司将成210大硅片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 明年大尺寸硅片结构性紧缺,公司210大硅片“弯道超车”!结构改善提升盈利能力1)市场担心,明年硅片行业竞争格局可能有所冲击;我们认为,高品质、大尺寸硅片目前及明年仍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部分老旧产能将淘汰。2)预计明后年210大尺寸硅片需求迅速放量,公司大尺寸硅片“弯道超车”,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提升,有望成210大硅片未来龙头! 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净利润5.6/16/26.4亿元,同比增长203%/185%/65%,对应PE为32/13/8倍。给予2021年20倍PE,目标市值32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疫情对光伏需求影响、全行业大幅扩产导致竞争格局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