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21年5月7日周五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

2021-5-7 09:21|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3319| 评论: 0

摘要:     【证券日报】    上市银行一季度业绩回暖明显 拨备计提压力减缓促利润提升    A股上市银行交出的今年一季度成绩单显示,业绩明显回暖,在盈利持续增长的同时,资产质量得到较大改善。38家上市银行一 ...


大宗商品涨涨涨 上游狂欢中下游难难难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期间,海外市场呈现大宗商品股期联动的上涨热潮。节后首个交易日,国内A股、期货市场上大宗热也无意外延续,包括焦煤、动力煤、玻璃、焦炭、LPG、沪锡、螺纹钢、热卷在内的期货商品主力合约价格盘中纷纷创上市以来新高。狂热背后,也有一些隐忧,业内人士对相关品种的远期走势持谨慎态度。

    供给收缩助力涨价潮

    本轮大宗商品涨价潮延续,与供给端收缩、需求端增长关联紧密。

    “4月,国内多地发生煤矿安全事故,受此影响,主产区安全检查力度升级,另有局部地区开展超产现象专项检查,国内煤炭供应整体偏紧。同时,下游化工及建材等用户用煤需求较旺盛,多重因素支撑下,产地坑口价格持续高位偏强运行。此外,炼焦煤方面,从4月中下旬开始,随着焦炭市场的好转及焦化盈利水平的提升,焦化厂采购焦煤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加上产地焦煤矿井均面临安全检查、环保检查及核定产能检查,影响产量的增加,供需紧的背景下,焦煤市场开始拉涨。”卓创分析师任慧云表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3月份,全国原煤产量34076万吨,同比下降0.2%,比2019年3月份增长9.4%,两年平均增长4.6%。近期,国内煤矿安全、环保检查严格,国内供应整体偏紧。需求方面,据国家能源局数据,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6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4%。4月国内局部地区电厂发电负荷高于预期,需求端对煤炭市场也起到一定支撑。

    除近期大涨的煤炭外,多种商品的市场供需矛盾也逐步凸显。生意社分析师李嫚认为,4月玻璃价格上涨,玻璃现货市场整体交投情绪较好。上游,石油焦价格上涨,纯碱价格较为平稳,液化天然气价格下跌。在房地产竣工周期下,下游贸易商及玻璃加工企业拿货积极性较高,订单情况尚可。短期来看,生产企业库存无压力,玻璃市场信心较好,成交重心偏强。

    卓创分析师宋洪潇也表示,4月铜价回升主要原因,一是美国经济数据向好,国债收益率下滑拖累美元回落,利好铜价;第二,智利罢工风波再起,海外铜库存出现下行迹象,供给因素助力铜价上涨。当前供给错配依然存在,欧美刺激措施仍支撑需求预期,因此预计5月期铜延续高位运行。

    下游毛利率显著下滑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拉涨的同时,近期国内外下游生产企业也逐步开启涨价模式,以应对成本压力。

    据悉,可口可乐公司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打算提高产品售价。全球日化巨头宝洁也加入到涨价阵营,表示将从今年9月开始提高婴儿产品、成人纸尿裤和女性护理用品的价格,涨幅为5%-9%不等。卓创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资均已出现明显上涨,食用油涨价50%,零食涨价30%,啤酒涨价10%,电器涨20%。

    尽管成本传导逐步实现,但下游企业毛利率遭到影响。卓创分析师毕红兵表示,2021年3月份,白色家电产量创新高,国内期货市场,卷螺也再创历史新高,市场心态极为提振。由于去年年底到今年以来,钢铁等诸多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头猛烈,根据原料成本比例拆分假设,在原材料成本上涨下,若白电企业单独消化上涨的成本,则家电企业的毛利率将受到较大影响。据监测数据,在近期价格持续波动对整个白色家电行业的影响下,空调毛利率下降32.26%,冰箱毛利率下降25.09%,洗衣机毛利率则下降31.63%。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认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253.8亿元,同比增长1.37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50.2%,两年平均增长22.6%,工业企业利润依然维持较高增速。然而,分行业来看,上游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明显高于中下游。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34倍,两年平均增长40.7%,是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拉动最强的行业板块。其中,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合计的采掘业利润同比增速达到70.7%,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加工业领跑2021年3月利润同比增速。

    下游消费相关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利润仍低于2019年同期。一季度,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等行业利润尽管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但2年平均增速为负。

    因此,当前的原材料涨价类似于2017年供给侧改革和1998-2000年三年去产能的阶段,从上下游利润同比增速差来看,当前原材料行业涨价远超过下游利润的涨幅,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

    牛市还能持续多久?

    瑞达期货分析认为,进入5月,新一月份的煤管票发放,假期煤矿生产未受到影响,销售情况并未有所减弱。着大秦线检修完毕,站台调运稍有增多,产地价格持续上涨,涨价煤矿也有所增多。五一假期期间,电厂日耗相对减少,但据悉部分地区电厂库存处于低位状态,假期期间并未大量补库。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分析也显示,供应方面,2021年焦煤市场供应端难有增量。首先,国内产量方面,2021年焦煤无新增产能释放,国内产量基本会保持去年水平。另外,目前主产地煤矿安全检查、环保检查及按核定产能检查比较频繁,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产量的增加。进口方面,2021年进口澳洲焦煤仍处于严禁状态,而进口蒙古焦煤补充又相对有限。整体来看,进口焦煤资源供应持续偏紧,国内焦煤供应端增量有限,供应紧张的局面暂时难以有效缓解,对后期焦煤市场价格将形成支撑。需求方面,2021年焦煤需求有增加空间。目前焦化厂开工率仍维持高位,随着焦炭价格持续上涨,焦化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对焦煤的采购积极性不断增加,预计后期焦煤市场需求仍有增量空间。

    不过对于大宗市场的远期走势,分析人士也渐渐显露担忧。程小勇认为,原材料涨价已经影响到下游开工。3-5月是基建项目大规模开工和施工季节,尤其新开工的项目,原材料短缺情况下,部分工地和工厂开工率明显下降。由于近期原材料价格暴涨,加上厂家供应偏紧,经销商手中资金能够采买的货量也就相应大幅减少,且面对下游施工方压价,盈利空间并不大。

    产业利润过度向上游集中导致中下游受挤压,终端消费最终会难以接受产品提价而放缓。依照2016-2017年供给侧触发的利润再分配规律,上游利润/下游利润增速超过1倍的持续时间大约6个月时间,因此,大约到6月份,上游利润会因原材料价格涨幅放缓甚至回落而有所回落。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夯实 上市公司提质步伐加快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关系着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

    自去年10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已初步显现。从上市公司年报及一季报披露情况看,截至4月30日,429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年报。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53.3万亿元,净利润4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和2.3%,增速分别较2020年前三季度回升2.2和8.6个百分点;回报投资者力度显著提升,共有2975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推出派现方案,预计现金分红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2%,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监管层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资本市场生态,不断推动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企业诚信度和透明度,注重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从严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有利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正在形成。

    推进市场化改革

    强化信披监管

    截至4月30日,共429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一季报。上市公司一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14.2万亿元,净利润1.3万亿元,较2019年一季度分别复合增长10.5%和9.2%。中小企业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18.4%、42.6%,增速分别高于大型企业6.6个百分点、27.4个百分点。

    中国的上市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和带动行业成长的中坚力量,但受体制、机制、环境等因素影响,一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运作不规范,透明度不高,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制约了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去年10月份发布的《意见》明确要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过去的半年,证监会在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狠下工夫,3月19日,发布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完善信息披露监管规则,解决监管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同时,沪深交易所还通过监管问询函的方式来确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与量的双重“飞跃”,健全公开透明及时的问询函回复体系,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

    在探索市场化改革方面,证监会还规范和引导市场主体通过充分博弈优化资源配置。目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监管中已精简多项许可,审核效率进一步提高。2020年,全市场并购重组项目中仍需证监会审核的仅占2.79%,平均审核用时约40天,远低于法定的90天标准;科创板、创业板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已实行注册制,证监会注册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

    2020年,境内上市公司累计披露并购重组2828单,交易金额合计达到16591.7亿元,产业链整合或外延式发展效果进一步显现。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21日,在2020年完成并购重组(包括竞买方与出让方)并已经披露2020年年报的75家上市企业中,67%的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出现正增长。

    联储证券的报告指出,随着监管层对并购重组政策的不断完善与细化,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规范性得到显著提升,以高估值、高商誉、高溢价为特征的“三高”并购交易受到严格抑制。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惩处,“忽悠式”重组、盲目跨界重组等乱象得到遏制。与此同时,一些成功完成市场化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也正逐步实现产业整合、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公司治理位置更加突出

    除了把好资本市场“出入口”,优化增量和存量上市公司质量外,上市公司自身也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曾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必须承担起直接责任、第一责任,大股东、实控人、董监高责无旁贷。《意见》中指出,要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规则,明确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界限和法律责任,强化上市公司治理底线要求,切实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2020年12月,证监会启动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力争通过2年努力,通过公司自查、现场检查、督促整改三个阶段,使上市公司治理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进一步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作、有效制衡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最重要、最根本的前提是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诚信意识和法治意识”。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在诚信守法的基础上再去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提高盈利水平、完善法人治理,相对就会容易得多,这就要求上市公司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截至目前,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自查阶段已经完成。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将着重对各公司自查报告进行分析研究,进行公司治理最佳实践评选和负面案例研析,在总结优秀案例和经验、倡导最佳实践、引导上市公司对标先进找差距的同时,对实践中存在的治理问题和有关风险进行研判,为下一步政策制定奠定基础。未来,证监会还将指导和组织派出机构现场检查,增强上市公司自我规范、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意识,让规范公司治理的理念从监管推动转变为行动自觉。

    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

    资本市场的“一进一出”始终是各方聚焦的关键点,注册制的推进正加速尾部公司边缘化的趋势,从而减小“保壳”等动机对退市新规运作的阻力。而退市制度的高效运作,又将强化市场的优胜劣汰,反过来为注册制深化改革提供保障,最终形成资本市场的正反馈。2020年12月底推出的退市新规为常态化退市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更稳固的制度基础。

    不完全统计显示,退市新规实施以来,已经有10余家上市公司收到终止上市决定书,两家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其中,*ST舜喆B等7家上市公司为触及面值退市红线,*ST航通为主动申请终止上市。

    A股退市逐步常态化,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加速形成。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退市规则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将使资金更多流入业绩优良的好公司,提高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并进一步简化退市流程,有望改善A股市场退市难、退市慢问题。新退市制度使壳资源价值降低,有利于培育投资者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理念,投机炒作行为会被抑制,吸引更多长线资金入市。

    “监管部门反复表态要严格退市监管,意味着常态化退市机制建设已上升为顶层设计,释放强化退市监管信号。”杨德龙表示,作为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前沿,资本市场不断完善退市制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巨头逐鹿可降解塑料市场 君正集团拟重资出击

    随着国内多地“禁塑令”的陆续落地实施,可降解塑料循环产业日渐受到各界关注及青睐,甚至有部分企业开始大手笔押宝这一领域。

    5月6日晚间,君正集团(601216)公告,公司拟以全资子公司君正化工为投资主体,总计207亿元在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工业园区建设PBAT/PBS/PBT/PTMEG绿色环保循环产业一期项目。

    公告显示,该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均可实现营业收入约164亿元,利润总额约35亿元,公司2020年营收148亿元。

    君正集团大举押宝

    可降解塑料产业

    君正集团2003年创建于内蒙古乌海市,目前主营能源化工、化工物流两大板块。

    2020年,君正集团共实现营收148亿元,同比增长50.99%,净利润48.15亿元,同比增长93.24%,其中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化工物流业、铁合金冶炼业、电力生产业分别实现营收64.07亿元、58.35亿元、18.10亿元、10.93亿元,分别占总营收比例为43.30%、39.43%、12.23%、7.39%。

    5月6日晚间,君正集团公告,随着塑料的大规模使用,白色污染成为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1999年,国家首次提出“限塑令”。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禁塑令”,分行业、分地区禁止、限制使用传统塑料,同时加快推广可降解塑料、纸质包装等塑料的可替代产品。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地政府也集中出台了配套政策和实施条例,大力支持可降解塑料的研发、生产和使用,积极推进可降解塑料对传统塑料的替代进程,可降解塑料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在此背景下,公司拟以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君正化工”)为投资主体,在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工业园区建设年产2×60万吨BDO及年产2×100万吨PBAT/PBS/PBT/PTMEG绿色环保循环产业一期项目。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均可实现营业收入约164亿元,利润总额约35亿元。

    2020年末,君正集团资产负债率为37.04%,总资产为336.80亿元,货币资金为43.63亿元,2020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77亿元。本次拟投资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较大,可能会对公司资金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短期内财务费用和偿债风险可能会有所增加。君正集团表示,本次项目资金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自有资金、金融机构借款等。

    君正集团认为,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广阔,公司依托现有循环经济产业链积累的管理、技术和人才优势,立足于可降解材料领域,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现有产业链条的综合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可逐步建立公司在精细化工领域的产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公司长远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项目投产后,预计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产生积极影响,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多地加快落实“禁塑令”

    2020年我国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继2008年限塑令以来再一次加大力度整治塑料污染问题,市场称之禁塑令。

    《意见》明确在2020、2022和2025年分步实现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和快递塑料包装等的限制使用。塑料制品需求相对刚性,短期亦无其他便利性替代用品,完全禁用难度较大,这便意味着部分传统塑料的需求部分将向可降解塑料转移。

    记者观察发现,目前,各省市正陆续出台措施,加快落地“禁塑令”,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释放有望加速。

    5月6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使用的通告,其中提出,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商品零售经营者不得免费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餐饮服务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免费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汤匙等餐具。

    此前不久,北京市场监督管理局亦发布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详解,规定北京建成区范围内外卖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建成区、景区景点堂食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据上述工作详解,在餐饮业,除外卖、堂食使用塑料袋外,工作详解还要求全市餐饮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咖啡搅拌棒,自2021年7月1日施行。在批发零售业,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在会展业,明确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另据了解,自2020年12月1日开始,《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正式实施。“禁塑”以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大对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特别针对金鹿工业园区的物流园区加强巡查力度,从源头上遏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流入海口市场。

    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可降解材料包括PLA、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HA(聚羟基烷酸酯)等。其中,PLA、PBAT是可降解塑料领域主流产品。由于特性不同,PLA主要应用于可降解吸管,PBAT主要应用于可降解塑料袋。

    资料显示,2020年,改性塑料全球市场规模在4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中国市场规模超过1700亿元。

    华西证券指出,世界各国相继推出政策推动塑料污染治理,我国禁塑限塑重拳出击下可降解塑料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假设2025年可降解塑料替代率30%,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将达到332万吨,在可降解塑料均价2万元/吨的情况下,市场空间将在2025年达到660多亿元人民币。随着政策力度加大以及可降解塑料应用的不断扩大,这一市场需求将得以更大程度上的释放。在可降解塑料需求快速提升的情况下,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将保持,拥有可降解塑料原材料产能的生产企业仍将受益。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上市公司在建/拟建的可降解生物塑料项目,就包括万华化学、金发科技、长鸿高科、金丹科技、恒力石化、齐翔腾达、瑞丰高材、莫高股份、道恩股份、东华科技等10余家上市公司,项目涉及资金近200亿元,而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相关项目涉及总金额已超过500亿元。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翁云宣认为,目前塑料制品的替代产品尚处于产业发展前期阶段,规模小而分散,且需要大量的研发、设备和试验投入,相对成本较高。随着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逐步推进,相信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全产业将对环境友好型材料达成共识,市场需求量和生产规模会越来越大,替代产品的生产成本会越来越低,相关制品的价格也有望变得越来越便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