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21年5月18日周二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

2021-5-18 09:04|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2282| 评论: 0

摘要:     【人民日报】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解读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引导民办学校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教育供给  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日前发布。5月17 ...


产品走货不畅 花生加工企业遭“需求杀”

    “现在榨油车间基本处于停工检修状态,去年这时候可是每天24小时不停运转。”烟台欧果花生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少彬指着空旷的车间对记者说。

    王少彬遇到的问题也在其他花生产业链下游加工企业中上演。记者调研发现,受“买涨不买跌”观念影响,2020年国内企业收购花生的热情空前高涨。然而,随着下游需求呈疲软态势,花生油厂和食品加工厂走货不理想,花生食品加工厂甚至面临原料价格涨幅超过制成品价格涨幅的压力。不少企业在海外以“一口价”的方式签订了新季花生采购合同,未来可能面临汇率、海运、花生质量等多重风险,颇具“富贵险中求”意味。

    下游产品需求疲弱

    4月末,正值旧季花生收购尾声。

    记者在调研中获悉,去年10月至今年4月,花生产业链的生产和贸易端经历季节性售粮高峰后,目前农户和贸易商手中余粮基本销售殆尽,收购端大型油厂目前已接近完成本年度收购任务,以小榨为主的中小型油厂预计将收购至6-7月。

    然而,手握大量花生,花生油和花生食品却走货不畅,这让不少下游加工企业犯了难。

    记者在烟台欧果花生油股份有限公司的加工厂看到,宽敞的榨油车间内不见机器运转,仅有寥寥几位工人在粉刷地面。据王少彬介绍,花生油厂以销定产,受下游需求下滑影响,今年花生油订单较少,正在停工检修。“我们一般不会选择这个时间检修,但确实是没有订单。”

    不只是花生油,花生食品需求同样不尽如人意。

    王少彬称,花生作为休闲食品,并非消费者必选项。在当前消费环境下,中低收入人群对于可选消费偏好降低,对价格敏感性提升,削弱了花生制品需求。

    另外,受海外疫情反复及海运费大幅上涨影响,今年花生食品出口景气度也受到影响。记者在乳山市金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作为一家从事花生制品出口的专业生产厂家,其今年1月出口日本的订单量减少20%,2月之后逐步恢复正常水平;4月,随着海外疫情蔓延,出口再次受到影响。

    消费场景转变

    回顾2020年,花生油及花生食品需求均迎来一波升势,充足的订单使得油厂24小时不停运转。那么,为何今年需求突然下降?

    记者在调研中找到答案:消费者的消费场景有所转变。

    一同参与调研的方正中期期货研究员王一博告诉记者,去年疫情期间,外出餐饮消费较少,家庭餐饮消费较多,花生油更多地对应家庭餐饮消费,因此去年花生压榨厂较为繁忙。今年,疫情对生活的影响逐渐消散,人们由家庭餐饮消费转为外出餐饮消费,而外出餐饮更多消费的是豆油和棕榈油,因而花生油需求下滑,油厂订单减少。

    进一步看,尽管去年花生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但国内企业收购花生的热情空前高涨,较高的收购成本也为今年产业链下游走货增添压力。

    “中国人偏好买涨不买跌,2020年我们几乎把全世界的花生和散油‘扫荡一空’。”王少彬说,“2020年出现了历史上最疯狂的‘买买买’,中国企业买完花生后,还把美国小油厂的远期合约签订下来。”

    谈到需求下滑对下游加工企业的影响,王一博认为应区分看待。“目前花生价格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对于食品加工厂来说,原料价格涨幅超过制成品价格涨幅,压力较大。对于油厂而言,虽然走货不理想会带来一定压力,但目前油厂压榨利润处于较高水平,整体看油厂盈利压力其实不大。”

    企业寻找避险良方

    目前不少企业在海外以“一口价”方式签订新季花生采购合同,且单笔订单量较大。然而,此种采购方式存在一定风险:一是汇率风险;二是海运风险,包括运费、运力以及运输中间可能出现的争议等风险;三是质量风险,当前新季花生多数未播种,每年花生出产的平均质量可能出现波动。

    据了解,花生是一种完全市场化的品种,价格呈现高度波动特征。如何在市场变化中保障自身经营利润是业内颇为关注的话题。

    金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公司的采购策略相对保守,从疫情爆发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止采购,主要目的是为拿到采购价的平均值,轻易不会打乱采购节奏。

    在产融结合的大趋势下,不少业内人士还提到了上市不久的花生期货这股金融“活水”。

    王少彬称,一些现货商对期货工具认识不够透彻,未积极参与运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随着培训和调研逐渐深入,贸易商参与套期保值的热情将会上升。

    “相信经历过第一次交割、充分了解期货基准交割品的指标要求后,现货企业的参与度将会逐渐上升。花生期货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对于投资机构而言,也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标的。”中粮期货油脂油料高级研究员贾博鑫说。

    王一博说:“企业不宜‘赌性’过强,在面临汇率、海运等诸多风险时过早地进行远期采购。企业可通过与银行等专业机构合作提前锁定汇率风险。”

A股渐出盘局 公募机构念念不忘顺周期

    5月17日,在横盘两个多月后,A股大盘突破震荡箱体上沿。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78%,站上3500点整数关。

    公募机构表示,新一轮行情值得期待,但结构性仍是行情的基本特征。伴随全球经济复苏,周期行业产品价格上涨和利润复苏有望经历更长周期。体现在二级市场上,仍看好顺周期板块的表现。

    大盘股回归强势

    从昨日盘面上看,“二八”分化明显,逾3000只个股下跌,跌幅超9%的个股达60只。

    大市值个股成为市场资金追捧的对象。在375只市值超过300亿元的个股中,上涨的超过260只。从个股来看,五粮液、中国中免、海康威视、宁德时代、隆基股份、泸州老窖、药明康德等大盘股均涨幅明显。

    富荣基金表示,5月17日大市表现强劲,但个股“二八”分化明显。场内资金再度聚焦核心资产,锂电、医疗、汽车整车、航运等大市值白马股大涨,题材股整体表现低迷,绩差小市值个股表现惨淡,ST板块更是掀起跌停潮。总体看,市场仍是结构性行情。

    有望开启新一轮行情

    金鹰基金分析,近几日A股市场上涨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方面,海外流动性担忧逐渐释放,市场信心有所修复。随着海外流动性担忧的缓解,外资流入成为打破A股前期震荡箱体的资金力量。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仍存韧性,基本面有支撑,4月生产端转弱存在合理预期;在投资端,制造业投资持续回升,1-4月基建(不含电力)、地产、制造业投资均较1-3月有所好转,地产和制造业改善明显;在消费端,修复偏慢,服务型消费复苏延续。

    展望后市,金鹰基金认为,在投资者担忧政策收紧、估值有待消化的纠结情绪进一步消化后,市场有望开启新一轮行情。

    德邦基金指出,在近期相对稳定的货币政策预期下,A股表现较稳健。结构上,看好偏防御的通讯、基建和非银等板块,同时看好估值合理、业绩有超预期可能的消费、医药和科技龙头的布局机会。

    持续看好顺周期板块

    近期,顺周期板块成为资本市场中亮丽的风景线。在市场出现企稳反弹后,顺周期板块后市将有怎样的表现?

    “全球经济持续走在复苏的道路上,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顺周期板块获得市场关注。从行业基本面看,上游很多周期行业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产能很难在半年或一年内得到提升。因此,伴随全球经济复苏,周期行业产品的价格上涨和利润复苏有望经历更长周期。体现在二级市场上,上游资源品的甜蜜期可能比我们预期的更长一些。”广发基金成长投资部基金经理唐晓斌说。

    他还表示,“碳达峰、碳中和”这个行业大背景将使得周期行业盈利的波动降低。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以及电解铝、水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被纳入到碳交易体系,预计碳交易的价格也会持续上升。

    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表示,在信用扩张增速下行期,相对盈利较强的行业在股价表现上会相对更强。由于疫情防控的节奏和效果有所差异,2020年二季度以来,国内经济和欧美经济呈现错位复苏的状态。国内财政政策后置、消费逐步修复以及欧美经济的复苏预计会为下半年的周期品需求提供一定支撑。建议关注涨价逻辑的有色金属、化学原料、煤炭开采等细分行业。

    富荣基金表示,周期板块短期大涨过后相对估值已经充分修复,后续需观察全球需求的复苏态势以及产能去化力度。目前来看价格端仍有可能较长时间维持高位,后续随着海外需求复苏以及政策端的发力,板块仍有反复的机会。中期建议关注低估值银行股,以及中游高景气周期的电器设备和新能源、电子板块,受益于中上游涨价的周期龙头。

    金鹰基金表示,在二季度PPI增速冲高的背景下,低估值的顺周期存在投资机会。近期可关注被通胀担忧错杀、下游需求不差的部分中游制造,如出口链相关的家电、纺服、机械等。从防御角度,可关注银行、公用事业等“类债”高股息品种。

经济运行稳定恢复 下半年有较好支撑

    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多项经济指标维持高增长状态,但相比3月有所回落。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受上年同期基数逐步抬高影响,4月多数生产和需求指标比3月增速有所回落。但从两年平均增速和环比增速看,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定恢复态势。从下半年情况看,经济持续恢复有较好支撑。

    预期改善消费信心增强

    4月消费保持扩张态势。统计数据显示,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53亿元,同比增长17.7%。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增长,网上零售持续增加。

    “消费具有进一步恢复的空间。”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称,根据“五一”假期期间数据,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2.3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103.2%,但国内旅游收入仅为疫情前同期的77%,表明消费仍具有恢复空间。

    付凌晖认为,下阶段消费保持稳定恢复有很多有利条件。“随着经济稳定恢复,就业在扩大,一季度居民收入也在增加,有利于提高消费能力;尽管近期出现了一些局部疫情,但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较好,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随着经济恢复,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在改善,有利于增强消费预期。”付凌晖说,从这些方面看,预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持续改善。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在国内疫情防控措施有力有效的基础上,春节期间被压抑的旅游、外出、返乡及各类消费需求在“五一”黄金周得到大幅释放,“五一”期间的消费得到进一步恢复和改善。各地的“消费促进月”活动也主要从5月开始,促进消费稳步提升。5月消费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回暖之势,但基数效应或将致增速放缓。

    PPI对CPI传导并不明显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市场对通胀的担忧。温彬表示,近期国内PPI上涨较快,未来通胀走势需进一步关注。

    付凌晖认为,短期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部分上游行业原材料价格的推动,可能会对下游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压力。价格上涨有利于企业效益改善,但对下游行业的压力需要引起重视,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原材料市场调节,推动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谈及PPI上涨对CPI的传导,付凌晖表示,PPI对CPI肯定会有传导,但总的看,PPI向CPI的传导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下游市场竞争非常充分,市场供给能力较充足。下阶段,基数影响对PPI涨幅扩大的抬升作用会降低。“综合影响CPI的结构性因素、PPI对CPI的传导、整个供求关系,以及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条件等因素看,全年物价保持稳定有基础有条件。”付凌晖称。

    下半年经济恢复有支撑

    展望二季度经济形势,中国银行发布的报告认为,随着疫苗接种逐步推开,全球经济复苏总体加快,出口将保持较高景气,中国经济将保持持续恢复态势,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长8.2%左右。

    付凌晖表示,从下半年情况看,经济持续恢复有较好支撑。首先,全球经济持续恢复,有利于外需增长。其次,从国内来看,内需恢复也在稳步推进。就消费而言,随着就业改善、居民收入增加、整体消费环境改善,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会持续提升。就投资而言,目前企业效益改善较明显,一季度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已达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市场需求订单、企业预期等情况较好,有利于企业投资增加。再者,从企业来看,目前一系列支持企业的政策还会继续发挥作用,去年出台的一系列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负担,今年一些结构性减税政策也会给企业生产和发展带来新机遇。近期,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力度比上年进一步加大,有利于企业增加创新投入。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未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中下游制造业投资的支持力度将增强。预计二季度以货币投放减速为代表的“紧信用”过程将持续,市场流动性稳定宽松的局面可能转向小幅趋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