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发展新兴产业壮大数字经济
全速推进京东物流和京东(周口)商服科技中心项目合作,华为公司在河南的首家工业互联网应用运营中心落户,携手浪潮集团打造云绘三川·沙颍云运营中心项目……2020年以来,河南省周口市积极围绕新兴产业谋篇布局,大力招商引资,强化要素保障,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位于周口高新区的数字产业园是当地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平台。为壮大数字产业园,当地政府出台系列政策,从租金补贴、创业扶持、税收优惠、科技资助等方面,对入驻企业提供保障。同时,周口瞄准知名数字企业进行招商,着力引进实力强、成长性好、科技水平高的企业落户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华为、浪潮等知名企业相继签约入驻周口数字产业园。 前不久,河南瑞特电气在华为工业互联网应用周口运营中心的帮助下,安装畅捷通ERP系统,不但有效解决了财务和管理问题,也起到了降本增效的效果。像瑞特电气一样,华为工业互联网应用周口运营中心已经与约20家周口企业合作,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 位于周口数字产业园里的直播电商产业基地,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涵盖电商直播、策划运营、短视频制作、供应链严选等功能板块,周商扶贫电商平台、郑欧班列以及部分本地直播公司已经入驻。 据悉,周口数字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各类企业100多家,提供2000个就业机会。周口市川汇区委书记李宗喜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外引优质项目,内育发展动能,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引领区、实体经济数字转型试验区、高端信息技术人才集聚区,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行动目标实现 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40%以上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经过5年的实施,截至2020年底,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已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利用率明显提升,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效果明显。经科学测算,202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40.2%,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40.6%,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各地加快集成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探索工作机制与服务方式,为化肥农药用量减少、利用率提升打牢基础。一方面,投入品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农村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进高效低风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2020年有机肥施用面积超过5.5亿亩次、比2015年增加约50%,高效低风险农药占比超过90%。 另一方面,科学施肥用药技术加快推广。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配方肥已占三大粮食作物施用总量的60%以上;加快推广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先进节肥技术,机械施肥超过7亿亩次、水肥一体化1.4亿亩次。大力推进绿色防控和精准科学用药,及时准确预报病情虫情,推广高效植保药械,推行达标防治、对症用药、适时适量用药。2020年绿色防控面积近10亿亩,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41.5%、比2015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全国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达到9.3万个,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1.9%,比2015年提高8.9个百分点。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作物,每年在300个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在233个重点县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在600个县建设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在150个县开展果菜茶全程绿色防控试点,同时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县”创建、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集成推广节肥节药技术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县引领作用,带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组织开展“百万农民科学用药培训行动”,每年培训种植大户、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的技术骨干和农民带头人300多万人,带动小农户提高科学施肥用药水平。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推出举措,力争到2025年化肥农药利用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全面绿色转型。首先,加强顶层设计。把化肥农药减量化作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内容,组织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区域、技术路径、主要措施。其次,依靠科技支撑。组织开展绿色投入品研发创新,推广应用新型肥料和高效低风险农药。优化施肥用药模式,推行定额施肥,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模式,构建绿色种植制度。再次,加大政策扶持。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建立健全稳定投入保障机制,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 我国纺织强国目标基本实现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在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五届年会上表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从综合实力看,原设定的纺织强国主要指标已经基本完成,纺织强国目标基本实现。 早在“十五”时期,我国纺织业就开始构想建设纺织强国,编制了《纺织强国纲要》。中国工程院曾组织多位院士和专家对我国制造业26个行业和制造业强国做了对比和分析,从规模、创新能力、经济效益、产业结构几个角度分析对比的结论是,有5个行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领先的是纺织工业。目前,我国纺织业规模占比已超全球50%,化纤产量占世界70%,贸易占全球三分之一;从产业完整性看,我国产业链最完整,产品品种最齐全;从制造水平看,我国纤维原料、纺纱织布、服装家纺的工艺制造和装备水平大都已处在国际先进水平。 高勇表示,因此从综合实力上考量,原来设定的纺织强国主要指标已经基本实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引发市场需求萎缩,纺织行业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下滑,出口则在口罩等防疫物资拉动下出现超预期逆势增长。”高勇表示,在总量规模同比下滑情况下,2020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呈现触底回升、内需市场持续回暖、出口竞争力稳定释放等积极表现。 如何破解电动汽车低温续航缩水 “昨天晚上停车时续航里程还有300公里,今天早上起来再看,只有240公里了。”刚成为新能源车车主的向东表示,电动车的续航表现有些令人失望。 电动车冬季续航缩水给车主带来不少困扰。“在北方冬季,续航缩水是所有电动车都面临的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产纯电动汽车大部分采用两种电池,即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低温条件下,锂电池中的锂离子活性会下降,导致电池的净放电率下降。 同时,叶盛基表示,电池的温控系统和供热系统用掉了不少电量。国内的电动车采用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标准循环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与实际路况和实际驾驶情况不同。驾驶时打开暖气或冷气,电池续航大概要缩水三成,这和汽油车在开空调或者在拥堵路段行驶时会增加油耗的道理是一样的。 中汽协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满意度调研报告》中也指出,在低温环境下,纯电动汽车电池不是真的没电了,而是有电却不能正常释放出来。此外,冬季用车有大比例的额外电能消耗,如空调热风、座椅加热、冰雪天车辆行驶阻力变大等,都会造成电动汽车在冬季的能耗升高,续航下降。 长期被诟病的新能源汽车实验方法标准即将更新,给破解难题带来一丝曙光。工信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提到,从2021年起,新能源汽车试验方法标准将更新,测试循环将由现行的NEDC变成WLTC(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标准。 与采用路况较为理想化的NEDC测试标准不同,WLTC模拟了城市(低速)、城郊(中速)、乡村(高速)和高速公路(超高速)4种不同工况,更贴近消费者日常使用的情况,同时也比NEDC测试标准更严苛。这意味着今后车企公布的新车续航里程会更加真实可靠。不过,2021年是新老测试标准的交接过渡年份,WLTC测试标准目前还未正式对外公布。 理性地看,解决电动车低温续航缩水难题是个系统工程。在日前召开的电动汽车低温使用问题研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组织相关单位制定技术规范,加快推广应用中国工况,明确低温环境产品性能和技术要求,加强产品准入和生产一致性检查。 汽车企业要加强售后服务,及时解决用户诉求,行业机构要加强科普宣传,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辛国斌指出,整车和电池企业要加强技术攻关,提升电动汽车低温行驶性能,改善用户体验,高校和研究机构要加强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汽车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了,不少高级别的电动车都增加了低温充电预热电池功能,即在充电的过程中多分出一部分电量用于发热来保障电池处于合适工况,部分车型还增加了电池自加热功能。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代康伟表示,北汽正研发新技术,一是超低温冷启动,利用低温下电芯内阻增大的特性,通过高频大电流脉冲充/放电实现快速加热效果;二是全气候电池,该技术通过给电芯间镍片通电生热的方式,快速向电芯传热使其升温。 专家建议电动车车主也要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最好随用随充,将电量维持在60%至80%之间对电池的损耗较小,充电过程尽量选择0℃以上的环境,行车过程中多采用耗电量更少的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来进行保暖。此外,预先做好路线规划,可有效减少里程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