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品全球直采 消费者忙着货比三家 深圳在拟推进免税经济加快发展中有了新进展。5月1日,深圳市属国企免税集团在前海商贸物流小镇打造的“深圳免税·全球购”线下体验店开始试业,“深免全球购”线上商城也即将上线运营。 事实上,今年以来,深圳在国际免税城的建设方面不断探索,正围绕“免税”这一增长极抓紧布局。如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免税城,打造服务湾区、辐射全球的国际高端商品和国货精品展销平台,探索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深圳样本”。就“深圳免税·全球购”项目来看,相比市面上的同类商品,其价格和品质优势在哪里?记者日前前往“深圳免税·全球购”线下体验店一探究竟。 深免集团全球购免税体验店位于前海深港商贸物流小镇招商领尚公馆,营业面积为445平方米。记者在现场发现,试营业期间,店内仍在施工增加更多陈列架,而已呈列的商品包括世界名酒、品牌香化,以及少量的大牌精品,商品种类不多,但大多为国际知名品牌。 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商品种类正在不断丰富。“过段时间还会上一些电子产品,线上线下的商品都会比现在多。”该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商品来源于深免集团在各国的直采,所有货源都是国企保真的正品。 记者在“深圳免税·全球购”的小程序上看到,商品种类分为美妆个护、甄选酒水、轻奢精品、家居生活、食品茶叶这几类,但仅美妆个护和甄选酒水有展示商品,其余种类的商品仍未展出。货比三家不吃亏。现场消费者王先生对记者表示,除了商品种类之外,自己更关心价格,“现在购买商品的渠道很多,免税商品的优势在于价格,如果价格确实便宜我是会接受的。”王先生说。 就消费者关心的价格来看,以一瓶52度、500ml的五粮液为例,在“深圳免税·全球购”线下店里的售价为1199元,而在沃尔玛等商超里则卖1399元,但在京东超市也卖1199元,此外,在各大电商做活动时,售价也低于1399元。同理,其他品牌商品在不同的渠道购买呈现不一样的价格,“我们的价格跟专柜相比是会低一些,但有些渠道的商品鱼龙混杂,价格也参差不齐,就没法比较了。”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值得关注的是,该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未来上线的电子产品,价格将较专卖店低15%左右。 据介绍,以往人们购买免税商品需要到口岸、离岛或者机场、码头,并且需要出示一个通关记录,但深圳免税全球购适用于全国居民,在线上即可购买。但是,深圳免税全球购的商品价格比各口岸免税店略高。此外,根据海关的监管要求,每人每年的消费额度是26000元,单笔消费在5000元以下。 深圳免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前海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深免集团探索出一套免税、保税、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政策叠加的特色监管模式,除了直接购买免税商品,在这个体验店内也实现了“线下免税品销售+线上跨境电商销售+线下跨境电商展示店销售”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但是,深圳免税全球购项目的利润会低,因为集团把一部分利润让渡给消费者,实现国企担当。此外,深免集团会依托这个项目在前海布局更多的产业,在产业链上进行更多的布局。 建设市内免税店,在国家部委层面早已定调。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发文称,要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对市内免税店的建设经营提供土地、融资等支持,在机场口岸免税店为市内免税店设立离境提货点。“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到要“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规划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 在此背景下,长沙、广州、福州、天津等多座城市传来要落地市内免税店的消息。而深圳、成都、武汉等城市则已经将建设市内免税店提上日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上海、青岛、郑州、大连、哈尔滨、重庆、南京、杭州、厦门都已经拥有市内免税店,其中多家市内免税店是在最近6个月内正式营业或试营业。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市内免税店”是一种新类型,目前在海南自贸港已经有所尝试。同时她指出,“市内免税店”和离境关口码头等地的免税店还是有所不同的,其中一点就是,消费者毕竟还没有离境,如何确认消费者的免税品购买资格、如何确保购买商品在后续的确是离境了的,这些都有相应程序和手续进行配套。 “市内免税店”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大利好,不过,李旭红也提醒,比起一般的免税店,“市内免税店”针对的购物群体是不一样的,市内免税店是面向离境人员的购物免税,并不是针对所有的消费者群体。 主板稳健创业板高增长 高质量发展特征凸显 5月5日,深交所发布《深市上市公司2020年报实证分析报告》,报告指出,总体来看,尽管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形势,深市公司依然交出一份亮丽答卷,复苏趋势清晰明朗,复苏力度领先全球,展现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数据显示,从2020年二季度开始,深市公司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业绩逐季回升,全年净利润增幅高达38.6%。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87.1%,剔除基数影响,两年平均增长18.6%,持续向好的趋势更明显、动力更强劲。 主板蓝筹稳健有韧性 创业板创新驱动高增长 报告显示,2020年深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8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六成公司收入正增长,近四成公司收入连续三年正增长。此外,受益于海外需求的回升以及结构的优化,深市公司2020年海外收入同比上升12.3%。 深市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8678.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656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6%和30.6%。其中,六成公司利润正增长,近四成公司利润增长30%以上,436家公司翻番式增长。生物医药行业在利润增长中贡献最大,受疫情影响境内外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一倍,利润率明显改善。此外,受基建回暖、固定资产投资复苏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机械设备、有色金属等中上游行业净利润增幅同样较大。 2020年以来,深交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主板和中小板合并先后平稳落地,形成以主板、创业板为主体的市场格局,结构更简洁、特色更鲜明、定位更清晰。 两板合并后,深市主板公司超过1470家,总市值超过23万亿,工业体系完整,产业配套健全,聚焦支持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发展、做优做强。2020年,主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8万亿元,净利润740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和37.9%。一批主板公司成长为优质蓝筹和细分行业冠军,发挥着国民经济“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超过九成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八成拥有自主研发核心能力,超过六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的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创业板已成长为创新创业企业集聚地。创业板公司拥有与主业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11万余项,近六成公司实现进口替代,解决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成绩背后,是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2020年的研发金额同比增长12.8%,18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46家超过20%。在创新驱动下,发展动能得到充分释放,2020年创业板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3%,创2010年以来的最高增速。260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50%,149家公司翻番。 报告还指出,深市公司一季度开局良好,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还需密切关注公司分化、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不断提升规范经营和公司治理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其中,2020年,深市16.9%的公司发生亏损,亏损面较2019年扩大3.9个百分点,业绩恢复不均衡,稳增长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部分公司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在疫情中充分暴露,特别是一些主业不突出、竞争力不强的公司,疫情后恢复情况不理想,经营面临较大困难。 高质量发展特征凸显 报告指出,2020年,深市公司积极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抓住注册制改革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给市场注入新活力,目前已有118家公司成功上市,首发募集资金合计1052.5亿元,其中76.3%投向主营业务的扩大再生产,10.5%用于研发或技术升级。新上市公司中有111家是高新技术企业,既有战略新兴产业标杆企业,也有传统产业与“三创”“四新”深度融合的行业龙头。 创业板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同步实施注册制,审核效率及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0年底,已注册通过再融资131家次,受理重组16家次。 2020年以来,深市公司积极响应公司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检查自身弱项,将整改薄弱问题与提升治理水平相结合,有效化解了各类风险。 股权质押方面,截至2020年底,存在股票质押的公司家数较2020年初减少86家,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在80%以上的公司减少超过90家,下降比例近30%。全年股票质押市值减少约1041亿元,占股票总市值的比例下降3.6个百分点。 “清欠解保”攻坚战方面,截至目前深市有56家公司解决资金占用问题,累计金额505亿元,24家公司解决违规担保问题,累计金额283亿元。2020年深交所共计对32单资金占用、27单违规担保案件予以纪律处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有力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 2020年,资本市场启动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推动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全年共有13家深市公司退市,为深市历史最高纪录。其中,8家由于连续亏损被退市,5家公司被面值退市。随着退市新规有效实施,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资本市场“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报告指出,常态化退市机制不断完善,缺乏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将面临较大的退市风险。2020年报发布后,深市68家公司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即*ST),其中超四成因触发“净利润+营业收入”组合指标。95家公司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即ST),其中30家触发“连续三年扣非前后孰低者为负+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指标。 今年以来82位基金经理离任 中小型公司面临挑战 铁打的基金公司,流水的基金经理。经过“金三银四”跳槽季,公募基金行业人事变动也达到一个小高峰。今年前4个月,多达82位基金经理离任,同比增加约10%;中小型公募人才压力更大。 业内人士指出,基金经理频繁变动,是行业大发展背景下人才加速流动的一个缩影,也反映出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现状。 今年前4月 82位基金经理离任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2021年以来,已有来自64家基金公司的82位基金经理离职,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在基金经理变更异常频繁的去年,同期有75位基金经理离职,今年前4个月离任基金经理数量同比增加了10%左右,行业人才流动呈现加速状态。 从公告披露的基金经理离任原因来看,以“个人原因”及“个人发展原因”为主。 华南一位基金公司人事部人士表示,“个人原因”通常包括“公奔公”、“公奔私”、“业绩不佳未通过考核”以及公司治理等。 今年以来离职的基金经理中不乏知名权益投资名将。比如,博时基金研究总监王俊离职,加盟宁银理财。3月初,拥有19年证券投资经验,在银河基金担任基金经理超过13年的钱睿南离职。原东吴基金基金经理、在证券行业打拼超过20年的彭敢也于3月初因个人原因离任,下一步去向未明。 此外还有多位业绩突出的基金经理于年内离任。申万菱信基金的任琳娜,在任职新能源汽车主题基金经理期间,投资回报率达到163.13%;诺德基金的刘先政,在管理新享灵活基金期间,回报率达到110.02%;宝盈基金的郝淼,在任职医疗健康沪港深基金经理期间,取得173.59%的回报。 除权益类基金经理频频变动外,部分固收类知名基金经理也出现调整。4月8日,广发基金公告,固收投资老将、债券投资部总经理谢军因个人原因辞职,卸任管理了13年的广发增强债券基金。2月19日,新华基金投资副总监于泽雨也因个人原因离职。他拥有丰富的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管理经验,管理的多只债基长期业绩出色。 对于基金经理离职后的去向,深圳一位公募人士透露,业绩好的基金经理选择较多,可以自己创办或者投奔私募基金;或者去排名更靠前的大型公募;还可以跳槽到银行理财子公司等资管行业的其他类别公司等。 上述公募人士坦言,近两年,私募对公募基金经理的吸引力逐渐减弱。随着基金经理的出圈和走红,他们更愿意留在公募,不愿意奔私。 ”由于年度考核、年终奖等因素影响,春节前后一般为公募行业离职的高峰期。基金业绩是按照自然年度排名,基金公司每年1月都会对基金经理进行年度考核。“他补充道,有基金经理因业绩不佳而选择自动离开。另外,年终奖也是基金经理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各家公司根据业绩、规模增量等因素确定考核基准线,过线则可以拿到年终奖。 中小型公募 人才压力更大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业绩承受着不小的考验,也造成了人事更频繁的变动。从发生基金经理离职的公司来看,中小型公募的变动显然更加频繁。 今年有3位基金经理是任职年限不满1年即离职,他们都来自中小型公司。 沪上一位公募人事总监表示,今年春节后,市场剧烈调整,基金经理业绩承受较大压力。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有近七成权益类基金份额缩水,不少中小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既未享受到过去两年新基金发行市场带来的红利,又难逃份额缩水的困扰,也是基金经理频繁离职的主要原因。 “对于中小型公募而言,其实有的基金经理业绩还不错,但是公司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所限,管理的产品规模长期不见起色,份额在市场下跌时大幅缩水,这些基金经理也难以发挥主动管理能力,在现在的形势之下,他们会更快做出反应,寻找新的平台。”上述人事总监说。 深圳一家中型公募市场部总监表示,近几年,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渠道门槛不断增高。销售渠道在推介新基金时更青睐明星基金经理,看重过往业绩。这期间,多位公募基金大佬离职创业成立新基金公司,依靠“流量明星”效应迅速做大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相比之下,中小基金公司的突破之路就越来越窄。 一位大型券商基金评价中心主任表示,基金公司开始注重内部人才的培养,这两年,通过事业部、股权激励等手段凝聚了一部分核心人才,部分人才甚至从私募流向公募。但是,多数公司基金经理培养机制仍有待完善。该基金评价中心主任说道,具备培养机制和环境的大型基金公司应更加注重内部人才的培养,“老人带新人”,避免青黄不接现象的出现。 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基金公司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已经实现了“绩而优则仕”。华夏基金4月9日公告,郑煜、孙彬、蔡向阳得到提拔,其中,郑煜、孙彬均晋升为公司副总经理。 今年3月30日,景顺长城发布公告,明星基金经理刘彦春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今年1月,鹏华基金也发布公告,王宗合和梁浩两人新任该公司副总经理。截至目前,王宗合和梁浩管理的基金规模均超过5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