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创建 山东省核能综合利用再获创新突破
山东省核能综合利用再获创新突破 11月25日,全国“零碳”供暖城市创建暨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开工仪式在山东核电举行,标志着海阳市区在实现核能供热“全覆盖”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这是山东省加速核能综合利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改善民生福祉的创新实践。 山东是能源消费大省,也是煤炭消费大省,为有效破解能源结构偏重、偏煤的心腹之患,山东省确立了煤电、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省外来电“三个三分之一”的能源结构调整目标,大力实施“四增两减一提升”工程,多措并举提高清洁能源占比。 从核能发电到国内首个核能商用供热项目,再到世界首创“水热同传”实践项目,近年来,山东省坚持把发展核能作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抓手,在安全高效推动核电项目建设的同时,探索推进核能综合利用,取得积极成效。 核电建设步入规模化发展。依托良好的沿海核电厂址资源,山东省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核电技术,加快海阳、荣成等核电基地开发建设。2018年底、2019年初,海阳核电一期两台机组相继建成投运,全省在运核电实现“零突破”,现已累计发电超过400亿千瓦时,替代煤炭消费1700多万吨;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稳步推进,其中,荣成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全面进入调试阶段,计划2022年投入商运。截至目前,全省在运在建核电装机达到570万千瓦。 核能供热向纵深创新推进。去年11月,依托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山东省建成全国首个核能商用居民供暖项目,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2019—2020年首个供暖季为周边73个小区持续供热136天,节约原煤消费约16000吨,居民普遍反映核能供热清洁低碳、安全可靠、幸福感获得感强。今年,在深入总结示范工程一期经验的基础上,省能源局聚焦“碳中和”发展战略,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探索创新,精心指导海阳市创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加速推进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建设,努力实现核能综合利用更大作为。“我们加快推进大规模长距离核能供热研究探索,实施对1号机组高压缸排汽管道进行改造,在2021年将具备45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据山东核电相关负责人介绍,示范工程二期投运以后,供热面积将由70万平方米扩大到450万平方米,实现海阳城区核能供热全覆盖。 “水热同传”工程实践率先落地。从核能发电到国内首个核能商用供热项目,再到世界首创“水热同传”实践项目,山东核电“水热同传”创新示范项目已于近期投用,既实现由海水到饮用水的华丽蜕变,又将分离后的热量送入用户采暖系统进行供热,这一创新突破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该项目通过核电厂加装反渗透系统,对核电厂海水淡化水进行深度处理至饮用水标准,由核能产热升温后,用一根管线代替传统水热分传的三根管线,将水和热同时输送至山东核电员工宿舍区后,再经过水热分离装置,将热量送入采暖系统,水送入生活用水及直饮水系统。”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示范项目供能面积1万平方米,每日可提供饮用水180吨,比传统分传技术节省投资约50%,实现供水、供热跨界整合,提升能源效率,为同步缓解城市清洁取暖和水资源制约发展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山东方案”。 未来,山东省将紧紧依托千万千瓦级沿海核电基地建设,同步推进核能供热、海水淡化等综合利用,形成数千万平方米核能供热能力、建成年产亿吨的海水淡化工程,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双优化”作出积极贡献,打造核能综合利用“齐鲁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