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百灵糖宁通络相关 临床研究获批国家级课题 近日,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多位中西医专家共同承担的“苗药糖宁通络片防治糖尿病及视网膜并发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和机制探讨”研究课题,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复(国中医药科技函〔2021〕18号),正式成为国家级科研课题。 同时,贵州百灵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专门协会中国肢残人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肢协”)签订资助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糖宁通络“防残助困”公益中国行活动,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糖宁通络是大自然献给糖尿病人的珍贵礼物。通过目前的实验数据可以确定,糖宁通络已经能够对并发症产生阻断和逆转,因糖尿病并发症而致残、致死的局面得到改变。在多方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糖宁通络的价值还在不断被挖掘。”贵州百灵董事长姜伟在采访中对记者表示。 糖宁通络研发进程再获突破 据悉,此次获得国家级立项的糖宁通络多中心临床研究具体分为两大方向:一是糖宁通络对于糖尿病危险因素控制的研究,即探索糖宁通络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预防和阻断效用;二是针对糖宁通络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相关研究。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糖尿病用药市场中,胰岛素及非胰岛素类降糖药合计销售规模超过500亿元。尽管近年来国内降糖用药市场不断壮大,但针对糖网、糖足等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科研进展并不显著。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叔禹教授也曾指出:“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后者消耗的卫生资源更大。” 糖宁通络片是贵州百灵在长期保护、收集、整理贵州苗族民间验方过程中开发的治疗II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苗药制剂。2014年以来,糖宁通络已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香港大学等机构开展临床前研究试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展开对初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试验,并在贵州、湖南、内蒙古等地医疗机构临床应用,积累了扎实的科研成果和临床数据,证实糖宁通络对II型糖尿病及并发症(如糖足、糖网、糖肾以及神经病变等)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据姜伟介绍,糖宁通络采用多中心循证医学方式,该课题已吸引国内众多医疗机构和权威专家的关注和参与。多中心临床试验是临床研究的经典方法,由多位研究者按同一临床试验方案在不同地点和单位同时进行临床试验,相比单中心临床试验数据更科学更客观更公正。 2019年8月,糖宁通络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系列杂志《科学进展》及《细胞通讯与信号》发表,这是中国苗药首次刊登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为人类攻克糖尿病治疗难题提供了“中医药解决方案”。该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抗胰岛素抵抗的治疗靶点,这是自2010年后,人类时隔9年再次发现新的糖尿病治疗靶点。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糖宁通络多中心临床研究若能找到糖宁通络预防、阻断糖尿病前期人群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证据,意义极为重大,有利于降低糖尿病患病率、减少国家用于糖尿病防控的医疗支出、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苗药领军者的社会责任担当 “为造福更多患者,百灵在挖掘苗药验方后,经过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等科研实验,我们决定将这一产品进一步生产和推广。但考虑到我国药品审批时间长,很多病人可能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最终我们选择建立糖尿病医院。”据姜伟介绍,自2015年布局糖尿病医院以来,贵州百灵先后成立了多家糖尿病医院,共收治病人超过10万人次。这不仅帮助贵州百灵实现区域内对“糖宁通络”的运用和推广,同时也提升了药品的应用速率。 在饱受糖尿病尤其是并发症困扰的患者中,有的因病致残。基于此,贵州百灵与中国肢协签订资助协议,共同开展糖宁通络“防残助困”公益中国行活动,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贵州百灵计划向中国肢协捐赠2亿元物资及货币,其中5%为项目行政办公经费,其余部分为指定人群(残疾人、残疾人家属、残疾人工作者等)在医疗机构购买、使用糖宁通络产品所产生的费用按比例进行补贴。该捐赠事项将根据实施进展情况分阶段完成。 “此前我们一直在贵州省内做,这次是扩展到全国范围内进行资助。”姜伟说,企业除了实现盈利外,还要有社会责任,希望糖宁通络能够切实帮助到更多的患者。 为促进糖宁通络临床应用惠及更多患者,贵州百灵积极通过“院企合作”联合开发模式不断进行推广。目前,糖宁通络已获批在贵州、湖南、内蒙古等地临床使用,同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等顶尖医疗机构展开合作,共同开发糖宁通络。2020年12月,贵州百灵更是与大医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搭建线上糖尿病诊疗的独家合作平台。 将尽快完成注册获得文号 2020年12月,国家药监局印发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三结合”方向,即:中医理论+人用历史+临床疗效。对药物临床试验已有数据或高质量中药人用经验证据显示疗效并能预测其临床价值的,将予以审批支持。这一内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打破了长期以来人用历史数据无法支持中药新药申报审批的限制,全面促进高质量中药新药创新研发。 姜伟对记者表示,在本次国家级科研课题基础上,公司将加快糖宁通络在医疗机构制剂的注册工作,使其尽快完成注册获得文号。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与解放军总医院等权威机构的合作,重点开展糖宁通络对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作用的相关研究工作,力争填补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糖尿病引起的继发性疾病药物的空白。 中国电信拟回A股上市 最多发行121亿股募资加码5G 3月9日,中国电信在港交所发布公告,为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完善公司治理,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改革发展,推动战略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拟申请A股发行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据悉,中国电信于2002年底同时登陆纽交所及港交所主板市场。截至3月9日收盘,中国电信港股股价为2.65港元/股,总市值达2145亿港元。 据中国电信公告,此次回A,公司将采取全部发行A股新股的方式。在符合上市地最低发行比例等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公司拟公开发行A股数量不超过121亿股。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5G产业互联网建设项目、云网融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及科技创新研发项目。 中国电信此次回A,能募资几何? 我们先看一下之前中芯国际从港股回A的发行价与市价对比情况。据查,此前中芯国际回A上市,发行价定为27.46元/股,较其询价日(2020年7月2日)港股收盘价31.60港元/股(约人民币28.77元/股)折价约4.55%。不过,中芯国际当时的港股股价已经大幅上扬过。 中国电信若按最高发行121亿股,并参考目前港股股价,大体以2.6元/股测算,中国电信此次IPO可募资逾300亿元人民币。 中国电信回A后,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电信的大股东)旗下A股上市平台将增至两家。目前,号百控股是中国电信集团旗下A股唯一上市平台,号百控股在5G时代重点布局超高清、云游戏、云VR/AR三大方向。 据号百控股2020年三季报,中国电信集团为号百控股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51.16%股份;中国电信为号百控股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13%。 中国电信表示,本次A股发行有助于公司把握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机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战略落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升级产品服务,提升客户体验,拓展业务规模,增强公司竞争优势,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上述决议案已于3月9日经中国电信董事会审议通过,将提请股东于特别股东大会、内资股类别股东会议和H股类别股东会议审议批准。 3月9日,中国电信还发布了2020年年度业绩。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收入3936亿元,同比增长4.7%;股东应占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1.6%。回顾2020年,中国电信表示,期内公司统筹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紧抓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机遇,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企业改革,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具体来看,2020年,中国电信5G公众业务取得良好开局,助力公司拓展移动用户市场。截至2020年底,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达到8650万户,渗透率24.6%;移动用户达到3.51亿户,用户市场份额提升至22.0%;5G特色应用用户规模合计超过1.5亿户。 智家业务方面,2020年,中国电信宽带用户达到1.59亿户,有线宽带接入收入达到719亿元,同比增长5.1%;宽带接入ARPU为38.4元,同比增长0.8%,收入和ARPU均扭转下滑趋势。 同期,中国电信持续推进5G网络共建共享,在用5G基站达38万站,全球率先实现5GSA网络规模商用。中国电信同步开展4G网络共享,全年开通共享4G基站约17万站,进一步完善网络覆盖,节约投资和运营维护成本。 展望未来,中国电信表示,公司将把握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社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全面深入推进“云改数转”战略;持续深化改革,启动在境内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强化以关键技术攻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加快5G、云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成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等等。 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3月9日,是此前美国财政部行政命令的生效日期——1月28日,中国电信公告,自美东时间1月11日上午起,公司被列入限制名单后60日(即2021年3月9日)开始生效。生效后,美国人士将无法对其公开交易证券、以及任何衍生证券或旨在为该等证券提供投资机会的证券进行任何交易。 中国电信的美股目前处于暂停交易状态。 北向资金逆势净买入 “配置型”外资加仓周期股 3月9日,A股三大指数早盘一度上演V形反弹,午后再度走弱,沪指收盘失守3400点。盘面上,个股再现普跌,仅景点旅游、钢铁、港口航运等板块逆势收红。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359.29点,跌1.82%;深证成指报13475.72点,跌2.80%;创业板指报2633.45点,跌3.50%;科创50指数报1230.14点,跌3.55%。资金面则略有“暖色”,北向资金全天小幅净买入24.31亿元。 机构:调整期第一阶段或将结束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便已跌去4%,创业板指更是大跌逾8%,调整力度和幅度显著高于上周。其中,又以核心资产跌幅靠前,Wind茅指数自春节以来调整幅度已超过23%。对于昨日A股的继续回撤,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本轮调整幅度已接近短期极限。 “A股本周以来的调整,大概率不再是由美债利率上升驱动,而变为由‘绝对收益者’止损操作及负反馈担忧主导,或构成调整期第一阶段的底部。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交易性层面集中压力已经释放和缓解,虽不排除有反复,但我们认为基本可判断调整期第一阶段已经结束。”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 陈果认为,短期市场企稳后,A股将进入调整期第二阶段,即舒缓阶段。建议投资者可适度把握交易性机会,但仍需多一份谨慎,在预期收益上不宜激进。未来数周,一季报超预期或是市场核心主线。 “多数公司下跌的原因是之前涨多了,这波属于杀估值,但不代表跌到合理估值就能止跌。”沪上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持谨慎观点,“投资者能做的是选股时多一份谨慎。如果上市公司的商业模式可靠,持续经营能力没问题,股价短期波动后,长期还是会回归合理范围。” 北向资金逆势小幅净买入 值得注意的是,“聪明钱”北向资金昨日早盘再度抄底,且其净流入曲线与大盘指数呈相反走势。开盘后半小时内,北向资金呈单边买入趋势,并在上午10点整达到峰值,净买入额一度超过50亿元,正对应大盘指数早盘的最低点。之后,随着指数反弹、跌幅收窄,北向资金净买入额略有回落,高抛低吸特征明显。 当短期盘面受市场情绪影响而大幅杀估值时,北向资金出手抄底的例子并不少见。最为典型的莫过于2020年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受疫情影响,彼时A股三大指数全线低开,开盘跌幅均超8%。两市超3000家个股跌停,逾3200只个股跌幅超9%。而北向资金开盘6分钟净流入近30亿元,全天大幅净买入181.91亿元。 盘后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昨日全天净买入24.31亿元。具体个股方面,中国平安获净买入8.3亿元,隆基股份获净买入6.39亿元,五粮液、东方财富净买入额超4亿元;贵州茅台则净卖出额居首,金额达13.54亿元,中国中免、宁德时代、京东方A的净卖出额也较高。 外资“配置盘”加仓金融及周期股 自节后首个交易日以来,北向资金整体呈波动状态,但若将借道沪深股通的资金拆解后来看,则外资中的“配置盘”近期仍维持稳步加仓之势。国盛证券统计显示,北向资金“配置盘”上周继续净流入93.06亿元,已连续第18周维持流入,相对短线的交易盘则净流出97.19亿元。外资“配置盘”和“交易盘”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分别达807.02亿元和45.90亿元。 从持仓风格看,近日外资的边际增量对金融及周期板块更为青睐。国盛证券表示,上周银行、化工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居前,分别获净流入34.26亿元、15.10亿元和8.91亿元;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汽车行业遭净卖出较多,分别净流出14.82亿元、14.70亿元和13.18亿元。从持股仓位变动看,北向资金近期对银行、电子和钢铁板块的仓位提升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