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69张罚单罚没逾13亿元 证监会对违法违规高压态势不变 ...
5月13日,广东证监局披露牛散江丽芬操纵市场的行政处罚决定,江丽芬控制的10个证券账户,利用资金优势,大量申报买入,通过盘中多次大额封涨停、拉抬后封涨停、虚假申报等方式,操纵8只股票,广东证监局没收江丽芬违法所得709.2万元,并处以1511.86万元罚款,合计罚没2221.06万元。 今年以来,证监会持续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证券日报》记者据证监会官网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4日记者截稿,今年以来,证监会和地方证监局已经发布69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合计罚没金额13.87亿元。其中,内幕交易和信披违法案件数量合计占比超七成。 市场人士认为,从今年的处罚情况来看,证监会依旧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恶性违法行为。资本市场立体化追责体系逐渐发挥效力,将有效震慑违法违规行为,促进资本市场形成守法敬法的法治文化和风清气正的良好市场生态。 2张罚单罚没金额过亿元 处罚力度显著增大 从处罚类型来看,上述69张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涉及信披违法的有25张,涉及内幕交易的有24张,占比分别为36.23%、34.78%,两者合计占比超过七成。另外,涉及操纵市场的有4张。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截至记者发稿,证监会和地方证监局还开出了12张市场禁入决定书,共28人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其中8人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其余则被采取3年至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资本市场中,公开是公平和公正的基础,多数违法违规行为源于信息的不当优势。超七成罚单来自内幕交易和信披违法,是监管部门维护资本市场“三公”原则的体现,也证明了我国证券稽查的公正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证券从业人员违法买卖股票也成为监管处罚的重点。在上述69张罚单中,涉及证券从业人员违法买卖股票的有8张,占比为11.59%,数量仅次于信披违法和内幕交易。其中,包括一起证券从业人员“老鼠仓”案件。 “这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进行科技监管和执法的成果。”田利辉表示,通过新的稽查手段,证券从业人员的“老鼠仓”问题难以隐形,证监会对于证券从业人员的违规违法问题“有一罚一”,公正执法。 从处罚金额来看,上述69张罚单中,有8张罚单罚没金额超过千万元,其中2张罚没金额过亿元。具体看,今年1月份,因利用他人账户从事证券交易,九鼎控股和吴刚被证监会罚没逾6亿元;今年4月份,因连续十年财务造假、在非公开发行中欺诈发行,乐视网和贾跃亭等被证监会处罚4.84亿元。 “从整体来看,今年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力度显著增大,对于违规违法者起到了一定震慑作用。”田利辉表示,今年证监会稽查更加强调全方位,争取不留死角,对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规违法行为增大了查处和惩戒力度。今年证监会强调保持“零容忍”态势,继续严监管,对于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期望取得不敢违规、风清气正的新常态。 立体化追责体系 提升威慑力 随着新证券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实施,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显著提升,行政执法、民事追偿和刑事惩戒的立体化追责体系不断完善。证监会网站数据显示,2020年,证监会向公安机关移送及通报案件线索116件,同比增长一倍,打击力度持续强化。 证监会稽查局副局长陈捷日前表示,证监会将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若干意见》,按照“零容忍”工作要求,以落实新证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为契机,加强执法司法协同,坚持“一案双查”,重拳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恶性违法行为,坚决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违法责任,不断健全行政执法、民事追偿和刑事惩戒的立体式追责体系,有效维护市场“三公”秩序。 田利辉表示,当前,我国普通代表人和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正在付诸实践,投资者权益保护获得了必要的法律武器。经过修改,刑法大幅提高了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能够有效震慑违法违规行为。我国资本市场“行民刑”相互衔接的立体化追责体系进一步完善,守法敬法的法治文化正在形成,资本生态日趋良好。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明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构建完善资本市场立体化的追责体系,提升违法违规成本,加大打击力度,能够从供给侧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与此同时,随着资本市场良好生态的形成,可以增加投资者信心,吸引投资者以更理性的心态进行长期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