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北京市年均投资超百亿元支持前沿创新
昨天,北京市召开“两区”建设高端产业和金融领域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方案获批以来,金融领域迅速行动,目前涉及金融领域的102项政策已落地43项,落地率超过40%。在高端产业领域,本市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先导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每年力争新储备20个以上前沿创新类、外商投资类、资金密集型、行业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和平台项目,年均投资超百亿元。 每年新储备超20个前沿项目 市经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北京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截至去年底,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6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60%。本市高端产业发展态势较好,截至去年11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6.9%,拉动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4%,增速居各行业首位,成为北京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就业局势稳定、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坚实基础。 在“两区”建设中,市经信局针对产业创新政策、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服务体系完善提出具体目标,每年力争新储备20个以上前沿创新类、外商投资类、资金密集型、行业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和平台项目,年均投资超百亿元。 根据开放任务,北京将着力推动数据“流动”,加快推进中关村软件园、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和大兴机场片区跨境数据试点工作,强化信息分类分级、出境安全评估等规则制定,促进数据跨境合规流动;完善北京公共数据开放创新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数据专区建设,筹建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实现数据开放共享,提升北京数据要素价值。 金融领域102项政策落地超四成 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是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大型金融机构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所在地,总部级法人金融机构突破900家,金融资产总量占全国一半。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和疫情冲击,首都金融业在全面保障民生和防疫、促进普惠融资、推动复工复产、支撑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去年11月末,北京辖内人民币贷款余额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引导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近30%,利率下降超过100个基点。同时,优质金融资源加速在京聚集,去年共49家中外资金融机构在京落地展业。去年前三季度,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244.5亿元,同比增长7%,GDP占比超过20%,创造了全市22%的财政收入和近一半的税收收入。 据悉,“两区”建设是未来首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涉及金融领域的102项政策,由市金融监管局、人行营管部、北京银保监局、北京证监局及市有关委办局结合各自职责协同推动,以三年为节点,分阶段、分步骤,压茬推进。其中,2020年已率先推动了一批标志性政策和项目落地,完成率超四成。如率先推动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拓宽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退出渠道;率先在京实施对金融领域国际执业资格的认可,提高金融国际高端人才在京从业便利度;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试点,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等。 建设国际一流金融科技示范区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不同区域也介绍了“两区”建设的目标。西城区将借力“两区”建设,充分发挥自身金融业集聚的产业优势,强化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国际一流金融科技示范区。 大兴区大力推动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三区”耦合发展,聚焦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枢纽高端服务、航空保障服务、国际会展、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领域,一方面在建设项目和土地利用改革方面先行先试,着力在优化政府服务和管理、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三个方面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推动重点领域扩大开放,积极探索国际交往门户、创新开放引领区以及京津冀合作新平台等三个特色领域的创新发展。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推动“两区”联动创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四大主导产业,做优高端服务业及科技文化融合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努力建设成为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和国际高端功能机构聚集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