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政策有异:发达国家宽松不改 新兴市场加息
受疫情影响,去年全球央行均保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减弱,经济恢复成为主要看点,通胀担忧等也随之出现。一季度,巴西、土耳其、俄罗斯先后加息,成为疫情以来首先进入加息周期的经济体。然而,由于疫情并未得到全面遏制,经济活动水平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多数发达国家央行宣布会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环境,全球央行在货币政策抉择上,走到十字路口。 3月以来,对于美联储是否会收紧政策的预期较为高涨,在最新一次会议纪要,美联储明确,将维持利率不变,调高通胀预期。为实现最大就业和价格稳定的双重目标,在利率方面,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保持在0~0.25%的水平不变,直到实现最大就业和通胀水平达到2%并在一段时间内略微超过2%的目标;将超额准备金利率维持在0.1%;将主要信贷利率维持在0.25%水平。 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和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美联储将减少债券购买。 欧洲方面亦将维持利率不变,并加快紧急购债速度。欧洲央行理事会决定,在利率方面,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利率均维持不变,水平分别是0、0.25%和-0.50%。同时,保持当前或是更低的利率水平直到通胀前景稳定收敛在充分接近但低于2%的水平上。在资产购买方面,决定加快疫情紧急资产购买计划(PEPP)购买速度,并将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购买,以防融资条件收紧。 日本方面同样表示将维持利率不变,澄清收益率区间。3月的议息会议上,日本央行决定,继续维持政策利率在-0.1%的水平,同时将继续购买必要数量且不设上限的日本政府债券,以使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水平保持在0左右。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上调2021年全球GDP增长预测0.5个百分点至6.0%,并对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前景更乐观。同时,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呼吁发达国家不要过快撤出宽松,因为那样会对其他复苏较慢的新兴市场带来压力。 与上述发达国家央行有所不同,出于对通货膨胀升温的担忧,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性央行普遍选择开始加息。 巴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上个月宣布,将基准利率从此前的2%提高0.75个百分点至2.75%。这是2015年以来巴西央行首次提高基准利率。巴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对加息作出解释时称,由于未来一段时间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超出了货币政策水平的目标,加息势在必行。但尽管短期的通胀压力被证明比预期的更为强劲和持久,但委员会仍然认为当前的冲击是暂时的。 3月19日,俄罗斯央行上调关键利率25个基点,从4.25%至4.5%,这是俄罗斯自2018年以来首次上调关键利率。主要是受俄罗斯国内市场需求上升以及通货膨胀率上升等因素影响,俄罗斯国内通货膨胀率从今年1月的5.2%上升至3月的5.8%。4月23日,俄罗斯央行意外将关键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5%,市场主流预期为加息25个基点至4.75%。 此外,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等新兴市场指标均显示,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收紧预期正在增强。除新兴经济体外,部分发达经济体的加息预期也在提前。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分析,3月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后,可能吸引部分资金从新兴市场撤出,俄罗斯、巴西以及土耳其的货币均在3月下旬持续贬值。伴随美国疫情的逐渐平复,加息预期逐渐提前,新兴市场提前加息预防跨境资本流出,防止通胀与货币贬值的负螺旋也是新兴市场国家逐渐启动加息潮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