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健康险迎“停售潮” “短险长做”难以再现 距离“最后的期限”仅剩两天时间,短期健康险正迎来一波停售潮。 根据银保监会1月11日发布的《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不符合该《通知》要求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应于今年5月1日前停止销售。 自该《通知》发布以来,多家险企陆续发布短期健康险停售公告。今后,“短险长做”的现象将难以再现,短期健康险市场将更加规范。同时,长期健康险市场或将承接部分保障需求。 停售期限临近 随着5月1日的临近,越来越多险企发布短期健康险停售公告。记者随机选取了10家保险公司查阅其官网信息发现,多数险企有10款以内产品停售,而最多一家险企有39款短期健康险产品停售。 对于停售原因,各险企皆提到,是根据《通知》要求。记者从一家保险公司营销员处了解到,停售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相关产品有“自动续保”或“承诺续保”等字样,因此不符合上述《通知》要求。 记者看到,在险企陆续停售的短期健康险中,部分产品的有效保单量仍然较大,例如,某财险公司的附加团体重大疾病保险截至3月29日的有效保单量约有1.58万张。这也意味着,这些保险消费者在上述保单到期之后将不能继续享受原保单保障,其需要提前规划好其他转保方案。多数险企表示,对有效期内的保单,将继续履行保障责任,但保单到期之后,产品停售,将不再接受续保,但将为消费者提供转保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个别险企的保险营销员对公司停售旗下“百万医疗险”表达了不满,原因是“此前公司对相关产品的宣导强调可以保障续保至80岁”,现在产品却要停售,他们难以对客户交代。 一位分析人士认为,一般保险公司开发短期健康险不会在合同中明确写“保证续保”等字样,而是通过模糊概念、销售误导等方式吸引消费者,一般倾向于使用“自动续保”“可以续保”等说法。为规范经营,治理部分险企“短险长做”的问题,中国银保监会在前述《通知》基础上,近期还下发了《关于短期健康险续保表述备案事项的通知》,其核心是对短期健康险的续保表述进行规范,可以概括为“一必须五不得”。具体来看,其规定续保条款必须表述为“不保证续保条款”,且表述必须包含“本产品保险期间为一年(或不超过一年)。保险期间届满,投保人需要重新向保险公司申请投保本产品,并经保险人同意,交纳保险费,获得新的保险合同”。同时,还规定了条款中不得包含的表述。 对此,上述分析人士认为,通过细致的监管规定,将不会再出现“短险长做”的现象。 长期医疗险产品较少 近年来,我国健康险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30%,尤其是以“百万医疗险”为代表的短期医疗险迅速走红。但必须注意的是,短期健康险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例如部分产品缺乏定价基础,保额虚高;部分险企运营不规范,短险长做,一旦赔付率超过预期就停售,核保理赔不规范,无序竞争等,这也导致近年短期健康险的消费者投诉量激增。 此次规范短期健康险业务,必将对整个健康险市场造成一些影响。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短期健康险市场短期内可能承压,因为“不保证续保”将使消费者明白其保障期较短,未来仍面临保障缺失或者费率上涨的风险;另一方面,长期健康险市场可能承接部分消费者的保障需求转移。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记者表示,从市场需求替代满足的角度看,会有一部分消费者的保障需求从短期健康险转向长期健康险,加之最近网络互助平台的关停潮以及银保监会对短期健康险条款和销售的规范,消费者会更加理性地选择健康险产品。同时,从消费者自身的利益保障角度分析,市场对长期健康险的需求也会上升。 简单比较来看,短期医疗险具有保费低、保障额度较高等特点,长期医疗险或者重疾险具有保障期间久的特点。对于消费者来说,应当如何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有条件时,可关注购买长期健康险,虽然保障期间的费率可能基于综合情况逐渐变化,但这是一种较小的不确定性。而在中青年时期往往家庭财务负担较重,可购买短期健康险,以获得更高的保障额度,二者也可以进行组合。 不过,从医疗险产品来看,目前市场上以短期产品居多,只有少数公司推出了长期险,保障期最长可达20年,但整体来看产品并不多。对此,周瑾表示,长期健康险开发经营的主要难点来自未来诊疗技术和医疗成本的不确定,从而使得长期医疗险存在定价不足的风险。一方面,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确诊标准和相应的赔付率可能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医学的不断进步,可能使得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成本不可控。而对这些因素的预计与把控,保险公司从技术和数据维度都不占据优势,如果为了当前市场的竞争力而降低价格,可能存在定价不足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对长期医疗险的开发经营相对谨慎。 同时,王向楠分析认为,医疗费用受经济社会、自然和政策条件的影响,可预测性和可控性较弱,所以在保障期限中,长期医疗险的费率或其他条款需要适时调整。保障期限越长,不同参保人在健康状况和医疗花费上的差异也会越大,这些也是长期医疗险经营面临的风险。他建议,险企应为参保人提供更多的健康管理服务,使其与单纯的保险赔付形成一定的风险“对冲”;同时,加大长期健康险的退出成本,提升保单继续率。 海南“政策大礼包”日益丰富 多项金融创新成果落地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海南自贸港,离不开政策措施的支持。 2018年4月13日,海南被赋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历史使命,三年来,海南自贸港对标全球高水平开放形态,提出了一系列金融开放和创新政策,海南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 对于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建立进展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初步统计,目前已发布政策文件110多份,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多项政策出台 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三年来,特别是去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实施以来,各部门聚焦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和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4月26日,商务部官网公布2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聚焦货物贸易自由便利和服务贸易自由便利两大方面,明确了28项政策措施。 4月21日,商务部印发的《海南省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提出,经过3年试点,积累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为国家全方位开放和服务业创新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提出了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体原则和六大方面政策措施。 1月27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政策产业目录(2020年本)》,采用“国家现有目录+地区新增目录”的体例结构,在国家现有鼓励类产业目录的基础上增加了14个大类行业、143个细分行业。 2020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海南自由贸易港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到27条。 2020年8月1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同意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明确,在海南等地方开展为期三年的试点,深入探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中国银行海南金融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方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凸显海南自贸港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地位。尤其是近期20个部门联合发布28项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既体现了推进全面扩大开放,也反映出注重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的制度集成创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记者表示,当前,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相关文件已经印发,并在积极推进过程中,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良好落实。 116项制度创新案例发布 多项成果引关注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有序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境外资金自由便利流动”。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金融业担当着重要角色。在过去三年中,海南金融市场业态不断完善、金融服务质效稳步提升,区域金融改革亮点频现。 记者据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开消息梳理,截至4月10日,海南自贸港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核心,发布了12批共116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多项金融创新成果值得关注,例如,正式上线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体系,为企业提供跨境收支、跨境贸易融资、基于离岸汇率的本外币兑换以及贷款投放服务;针对中小微企业专利闲置,资金短缺、融资难、无形资产转化为产出能力弱等问题,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模式和路径;发行首单国有土地承包金资产支持证券;“评价增信+金融服务”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 为实施适应市场需求新形态的跨境投资管理,今年4月13日,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海南省市场监管局、海南证监局联合印发了《海南省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境外投资试点工作暂行办法》,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QDLP试点进入实操阶段。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来看,海南在实现更高水平的跨境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有较大突破、有许多亮点,如允许海南自贸港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探索开展跨境资产管理业务试点、探索放宽个人跨境交易政策等。这些举措既涉及企业跨境投融资,又涉及个人跨境交易,特别是在拓宽个人跨境交易方面具有先行先试意义。 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了2021年一季度海南省金融数据。在跨境收支方面,据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邱彦华介绍,今年一季度,海南省银行机构办理的人民币跨境实际收付额178.98亿元,同比增长2.1倍,其中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49.73亿元,同比增长1.2倍,资本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129.25亿元,同比增长2.6倍。此外,一季度海南省通过自贸港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发生的资金流动331.09亿元,同比增长5.1倍,超过了去年全年流量。 “业务的成倍增长,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各项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持续落地实施取得明显成效的体现。”邱彦华表示。 百亚股份去年净赚近2亿元 中高端产品、新兴渠道双双加持 4月26日晚间,百亚股份发布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1亿元,同比增长8.82%;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42.41%。与此同时,公司发布的2021年一季报显示,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34.74%;归母净利润8031.75万元,同比增长46.68%。 这就意味着,自去年9月份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后,百亚股份相继向市场递交了两份不错的“成绩单”。 产品、渠道双双加持 “在产品创新方面,公司顺应了消费升级的趋势,通过不断的产品升级和新品推出,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从而提升了消费者对于公司产品的满意度,强化和巩固了品牌知名度,并实现了产品更广泛的市场覆盖。”百亚股份董事会秘书张黎告诉记者,“在渠道拓展上,公司制定了与公司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发展战略,坚持实施‘川渝市场精耕、国内有序拓展、电商建设并举’的发展策略,建立了有序拓展、层次分明的销售渠道。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的开发程度和特点,公司采取差异化营销模式,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带动公司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 据年报显示,百亚股份主要从事一次性个人卫生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卫生巾、婴儿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等领域。2020年,公司卫生巾产品占比营收的75.74%,纸尿裤、ODM依次占比营收的12.34%、11.92%。 2020年,面对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新兴销售渠道的涌现,百亚股份积极拥抱变化,在产品和渠道上,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2020年,公司持续推动产品优化升级,新推出了方便贴身的裤型产品安睡裤系列,和有机纯棉系列等中高端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中高端产品品类,带动自由点卫生巾产品销售的不断增长,同时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张黎进一步称,“在渠道上,公司积极建设电商渠道,入驻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大型电商平台,同时积极参与直播、社交、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销售规模。” “目前,公司产品已进入河南、山西、河北、安徽等地区市场。未来,公司将充分利用在传统经销和KA渠道的成熟经验,结合电商以及社区团购、直播等新兴渠道,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序地拓展国内空白市场。”张黎称。 “对于消费品而言,其长期稳定的基础,一般在于品牌形象的维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记者表示:“采取两种战略对企业发展有利:一个是性价比,走量;一个是品牌塑造,走差异化。” 行业发展走向中高端化 以百亚股份所在的行业看,当前,我国一次性个人卫生用品市场仍旧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 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吸收性卫生用品市场规模(市场总销售额)已达到1165.3亿元,较上年增加3.4%;从市场结构来看,女性卫生用品占比最高,达到49.1%,其次是婴儿卫生用品,占比为42.8%;成人失禁用品占比为8.1%。 一次性卫生用品属于日常消费品,其中,卫生巾和婴儿纸尿裤产品均无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不过,随着大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个人健康护理意识的不断加强,当前,以极薄、舒适、超强吸收为代表的中高端卫生巾,正在逐渐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妇婴日常必需品属于快消品,一方面受益于生育放开;另一方面则受益于国货对进口的替代。因此,这个行业是有前景的。”盘和林表示,“唯一的问题在于,进入门槛较低,需要企业在规模化和差异化上做选择。” “妇婴领域和服装领域不同,妇婴领域对品质需求更高,此类行业领域中的企业需要通过技术来推进市场需求走向,也就是说,要有产品特性,要抓住消费者需求痛点。”盘和林说。 “未来,行业发展的机会有两个,一方面通过消费升级助推行业规模整体上升,中高端产品占比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渠道变革也会带来行业发展机会。”张黎对记者说,“公司自有品牌产品主要定位中高端,顺应了消费趋势的发展,今后公司还将加快产品推陈出新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