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淡季不淡 外贸再起航(经济新方位.新春观察) 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充分体现了我国外贸的强大韧性和综合竞争力。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4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2%,其中,出口表现尤为强劲,同比增长50.1%。增幅明显、“淡季不淡”,延续了去年6月份以来进出口由负转正、持续向好的态势。 【证券日报】 注册制下中介机构执业需做“加法” 业界建议完善声誉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 近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表示,从核准制到注册制,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发行人上市的“可批性”,也就是要获得审核通过;现在应该是要保证发行人的“可投性”,也就是能为投资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标的,这对“看门人”的要求实际上更高了。 记者据沪深交易所和数据整理,截至3月21日,注册制下,沪深交易所累计受理1086家企业的1102个IPO项目(含二次申请,下同),其中382家公司IPO注册生效,331家已经上市,合计首发募资规模4118.58亿元。 数字经济下期铜金融属性凸显 低碳转型潮将迎新机遇 铜作为大宗商品龙头品种,长期以来,商品属性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宏观经济、流动性和通胀等重要因素影响,同时也兼备金融属性;进入数字经济新时代,铜所兼具的双重属性中,其商品属性有所弱化但金融属性却开始凸显。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正式确立,“新基建”成为重点发力方向,以铜为标志的交通和建筑等传统行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一背景下,铜的供需格局是否有所改变?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存在哪些关系?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又在哪里? 年内5家信托公司扎堆增资 上市公司“大东家”抢占C位 日前,中航信托增资一事现新进展。本月底,中航资本将召开股东大会,审议此增资议案。现定方案中,中航资本拟通过子公司向中航信托增资20亿元。此次增资完成后,中航信托的注册资本将增至64.66亿元。 今年来掀起信托增资小高潮,短短3个月时间陆续有5家信托公司宣布增资。除去中航信托,大业信托、浙金信托、陕国投、中粮信托也在增资中,其中大业信托有望年内二次增资。 【证券时报】 通胀面前 一些新兴市场央行开始加息 通胀预期是最近全球资本市场热议的话题,就在美、英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维持超低利率水平不变之时,巴西、土耳其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则已经率先加息。 巴西央行上周宣布,将基准利率从2%上调至2.75%,这是巴西央行自2015年7月以来首次加息。巴西经济部还宣布,将巴西今年通胀预期上调至4.4%,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大幅攀升,而巴西国家货币委员会设定的2021年通胀率管理目标中值为3.75%。巴西央行公布的经济学家调查显示,2月份巴西通胀率近4年来首次超过5%。此外,在亚洲需求强劲复苏的提振下,油价不断上涨,也增加了巴西的燃料成本。 压实责任 推动中介机构“穿新鞋走新路” 近日,证监会公布了对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处罚决定。正中珠江因涉嫌在康美药业审计业务中违法被“没一罚三”,总金额超过5700万元。巨额的罚没款与此前一些造假案中会计师事务所几十万或一两百万的罚款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是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其关键作用不言而喻。2001年银广夏造假案震惊社会,此后因审计机构未能勤勉尽责而爆发的造假案时有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审计机构的违法成本太低,通常是罚款几十万、几百万,签字会计师禁入市场,然后会计师事务所换个马甲继续执业。 创业板审核计时更清晰 问询回复5个工作日内出意见 首发(IPO)审核计时问题备受投行人士关注。此前有投行人士表示,尽管IPO审核周期已得到大致明确,但部分环节的审核时间还有待进一步明晰。 近日,记者从投行人士处获悉深交所最新一期《创业板注册制发行上市审核动态》内容,其中对于投行提交问询回复文件或其他申报文件初稿后至审核部门确认接收之前的时间有新的表述——深交所表示为提高审核效率、避免无故拖延,对审核端作出严格规定,要求审核员收到回复文件的5个工作日内,形成修改意见并告知保荐人,且原则上只能提出1次修改意见。 【上海证券报】 *ST长动迎来新掌门 退市新规留“活口”? 据3月19日公告,原“长城系”三驾马车之一的*ST长动迎来新的董事长。这意味着,今年2月通过表决权委托方式入主的山西振兴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下称“振兴生物”)正式掌控了*ST长动董事会。走马上任的新任董事长为任彦堂,曾任振兴集团财务副总经理、振兴生物监事。 权力更替的局面早已定下。今年2月8日,*ST长动的控股股东浙江清风原生文化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赵锐勇与振兴生物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 校园贷“堵偏门” 机构开好“正门”满足合理信贷需求 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等五部委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了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要求。 记者采访的多位机构及分析人士表示,在新规之下,对于正规金融机构而言,开展大学生信贷业务的合规成本和潜在风险或将提升,业务拓展动力可能因此受限。未来应注重在“堵偏门”的同时“开正门”,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信贷需求。 百亿级私募最新持仓曝光 礼仁、高毅、大朴加仓哪些标的? 从近期密集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中,可以看到很多百亿级私募最新的持仓情况。去年四季度,高瓴资本旗下的礼仁投资继续加仓上海机电;颜克益的大朴资产对军工行业有所布局,新进入贵航股份前十大股东名单;而高毅资产首席投资官邓晓峰继续小幅减仓紫金矿业,他管理的两只产品合计持股数量减少了超2600万股。 上海机电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礼仁投资旗下的卓越长青私募基金持有该股票数量为2686万股,相比去年三季度末增加了近30万股,期末持股市值约为5.2亿元。另外,去年四季度外资也大举买入上海机电,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数量达1270万股。 【中国证券报】 促进乡村产业巩固提升 助力现代乡村振兴 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服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是期货交易所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为从农产品品种起家、目前农产品期货仍占重要地位的交易所,大商所将如何服务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日前,记者就此话题专访了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冉华。 种业发展将迎政策“大礼包” 生物育种产业化将有序推进 3月20日召开的2021中国种子大会释放众多种业利好消息。农业农村部将加快推进修订《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鼓励原始创新,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最高人民法院将出台一部新的审理植物新品种权案件司法解释,以加大司法保护力度。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在会上表示,我国种业已经进入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的新发展阶段,2018年起我国植物新品种申请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种业自主创新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战略意义。 迪哲医药聚焦肿瘤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 迪哲医药科创板上市申请日前获受理。迪哲医药由阿斯利康与先进制造业基金合资设立,是一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驱动型生物医药公司。公司此次拟募资17.83亿元,用于新药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迪哲医药坚持源头创新的研发理念,致力于新靶点的挖掘与作用机理验证。公司探究疾病临床特征与可能的异常驱动基因、蛋白结构间的关系,以推出全球首创药物和具有突破性潜力的治疗方法为目标,引领行业发展。 淡季不淡 外贸再起航(经济新方位·新春观察) 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充分体现了我国外贸的强大韧性和综合竞争力。 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4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2%,其中,出口表现尤为强劲,同比增长50.1%。增幅明显、“淡季不淡”,延续了去年6月份以来进出口由负转正、持续向好的态势。 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站在新高点,我国外贸前景如何?有何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记者在各地进行探访。 技术研发带动―― 厚植创新力 培育新优势 市场行情好,外贸订单忙。即便在春节假期,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开机率都超80%。“订单多又多,大家伙干劲十足。”公司董事长吴小平笑着说。 作为全球光伏背板领域的龙头企业,去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赛伍海外市场需求萎缩,出口下滑。 怎么办?扩展东南亚、日本等地区新客户;为国外客户寄送防疫物资,视频进行技术服务,巩固合作关系……一揽子对策及时稳住市场份额。“对公司来说,更重要的是练好内功,技术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吴小平说。 市场调研是第一步。印度、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屋顶瓦楞钢板较多,只能使用轻质化的光伏产品。一款强度高、韧性好、抗腐蚀性强的轻质透明背板一经推出,很快占据大片市场。 研发投入不可少。“别看其貌不扬,有了它,国产变频空调的关键元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展示厅,公司研发总监邓建波拿起一个硬币大小的浅黄色小元件感慨,历时5年、经过上万次实验、投入上千万元,才研发成功这个IGBT变频器半导体模块的散热电路基板。 专业人才是关键。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从70名增长到100多名,今年还将增加到150名。前不久,公司成立工匠学校,定期开课,带动培养一批能挑大梁的“多能工”。 “创新是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也是提升商品价值链增值水平的关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表示,质量和结构性问题仍然是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矛盾。面对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比较优势下降、出口商品附加值较低等现状,要加快推动外贸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王晓红建议,一方面,要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和企业综合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全面促进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大财税政策力度,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实施自主品牌培育行动,支持企业创品牌、增品种、提品质,选择一批具有知名度的品牌重点培育。 中欧班列保障―― 畅通物流链 开辟新市场 成都国际铁路港内,一列载有50个货运专柜的中欧班列从中心站缓缓驶出。装载着汽车配件和电动工具的这列班列,将为德国博世集团提供机械装备。 “今年我们将为博世集团发送3800个集装箱专柜,还要给奔驰、本田等公司发送装备。预计全年公司外贸总值将超过40亿元,比2020年翻一番以上。”成都莱万特公司负责人陈江南说。 莱万特的发展是我国外贸区域发展更加平衡的一个缩影。2020年,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增长11%,占比达到17.5%。 在陈江南看来,业绩翻红,少不了中欧班列的大力支持。“借助中欧班列,我们的设备已经可以运往整个欧洲,为开拓新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他介绍,去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外贸业务一度受阻。为此,他们一方面寻找新的产品供应商,一方面着手扩大外贸市场范围。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带来了机会,公司看准重庆工业制造优势,联络相关制造企业,为德国大众等公司提供相关机械装备。“重庆和成都的中欧班列线路不同,方便我们根据需要选择线路发送货物。”陈江南说。 外贸发展,物流先行。稳住外贸,首先要稳住全球物流链。 2020年,疫情重创全球物流业,不少航班停运、港口封闭,全球海运运力紧张,国际航运价格持续攀升,集装箱供不应求、运输成本上涨。效率高、路线广、全天候稳定运行、成本低的中欧班列成为连通欧亚大陆的重要桥梁和绿色通道。2020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创新高,全年开行12406列,发送113.5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50%和56%。 “今年我国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党委书记庄芮表示,随着全球贸易逐渐复苏,货运需求不断上升,国际运输能力依然吃紧,需要继续巩固外贸回稳向好的基础,保持助企纾困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日前,商务部表示正会同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等部门,做好提升海运运力、提高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增加集装箱供应、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工作,努力推动国际物流的畅通运转。 政策加把劲,外贸主体也抢抓机遇。“我们进行了火车的低频震动测试,验证通过铁路进口半导体的可行性。”陈江南表示,今年打算通过中欧班列发展半导体进口贸易。3月,公司在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租的3万平方米仓库也将投入使用,能够存储更多设备,保证物流时效,为企业争取更多外贸订单。 跨境电商助力―― 拓展新业态 激发新动能 “去年5月以前,公司订单断崖式下跌,几乎没有新增。”说起去年的外贸状况,宁波嘉泽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传军连连摇头。 疫情在全球蔓延,物流、交易成本上升,像马传军这样一直走线下销售的中小外贸企业主一时没了主意。 转战跨境电商是条好路子。但平台、销售、仓储、售后等一窍不通,马传军迟迟不知如何下手。 去年6月,在宁波市政府指导下,22家企业和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宁波)跨境电商出海联盟,希望集合优势资源,通过平台共享帮助中小外贸企业少走弯路,降低经营成本。 听闻跨境电商联盟的筹建,马传军赶紧报名。“联盟整合各理事单位资源,为我们提供了线上销售平台,产品卖到哪、哪些卖得好都一目了然。”马传军说,“以前对海外消费动向的反应相对滞后,现在几乎每两三个月就要对产品更新换代,面对海外竞争也更有底气了。”再加上货物储备于理事单位的海外仓,在派送时效上,相当于与国外卖家站在同一起跑线。 “联盟已形成第三方平台销售、海外仓线下分销、企业境外独立站销售等多种营销模式。”联盟发起成员豪雅集团董事长吴威说,通过集成清关、结汇、退税、物流、跨境物流总包、跨境电商店铺代运营等功能,能为外贸制造企业转型跨境电商提供完整的供应链服务。 搭上跨境电商的“顺风车”,中小外贸企业出口有了新模式。据宁波市商务局统计,联盟成立半年来,共带动外贸出口额约240亿元,成效明显。今年,联盟瞄准高质量“集群式”出海,计划带动外贸出口超300亿元,服务中小企业上万家。 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增长31.1%,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但电商平台、物流、支付、仓储、售后等配套设施仍需跟上。 “政府和企业应当共同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高效化、规范化,强化监管,做好溯源。”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马述忠表示,要加快完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新业态优势。跨境电商企业也应关注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卫生等动态,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