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加强地方国企债务风险管控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在2月23日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中央企业的经营目标,是推动中央企业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国民经济增速,将重点做好大力加强科技创新等八方面工作。 在回应国企债券“爆雷”有关提问时,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近期,国资委正研究制定加强地方国企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化解债务风险已取得积极成效 针对地方国企去年下半年出现的债券违约问题,彭华岗表示,个别地方国企发生债务违约,既有疫情冲击、市场波动的外部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盲目做大、管理不善等内部因素,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近期,在国务院金融委的领导和相关部门指导下,有关方面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债务风险,已取得积极成效。 郝鹏表示,国资委高度重视地方国企债券违约问题,为落实国务院金融委的要求,前期专门约谈了部分省级国资委,对稳妥化解地方国企债券违约问题提出明确要求。近期还将联合人民银行、证监会专门召开防范地方国企债券违约风险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 “近期,国资委正研究制定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彭华岗透露,国资委将指导督促地方国资委精准识别高风险企业,加强资产负债率分类管控和资金投向管理,做好债券发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妥善处置风险,切实维护好地方金融生态和金融稳定。同时,将落实金融委会议要求,会同人民银行、证监会共同建立国有企业债券风险预测预警工作机制。 彭华岗称,中央企业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在控,近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债券违约。在去年形势严峻、困难多的情况下,中央企业仍然圆满完成了国务院部署的“三年资产负债率下降两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平均负债率降到64.5%。 彭华岗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继续督促指导企业加强对债务风险的防控,把握好“三个结合”,即“点面结合、长短结合、防禁结合”,关键是突出一个“严”字。 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 郝鹏表示,“十四五”构建新发展格局,最关键的是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国资委将围绕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集中中央企业的优势资源,集中中央企业的优势力量,把中央企业坚决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他指出,第一,要努力打造科技攻关重地。积极与国家的科技计划、攻关计划相对接,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新材料、发动机等产业的薄弱环节,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的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集中最优秀的人才、最优质的资源进行联合攻关,争取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 第二,要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创新体系,主动承担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大原创技术的研发投入,在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方向加快布局一批基础应用技术,在人工智能、空间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加快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在电力装备、通信设备、高铁核电、新能源等领域加快锻造一批长板技术,不断增强行业的共性技术供给。 第三,要努力打造科技人才高地。坚持特殊人才特殊激励,对重点科研团队一律实行工资总额单列,对科技人才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政策,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给予更大容错空间。 第四,要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特区”。对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坚持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对企业研发投入在经营业绩考核中全部视同利润加回,对于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的企业给予更高的加分奖励。还将深化“科改示范行动”,将更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用于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经费包干制等新型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他介绍,国资委正在制定中央企业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指导意见,进一步集成各项政策措施,指导推动中央企业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中更好地发挥战略作用。 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 郝鹏表示,今年中央企业的经营目标,是推动中央企业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都要有明显提高,同时要保持资产负债率的稳健可控。 彭华岗表示,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支持中央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采取重组整合等多种途径,加快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一是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加大对国防军工、能源资源粮食供应、骨干网络、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二是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和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三是推动创新资源的整合协同,加快突破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四是切实解决部分央企之间的产品相似、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资源合力。 工信部:加快5G应用创新 构建产业生态 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23日出席2021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时表示,我国5G网络能力不断提升,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71.8万个,约占全球70%,基础电信企业累计投资超过2600亿元;独立组网模式的5G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5G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 刘烈宏表示,5G赋能产业数字化发展,是5G成功商用的关键。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界和各领域企业应携手一道,共同解决标准、生态、安全等方面问题,合力加快5G应用创新,抢抓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大机遇。 刘烈宏指出,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互联网企业深化5G应用深度广度,有力支撑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成为“5G赋能经济社会”的生动写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各方互惠合作,推动移动通信技术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对此,刘烈宏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协同构建共生共享的产业生态。推动移动通信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的业务、新的模式、新的业态,开拓融合发展的新蓝海。 二是协同培育蓬勃发展的融合应用,推动通信运营、设备制造、软硬件厂商、垂直行业等企业做好协同,培育一批5G应用集成方案的提供商,形成团体赛的模式。加快能源、医疗、交通、制造、文旅等重点领域5G应用落地,以点带面,加速向相关领域复制推广。推进5G增强型基站、轻量化模组、新型终端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一步丰富5G应用的载体。同时用好GSMA等国际组织平台,强化跨领域跨行业的协作,重点解决5G行业应用中标准、数据互通、行业壁垒限制、商业模式推广等关键问题,推动5G应用加快落地推广。 三是协同维护公平健康的合作环境,坚持技术为本、友好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国际标准、技术研发、网络建设、应用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政府、产业、组织、企业等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推动形成更加广泛的产业共识。加强5G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践行全球数据安全倡议,维护全球数据安全。 刘烈宏介绍,我国5G技术产业加速成熟,已上市5G手机达到218款,2000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5G手机销量占比已经超过90%,5G行业模组实现小规模出货,已在工业网关、智慧家庭等领域投入使用。 5G应用创新也在持续深化。刘烈宏介绍,文体娱乐、赛事直播、居住服务等消费领域的5G应用加快探索。5G+4K/8K已在今年的央视春晚联欢晚会上投入使用。矿山、医疗、港口制造等垂直行业的5G应用模式也日渐清晰,并开始规模化复制推广。 私募仓位再创一年多新高 公募连续四周加仓!机构:后续行情仍值得期待 牛年开市以来,A股市场先扬后抑。 截至今天(2月23日)收盘,主要股指较节前收盘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多家第三方机构的最新仓位监测数据显示,以最新一期净值公布时间测算,私募股票平均仓位已创出2020年年初至今一年多的新高。截至上周五收盘,公募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连续四周抬升。 私募仓位再创一年多新高 国内某三方机构今天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A股收盘(即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由于净值披露合规等原因,私募产品净值日期一般落后于公募),国内股票私募整体平均仓位为81.16%,环比加仓0.31个百分点,连续第四周保持在80%以上的绝对高位。 与此同时,截至2月10日,股票私募已连续第二周出现小幅加仓,仓位水平达81.16%,一举刷新了2020年年初以来的一年多新高。 具体仓位分布方面,有66.96%的股票私募仓位超过8成,20.10%的股票私募仓位介于5至8成之间。仓位低于2成的私募占比则不足5%。 此外,从不同规模的股票私募仓位来看,截至2月12日,百亿级私募平均仓位为85.91%,环比小幅加仓了0.1个百分点,并连续17周保持在80%以上的高位。50亿至100亿规模的股票私募平均仓位环比上升了0.88个百分点,在所有规模私募中加仓幅度最大,最新平均仓位升至83.84%。整体来看,春节长假前,大型私募机构做多热情显著提升。 公募连续四周加仓 此外,最新公布的国内偏股型公募基金产品股票仓位测算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2月19日)收盘,偏股型基金(含股票型及混合型两类)整体小幅加仓0.16个百分点(四舍五入),平均仓位为65.70%。具体来看,股票型基金及标准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分别为84.10%和63.25%。 此外,测算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偏股型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行业是医药、家电和轻工制造,配置仓位分别为5.36%、4.60%和4.55%;配置比例居后的三个行业是电力及公用事业、煤炭和综合,配置仓位分别为0.26%、0.47%和0.51%。 2021年开年以来,从各周公募偏股型基金的仓位来看,截至2月19日当周,偏股型基金已连续四周加仓。2月6日当周、1月30日当周、1月23日当周,公募偏股型基金分别加仓了1.38、0.77和0.37个百分点。 机构维持“结构性看多” 对于当前公私募两类机构投资者的整体仓位变动情况,业内人士表示,历史数据纵向对比来看,目前私募机构仓位水平已爬升至近几年来的绝对高位,但公募偏股型基金仓位却仍相对处于中性水平。整体而言,机构股票仓位偏高,对于市场运行构成的潜在约束,不宜过度高估。 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的多数时间内,公募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均保持在60%至70%的区间内,其中在7月初、12月初时,曾经一度上升至70%上方。 公私募机构对于A股市场也纷纷“看多做多”。 公募机构朱雀基金表示,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加速上涨,结合2-5月份较低的基数,通胀预期开始强化。从中期来看,当总体货币供应增速低于名义GDP时,包括A股在内的资产可能将出现调整压力。但目前流动性还有足够的回落空间,投资者不用担心整体性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影响市场重心上移的运行趋势,未来市场结构性热点可能出现阶段性切换。 私募基金名禹资产称,尽管市场担忧通胀压力可能会导致货币政策的转向,但目前来说,受影响更多的是估值处于高位的板块。全球经济复苏的交易逻辑当前仍然能够持续,高估值板块短期可能会承受较大压力。目前,科技板块中的被动元器件和半导体,制造业领域的新能源和军工以及周期里的稀土、化工、有色等,仍将有较多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