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近四成工业行业利润翻番 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浮现
国家统计局4月27日发布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一季度工业经济延续较快恢复态势,但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也开始显现。 宏观经济、商品专家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会对企业利润造成持续分化,带动整体利润率下滑,不过后续商品上涨节奏相对可控。 上游行业表现好于中下游行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253.8亿元,同比增长1.37倍,近四成行业利润翻番。 细分来看,上游行业的表现明显好于中下游行业。一季度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34倍,两年平均增长40.7%,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8.1个百分点。原材料行业利润增速比1至2月份提高88.4个百分点,拉动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51.5个百分点,是拉动作用最强的行业板块。 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利润同比增长3.43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88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71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扭亏为盈,新增利润1151.5亿元。以上4个行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46.9个百分点。 中下游行业的利润同比增速相对较低。中游机械设备3月当月利润两年同比增速为9%,低于原材料行业27%的增速。 多位制造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成本高企,侵蚀了中下游行业利润。 原材料上涨令中小企业承压 除了行业分化,企业间的利润水平也出现了分化。一季度,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分别为8.17%、6.35%和4.94%,前值分别为7.83%、6.31%和5.27%。 从趋势来看,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利润率都在上行,私营企业利润率出现下滑。相关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大型企业对原材料价格上行的承压能力更强,而中小微企业的承压能力弱,利润会明显受到侵蚀。 红塔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李奇霖和孙永乐认为,大宗商品的持续上涨后续会对大中小企业以及上中下游企业造成持续的分化,并带动整体企业利润率的下滑,市场需要关注后续企业利润的可持续性。 国内商品涨价节奏可控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全球疫情走势和国际环境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行业间恢复仍不均衡,特别是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不断加大企业成本压力,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大多数宏观经济研究员认为,4月大宗商品延续了上涨行情,短期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依旧比较大。 中大期货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景川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全球超额流动性促使资金涌入资本市场、美元的持续走弱对以美元定价的商品提供明显支撑,是本轮大宗商品上涨背后的两大驱动因素。目前在重新建立库存以及对经济复苏的强烈预期下,大宗商品仍然运行在上涨周期当中。 “不过,在本轮全球超额流动性的大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相对较为克制,流动性驱动的商品上涨节奏相对可控,尤其是自主定价的商品。全球定价的商品则由于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有所升值,其上涨幅度也将弱于国际市场。”景川表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央行等部门近期密集发声称,现在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从贸易、投资等不同渠道,对国内一些行业的价格造成影响。但是,国内上游产品的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