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亿资金涌入资本市场 信托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信托业在转型之路上不断提速,行业规模也迈入了新的节点。 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信托资产规模降至20.49万亿元,同比下降5.17%,比2017年四季度末的历史峰值减少了5.76万亿元。与此同时,信托业业务结构不断优化,集合资金信托与管理财产信托的占比首次超过70%,以证券投资类为主的金融类信托“逆流而上”,超2万亿元信托资金涌入了资本市场。 信托资产结构调整明显 在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看来,去年信托资产规模下降,与行业持续压降融资类和通道类业务有关。“按照监管部门要求,事务管理类业务规模与占比一直不断下降,金融机构之间多层嵌套、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而且从长期来看,逐步压降融资类信托是信托公司回归本源的转型目标。” 具体来看,截至2020年底,作为通道业务代名词的事务管理类信托余额为9.19万亿元,规模延续2018年以来的持续下降态势,同比减少1.46万亿元,业务占比则降至44.84%。同期融资类信托余额为4.86万亿元,环比三季度末减少10916.31亿元。两项业务规模的大幅压降,构成了信托资产整体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信托赔偿准备金增至321.54亿元,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8.54%。殷醒民认为,信托公司在税后利润分配中加大信托赔偿准备计提力度,是信托业面对2020年经济运行中出现更多风险可能性的积极应对之策。 证券类信托驶入快车道 在行业整体规模下降的过程中,证券类信托呈现“逆流而上”态势。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标准化金融产品投资的资金信托为2.26万亿元,同比2019年四季度末的1.96万亿元增长了15.44%,环比三季度末的2.21万亿元增长了2.2%。 其中,1.49万亿元的信托资金流向了债券市场,占比高达65.98%,同期投向股票的资金信托余额为5350.77亿元,同比增长6.24%,投向基金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343.51亿元,同比增长5.95%。 “去年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销售较好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不少信托公司也在资本市场赚钱效应凸显时,加速向标品信托转型;二是监管部门鼓励信托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信托等业务,信托资金流向资本市场是大势所趋。”沪上一位信托研究员直言。 殷醒民感慨道,证券市场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信托公司能否真正为受益人带来利益,取决于信托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因此,如何充分用信托的制度优势赋能权益管理能力是信托公司的新课题。 “长跑者”有望脱颖而出 据悉,各家信托公司在证券类产品的布局节奏上不尽相同。以TOF(基金中的信托)为例,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在权益类投资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且早早涉足TOF业务的信托公司已进入规模扩张期,而起步较晚的信托公司仍在努力吸引人才搭建团队,同时加大系统研发投入与产品设计。 “未来证券类信托产品一定会走向分化。”沪上一位信托公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表示,信托公司的标品更多是针对过去的非标客户来发行的,长期稳健的业绩符合客户需求,因此能够适应多种市场环境的产品最终一定会脱颖而出。目前来看,拥有长时间业绩验证的证券类信托产品更受资金青睐。 科创板公司年度业绩说明会开场 境外投资者远程参与互动 3月8日下午,百奥泰、先惠技术联袂拉开今年科创板公司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序幕。本轮说明会将迎来科创板公司的全面参与。 当天业绩说明会一大特点是首度出现了境外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反映出境外投资者对科创板公司关注度的持续提升。他们通过电话连线、在线提问等途径,或由境内证券公司代表参会提问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深入了解科创板公司的经营业绩、产品研发、业务布局等情况。 其中,百奥泰受到较高关注,境外机构提出5个问题,百奥泰一一作答。公司就格乐立的获批时间、适应症个数和内容,介绍了获得上市批准、在研产品及临床阶段的产品个数,并结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简称BAT1706)海外申报上市的进度,以及公司与百济神州、Biomm等签订授权协议的情况等,介绍了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情况。另外,有国际投资者通过语音互动方式向先惠技术在线提问,公司回应称,其竞争护城河是核心技术,公司在软件、硬件、通讯上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除了新增境外投资者的积极互动外,中小投资者的参与度也进一步提升,百奥泰、先惠技术均给中小投资者留下充足的互动时间。 百奥泰结合新产品申报上市现状、部分研发终止原因、格乐立市场空间等,作出详实全面的回应,对投资者有问必答。先惠技术从产能利用率、销售模式、汽车行业波动风险等方面,回复投资者的各种疑问。另外,投服中心代表广大中小投资者行权,通过现场提问、文字互动等方式充分参与这两场业绩说明会。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说明会环节安排给予公司更多选择,但基本要求不变,即与中小投资者互动的要求不变。无论公司业绩说明会计划时长多久,高管讲解年报时间多长,都必须留出足够时间回答中小投资者的线上提问,同时尽量在不重复回答的情况下,做到“有问必答”。同时,投服中心代表要围绕公司业务、研发等全方位提问,充分提升互动质量,增强中小投资者的“获得感”。 业绩说明会的召开不是“报喜不报忧”的走过场,也不是公司对“正面形象”的宣讲会,追求沟通“实效”成为今年科创板业绩说明会的又一大看点。 以当日的两家公司为例,两家公司业绩一家减亏“报喜”、一家下滑“有忧”。两家公司通过直播方式接受来自市场的提问,体现了业绩说明会鼓励公司和投资者充分交流,把公司“说透说清楚”的初衷。 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百奥泰2020年收入和业绩均有亮点。2020年1月公司产品格乐立正式销售,这也帮助公司首度实现产品收入。与此同时,受益于公司产品销售收入的持续增加以及股份支付费用减少,公司2020年亏损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但2020年末公司一项研发失败也一度引发市场关注并且影响到股价表现。有多名投资者关注到百奥泰抗肿瘤新药BAT8001III期临床失败,公司终止了BAT8003和BAT1306临床研究。公司直面尖锐提问,解释了创新药临床失败的固有风险及内在原因,并表示后续将进一步强化基础性研究,降低临床开发的风险和成本。 先惠技术虽处于新能源汽车赛道,但其2020年业绩出现下滑。公司表示,净利润下滑主要系毛利率大幅下滑,公司开拓了部分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端客户,在首套设备的合同定价等方面作出适当的价格让利,同时人工成本增长对净利润产生影响。 记者注意到,科创板公司参与业绩说明会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涨。值得期待的是,本轮业绩说明会将迎来科创板公司的全面参与。 潜力逐步释放 我国消费市场稳定增长可期 消费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定和扩大消费。这一话题引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热议。 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随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落地见效,预计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消费新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 如何进一步挖掘消费新潜力?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荣成市寻山街道青鱼滩村党支部书记李长青在两会期间提出建议,延长节假日或增设法定节假日,恢复小长假,让居民有充分的时间旅游、购物,从而拉动消费。 旅游、文化、体育等消费是我国消费新潜力的集中体现。“服务消费虽然受到疫情影响较大,但是增长潜力大,且已经处于持续恢复过程中。”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告诉记者。 赵萍分析说:“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电影院、演出场所、体育健身等服务消费场所还需要限流,跨省旅游、入境旅游还没有全面恢复,从而制约了消费恢复的速度。但是,从服务消费的发展趋势看,我国服务消费的增速和占比持续提高,增速高于商品消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运用好“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对记者表示:“可以预见,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叠加线上线下融合进程的全面提速,以及国人新的消费习惯日益养成,未来新型消费将继续为消费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 创新型消费成为消费新引擎 “海南免税店的化妆品价格很实惠,比国内专柜便宜不少。我买了好多化妆品。”一位刚在海南免税店购物的赵女士告诉记者。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海南免税店销售额增长1.27倍。近期北京、上海、云南、广东、湖北等地也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发展免税经济。 “国产商品品质不断提升,进口渠道不断拓宽,免税购物政策不断完善,加之疫情影响居民出境,境外消费明显回流。”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此前表示。 “‘十四五’期间,创新型消费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新产品,以及线上的新服务,另一个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造出的新的消费方式和新的消费渠道,如社交电商、社群电商、直播电商等。创新型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赵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消费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现代流通体系是链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 “目前农村下沉市场已经与城镇消费市场形成了梯度发展格局,这为大宗消费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鼓励农村汽车消费,提升家电消费水平,将促进汽车消费与家电消费持续增长。”赵萍分析说。 她认为,健全城乡流通体系,不仅可以挖掘消费潜力,增强消费便利,还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提升消费意愿与消费频度,对于全面扩大消费有积极作用。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最近表示,未来将通过“六个提升”建立现代流通体系:提升流通网络布局、提升流通基础设施、提升流通主体竞争力、提升流通发展方式、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内外贸一体化程度。 促消费措施方面,朱小良表示,商务部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强对地方促消费工作的指导,组织流通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多措并举促消费,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他说,随着各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落地见效,供需适配性进一步增强,预计今年的消费市场总体将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赵萍也表示,今年消费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全年总体增速将接近或超过201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