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两方面优化债券协议回购 提升市场参与主体获得感 为健全债券质押式协议回购交易机制,提升深市债券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深交所对债券质押式协议回购业务进行优化,修订了原暂行办法,于2021年3月2日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质押式协议回购交易业务办法》(以下简称《业务办法》)。考虑到市场机构需要进行联网测试和账户报备等准备工作,为给市场各方提供充足准备时间,《业务办法》将于2021年5月17日起施行。 深市债券协议回购业务自2015年推出以来运行平稳有序,作为债券质押式回购的有效补充,为评级不足AAA的大部分债券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协议回购业务安排,更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深交所会同中国结算结合业务开展情况及前期市场反馈诉求,对深市协议回购交易结算机制进行针对性修改完善。本次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完善交易双方身份信息展示,提升交易安全性。优化前,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申报时仅能看到对手方交易单元代码,无法直观获悉对手方身份。本次优化后,协议回购增加了交易双方交易商、交易主体、交易员等市场机构提前报备的债券交易账户信息作为申报要素,投资者达成交易前即可清楚掌握对手方身份,大幅提升交易便捷性,更好满足机构交易风险管理需要。二是提升交易执行便捷度与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投资者参与获得感。协议回购进一步适应前期市场需求,新增对质押券、续做交易对手方和续做金额进行变更的功能,同时采用投资者更为习惯的“一方发起、另一方确认”交易申报模式,并实现日间交收成功后的资金当天即可使用,进一步提高交收效率。为支持优化后的协议回购业务使用债券交易账户信息作为申报要素,会员及其他交易参与人需要提前完成协议回购相关账户信息报备工作。协议回购优化功能上线时,尚未了结的在途合约,也需提前对在途合约使用的账户信息进行报备,以便顺利进行后续交易申报。为保障优化功能稳步实现,前期深交所已启动债券交易账户信息报备工作,并通过制定业务指南、举办培训、一对一辅导等方式为市场主体提供有效指导,目前报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优化后的业务安排,深交所对协议回购交易主协议相关内容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形成新版主协议,并设置了6个月的实施过渡期,以确保新旧主协议平稳过渡,市场参与方需在过渡期内尽快签署新版主协议并完成备案。为提高市场机构主协议备案便利性、时效性,新版主协议将采用电子化备案方式。下一步,深交所将按照中国证监会部署要求,联合中国结算,通过组织系统测试、举办培训、发布指南等方式,做好协议回购业务优化的市场组织工作,保障协议回购业务平稳运行。 海底捞去年净利预计降九成 多家券商下调目标价 3月1日晚间,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6862.HK)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发布公告,预期2020年度净利润约为2.35亿元,相较2019年约23.47亿元的净利润下降约90%。 尽管是业绩预告,但是3月2日一早,“海底捞净利润预计下降约90%”的消息便登上微博、抖音、雪球等各大平台,成为热点话题。 内外因素影响 海底捞去年业绩大幅下降 对于去年净利润大幅下降,海底捞归因于: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及其后疫情防控措施以及全球各地对消费场所实施的限制对本集团营运造成重大影响;因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而出现净汇兑损失约2.35亿元,其中的绝大多数为未实现的汇兑损失。 “除了疫情这一因素,海底捞的商业模式可能也面临重构的变化。”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对记者表示,海底捞的业绩靠翻台率维持,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海底捞的营收和利润会受到很大影响。 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翻台率从2019年同期的4.8次/天下滑至3.3次/天。报告期内,海底捞实现营收97.6亿元,同比下降16.5%,净利润由2019年上半年同期的9.12亿元下降至-9.65亿元,同比降幅超200%。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记者表示,十余年前,中国餐饮行业服务、创新意识不强的背景下,海底捞在长江以北地区进行精细化服务。十余年后的今天,在南北服务水平差异不大的情况下,海底捞自身的差异化红利已经到头,品质、品牌、服务体系、客户粘性这四个维度的优势已经不足以支撑其未来的发展。“包括美甲、擦鞋、奶茶档口都是为客户黏性服务。”在他看来,本次海底捞对于净利润下滑的认识“只强调外部客观因素,并没有指出内部不利因素”。 记者梳理海底捞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五年财报发现,其翻台率分别为4.0次/天、4.5次/天、5.0次/天、5.0次/天、4.8次/天,疫情发生之前,海底捞翻台率已经开始出现下滑态势。 海底捞的收入主要来自线下餐厅(包括海底捞餐厅及其他餐厅)。2017年-2019年,来自餐厅经营的收入在集团总收入的占比均超96%。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海底捞中国内地所有门店全部关闭,停业时间长达46天,门店恢复堂食后,出于疫情防控考虑,严格执行人流管控措施,限制就餐人数。 在此背景下,海底捞推出半成品菜肴发力线上渠道,包括拓展海底捞应用软件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渠道。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外卖业务收入同比猛涨123.7%,达4.1亿元,但在总收入占比仅为4.2%,对整体业绩的影响较小。 业绩下降 多家券商下调目标价 “除了上面两个核心原因之外,门店逆势扩张也对其经营利润造成一定压力。”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对记者表示,2020年下半年,客流少、门店多、人工成本增长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 海底捞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新开业173家海底捞餐厅,因租约到期和其他商业原因,海底捞关闭了6家餐厅。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捞全球门店共有935家。根据规划,2020年下半年海底捞将继续拓展新餐厅。 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还曾尝试通过提高客单价的方式保障利润。彼时,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整体菜品价格调整控制在6%。随后,涨价一事登上微博热搜,海底捞也正式道歉,并称菜品价格恢复至停业前标准。 记者发现,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客单价由104.4元涨至112.8元。 在徐雄俊看来,除了上述原因,巴奴毛肚火锅、呷哺呷哺等火锅以及餐饮类行业多样化下各品牌的出现,都对海底捞业绩造成一定冲击。 海底捞业绩预告公布后,券商先后下调海底捞目标价。其中,中国银河将海底捞评级下调至卖出,目标价54港元,较昨日收盘价格(68.85港元)下降21.57%。花旗表示,海底捞去年下半年业绩令人失望,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55港元,对应20%的下行空间。中金报告将海底捞目标价下调3%至79.55港元,他们认为海底捞的预测低于预期,因翻台率尚未复苏,而新店扩张速度超预期导致成本上升。 不过也有券商看好海底捞的后期发展。方正证券在一篇题为《中式火锅龙头,正处黄金发展期》的研报中表示,海底捞的核心商业模式是将资金用于考核激励员工,并形成了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强品牌力,再借助强品牌力获得低于市场平均的租金,单店盈利能力较强,公司已跑通1-3线及以下城市单店模型,目前正处于加速拓店的黄金时期。 股东大会放行贵州路发收购案 司尔特磷矿石有望实现自给 原本被股东大会否决的司尔特收购贵州路发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路发“)的议案,在2月26日司尔特召开的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顺利过关。至此,贵州路发将成为司尔特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磷矿石原材料有望完全实现自给。 “贵州路发的磷矿石品位比较高,有30%,非常适合我们磷酸一铵复合肥的生产工艺,我们收购这个公司是生产经营的需要,拿下全部股权后可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实现磷矿石原材料的自给。”司尔特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收购案一波三折 贵州路发与司尔特产生交集始于2015年7月份。彼时,司尔特以3.96亿元对贵州路发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上市公司持有贵州路发20%股权。2019年司尔特又以2亿元对贵州路发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上市公司持有贵州路发40%股权。 资料显示,贵州路发是司尔特最大的磷矿石供应商,地处贵州省开阳县,目前拥有明泥湾4.56平方公里的磷矿采矿权和永温8.39平方公里的磷矿探矿权,永温磷矿已经进入勘察阶段,磷矿石可采储量预计不低于10000万吨,且矿石品位预计在30%以上。贵州路发配套建设了硫酸、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及其他产品的磷化工一体化项目,并拥有年装卸能力约300万吨的铁路专用线。 在双方合作了五年后,司尔特在今年1月份提出,希望以5.61亿元收购贵州路发剩余60%股权。 “司尔特每生产1吨复合肥至少需要1吨以上磷矿石,每年磷矿石要消耗200万吨左右。目前我们在开阳县有两个磷矿,年产80万吨的明泥湾磷矿正在开采中,年产300万吨的永温磷矿项目还在建设中,没有正式开采。”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然而,这一收购案在1月25日司尔特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被否决。 根据当时的投票结果,此次收购案同意票数占出席会议所有股东股份的36.87%,反对票数占比达到62.86%,弃权票占比0.27%。由于反对票数较多,其他两项相关议案也未获通过。从出席会议股东人数及正反两方较为悬殊的票数比例可以判断,司尔特控股股东国购产控对该议案持反对意见。 上述工作人员猜测,或许是出于某种考虑,大股东对收购方案投了反对票。 不过,司尔特收购贵州路发意志坚定,一个月后就将该收购议案二度上呈股东大会审议。 在司尔特2月26日召开的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剧情突然出现反转:收购贵州路发相关议案全部获得高票通过。投票结果显示,同意票数比例占出席会议所有股东所持股份的97.97%,反对票数仅占1.78%,弃权票数占比0.25%。 “大股东在会上直接投了赞成票。”上述工作人员说,大家提前进行了完整沟通,大股东对整个经营班子还是很信任的。 磷矿石有望实现自给 据司尔特2月27日公告,开阳县人民政府与公司签订了《投资框架协议书》,双方就司尔特在开阳县境内对贵州路发进行收购重组,以及投资明泥湾磷矿和永温磷矿建设、磷化工精深加工项目达成相关约定。 根据规划,司尔特在收购重组贵州路发后,将继续对矿山进行投资建设;在开阳县境内建设磷化工精深加工项目,同时积极引进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消纳本地存量磷石膏。 对此,上述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双方签订的是框架性协议,后续具体签订什么项目,还要进行深入调研。 记者采访了解到,司尔特大股东国购产控正在进行破产重整,重整计划原定在3月份出炉,但因各方审慎要求,预计两三个月后对外披露。 作为国购产控手中最优质的资产,司尔特的一举一动都被高度关注。 一位接近国购产控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国购产控最初认为收购矿业公司剩余股权的不确定性很高,尤其是后续的资金投入,毕竟现在司尔特的经营情况不错。而一旦出现风险,上市公司一己之力很难把控,出于这种考虑大股东才投了反对票。现在,司尔特与政府签了框架协议,大股东觉得资金风险能够把控,所以投票赞成。” 另据该人士介绍,开阳县的磷矿石品位高,投资价值大。“其磷矿资源非常好,但是原来的自然人股东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利用好这个资源,业绩反而是亏损的。现在司尔特收购过来,不仅可以把公司管理好,还能把上市公司原材料的问题一并解决。”他说。 从估值来看,本次收购贵州路发的整体估值约12.79亿元。而在2015年司尔特首次增资贵州路发时其估值接近20亿元,2019年贵州路发整体估值降至10亿元。 “这个收购价格不算高。对于司尔特来说,掌握了磷矿资源肯定是一件好事。这两年复合肥的整体销量不错,上市公司流动性也比较好,后续对贵州路发的投资将稳步实施。”该人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