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21年5月19日周三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

2021-5-19 09:16|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811| 评论: 0

摘要:     【人民日报】  智能气象时代加速到来(科技大观)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增多、增强、时空分布更加复杂多变等趋势。天气无常,也加大了天气预报工作的难度。利用 ...


今年来IPO主动撤单超百家 发行节奏保持常态化

    进入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IPO)撤单数量居高不下,IPO发行节奏仍然保持常态化。

    5月17日,又有两家IPO企业申请撤单,截至目前,5月IPO排队撤单企业已达到10家。今年以来,主动撤单的IPO企业已达102家,而去年全年合计仅有70多家企业撤回IPO申请。

    一位保荐代表人表示,监管层对企业质量要求提升,保荐机构、发行人的责任也进一步压实,一个开放、透明、有效的资本市场约束机制正在形成。

    主动撤单企业数

    持续攀升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变化,IPO的排队进程出现了变化。进入5月份,已有10家企业主动撤回材料,把时间拉长到今年前5月,主动撤回材料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02家,其中,创业板59家,科创板32家,主板11家。

    这远远高于去年全年70多家的主动撤材料企业数。截至2021年5月13日,各板块合计待审核企业数量不足500家,申报企业减少叠加撤回企业数量激增,IPO排队企业数量不断下降。

    从受理层面来看,截至5月17日,5月份IPO共受理企业12家。4月份,科创板、创业板共13家IPO企业获得受理,同比大幅减少82%,环比降幅也达38%。3月份,两个板块受理数量是19家。若将今年的数据与去年四季度对比,受理数量的下滑趋势显而易见,2020年10月、11月,两个板块合计受理数量分别有40家、45家,12月份为137家。

    自1月29日证监会公布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以来,不少在排队通道的IPO企业撤回材料。证监会多次表示,后续将抓好落实,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发行人信息披露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问题进行分类处理,严格对保荐机构的评价标准,加大奖惩力度,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证监会还表示,将常态化开展问题导向及随机抽取的现场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申报速度放缓,但IPO发行节奏仍然保持常态化,每周都有企业获得批文。截至目前,今年科创板共有45家企业上会,其中41家过会,1家暂缓表决,3家被否,过会率91.11%;创业板共计77家公司上会,其中73家过会,4家被否,过会率为94.81%;主板共有31家企业上会,其中28家过会,1家暂缓表决,2家被否,过会率90.32%。

    企业质量过关

    才是硬道理

    目前尚不知企业主动撤回材料的原因有哪些,但从大部分企业此前接受交易所问询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盈利问题,经营状况异常,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持续盈利能力存疑;二是报表项目异常变动,不能合理说明原因;三是诚信、诉讼等,包括虚调利润、诉讼缠身等问题;四是仓促申报,很多尽调工作做的不够充分,一旦被现场检查,很容易被监管发现问题而导致处罚;五是财务状况、会计核算规范性存疑;六是合规性问题未解决,影响发行条件;七是会计政策调整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成长性是否充足也是问询关注的重点所在;八是是否符合板块定位。

    以4月底撤回材料的永泰运化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永泰运是一家主营跨境化工物流供应链服务的现代服务企业,此前曾遭深交所4轮问询。据公司申报材料显示,2017年发行人存在通过关联方青岛艾力代收客户款项以及代付供应商款项情形,其中代付供应商款项683.38万元,代收客户款项561.32万元。为此深交所在第一轮问询函中要求其说明青岛艾力的基本情况,通过其代收款项的必要性,是否存在代发行人承担成本费用等利益输送情形。

    永泰运回复称青岛艾力为公司5%以上股东王巧玲负责经营管理的企业,王巧玲及其团队均已在永泰艾力任职,青岛艾力原有客户和供应商逐步和永泰艾力成立合作关系,但在过渡期内部分原有客户、供应商与青岛艾力之间的合作协议仍然延续,为保证该部分客户和供应商资源不流失,永泰艾力在与该部分客户、供应商发生业务时,通过青岛艾力进行款项的代收代付,形成了代收代付的关联交易。

    也有不少企业被问及是否符合板块定位。主动撤单的金照明是一家集规划、设计、实施及运维于一体的城市照明综合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照明统筹设计及建设、照明产品及信息平台定制与销售和照明设计。尽管盈利增长,但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却低于同行业平均毛利率。据招股书显示,金照明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为9.42%、38.40%、31.26%,同行业平均毛利率则是45.48%、44.73%、42.95%。在科研方面,金照明目前已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软件著作权38项,并将LED半导体照明产品和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在主营业务之中。

    对此,深交所要求其说明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的原因。此外,深交所还要求金照明说明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情况、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一位保荐代表人表示,问题企业的上市,往往会造成多输的格局,既祸害市场,也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还会打击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信心,阻碍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只有企业的质量有所保证了,才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监管严把入口关,通过详尽的问询来让企业自身意识到内部治理是否合规、财务程度是否规范等,目前的监管环境能有效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上述保荐代表人表示,企业要想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对自己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要更加审慎,急于求成的上市节奏要不得,只有做硬做实企业质量才能跻身A股序列。

顺丰控股4月速运物流业务营收同比增14.86%

    出现上市后首个一季度业绩亏损后,顺丰控股(002352)一时间站上风口浪尖。不过,在经历持续下跌后,5月17日、18日,该公司股价出现明显回暖。

    5月18日晚间,顺丰控股发布4月快递服务业务经营简报显示,公司4月速运物流业务营业收入132.08亿元,同比增长14.86%;业务量8.34亿票,同比增长36.5%;单票收入15.84元,同比下降15.83%。供应链业务营业收入8.72亿元,同比增长60.29%。

    业务量保持增长态势

    从业务数据看,顺丰控股收入和业务量均保持了增长态势。从两年平均的增速看,2020年4月及2021年4月公司收入(速运物流及供应链)两年平均增长31.46%(行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长17.92%),公司业务量两年平均增长60.19%(行业业务量两年平均增长31.44%)。

    顺丰控股此前数据显示,2021年3月公司收入(速运物流及供应链)同比增长15.85%,业务量同比增长29.01%,公司2021年3月增速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去年一季度新冠疫情期间,为支持社会抗疫及复工复产,公司坚守服务,防疫物资、线上消费品寄递高速增长,带动公司2020年3月收入(速运物流及供应链)同比增速高达47.18%,业务量同比增速高达93.45%。

    从两年平均的增速看,2020年3月及2021年3月公司收入(速运物流及供应链)两年平均增长30.58%(行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长19.73%),公司业务量两年平均增长57.98%(行业业务量两年平均增长34.72%);2020年一季度及2021年一季度公司收入(速运物流及供应链)两年平均增长33.50%(行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长20.43%),公司业务量两年平均增长59.75%(行业业务量两年平均增长34.35%)。

    不过,今年顺丰控股出现了上市以来首次一季度业绩亏损。一季报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26.2亿元,同比增长27.07%;亏损9.8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9.07亿元,同比下降高达209%。

    对于业绩下降原因,顺丰控股解释,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继续加大新业务开拓及资源投入力度、整合并优化资源、夯实运营底盘,该等投入将导致公司成本短期承压。此外,公司正处于新业务拓展关键期,为扩大市场份额,打造长期核心竞争力,公司继续加大新业务的前置投入。顺丰控股称,随着新业务的高速增长,将逐步释放格局红利和规模红利。

    股价回暖

    4月8日晚间,顺丰控股披露预计一季度亏损9亿元至11亿元。4月9日,该公司股票开盘即跌停,当日报收72.72元/股。而截至5月10日,该公司股价最低已达60.61元/股,较2月18日最高124.06元/股,短短三个月间已腰斩。

    5月17日、18日,顺丰控股股价出现连续上行。继17日收涨3.71%后,18日该公司股价盘中达到69.7元/股,最终收涨5.67%。

    5月17日,顺丰房托基金(下称“顺丰房托”)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17日早间开盘,顺丰房托报4.49港元/股,较发行价4.84港元/股跌9.8%;盘中股价继续下跌,最高跌幅达12.65%。

    5月18日晚间,顺丰控股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设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进展公告称,在本次顺丰房托上市前,顺丰房托基金通过其全资子公司SFLogisticsHoldingsLimited/顺丰物流控股有限公司受让公司全资子公司金紫荆物流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和特定应付款项的债权(下称“本次权益转让”)。本次权益转让涉及的总对价约为30.47亿港元(等额约25.23亿元人民币)。

    除本次权益转让外,顺丰房托基金经全球发售发行5.2亿个基金单位,发售价为每基金单位4.98港元,募集款项约25.90亿港元(等额约21.44亿元人民币)。全球发售完成后,顺丰房托基金共计发行8亿个基金单位。

    本次权益转让完成后公司预计实现税前一次性股权投资收益约为10.3亿港元(等额约8.5亿元人民币)。

业绩“变脸”后连续跌停 *ST丹邦遭投资者投诉

    5月18日,*ST丹邦(002618)再次“一字”跌停,收报2.8元/股,股价创下历史新低,市值仅剩15亿元。4月27日至今,*ST丹邦在12个交易日中11次跌停,累计跌幅达到46%,近乎腰斩。

    如此市场表现,主要原因是*ST丹邦2020年度业绩突然“变脸”,与前期预告相差巨大,公司股票也在年报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截至3月底,*ST丹邦有股东4.37万户。记者获悉,已有多位投资者组织材料,向监管层实名投诉*ST丹邦及相关人员,认为后者存在虚假陈述误导投资者、欺骗投资者的行为。

    业绩变脸遭质疑

    发起投诉的投资者认为,*ST丹邦业绩“变脸”存在蹊跷,在此之前公司前两大股东的减持行为有内幕交易的嫌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9月,*ST丹邦原副董事长王李懿、原监事会主席邹盛和就曾举报公司财务造假、实际控制人刘萍及高管刘文魁学历造假、隐瞒股权代持情形等。去年10月,刘萍辞任总经理(仍担任董事长职务),刘文魁辞任董事,财务总监、董秘也同时辞职,未知是否与王李懿、邹盛和举报事件有关。

    记者多次致电*ST丹邦投资者联系电话,均无人接听,多次拨打公司总经理谢凡(代行董秘职责)的手机号码也未获接听。

    梳理*ST丹邦的公告可知,公司2020年度的业绩“变脸”确实非常突然。

    今年1月30日,*ST丹邦(当时证券简称为“丹邦科技”)披露2020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报告期内亏损2250万元~325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734万元;营业收入3.61亿元~3.62亿元,同比略有增长。当时,*ST丹邦对业绩变动原因做了两点说明,除了汇兑损失外,公司全面清查各类资产,确定了应收账款需计提信用减值以及存货PI膜需计提资产减值。

    但是到了4月27日,*ST丹邦突然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亏损金额扩大为6.5亿元~8.4亿元,营业收入缩减至4800万元~5200万元。*ST丹邦解释,报告期内,由于受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造成业绩下滑,导致净利润下降;报告期主要对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对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上述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合计约5亿元~5.5亿元。

    在公告中,*ST丹邦就业绩预告出现差异向广大投资者致以诚挚歉意,并称减值测试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专业工作,财务部门之前未充分计提资产减值的部分,致使未能准确预计2020年度业绩数据,今后将加强与审计、评估机构的沟通,提高业绩预告的准确性。

    更令投资者难以接受的是,*ST丹邦2020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2.42亿元,全年却大幅缩减。

    股东大幅减持

    4月29日,*ST丹邦披露2020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72.45万元,同比下降85.96%,亏损金额达到8.11亿元。年报显示,*ST丹邦2020年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93亿元,这是全年营收远低于前三季度营收的主要原因。2020年前三季度,*ST丹邦的营收呈现递增趋势,分别为4575万元、8890万元和1.07亿元。

    会计师事务所为*ST丹邦的年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机构表示,对*ST丹邦的审计范围受限,无法确认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的准确性;未能获取本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入账计量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无法对本期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的合理性发表意见;未能获取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明其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核销款项的合理性,无法对本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及核销款项的合理性发表意见。

    因触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指标,*ST丹邦因此在年报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丹邦科技”变更为*ST丹邦。

    在去年9月遭实名举报至业绩变脸之间,*ST丹邦前两大股东均有减持动作,发起投诉的投资者质疑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情形。

    *ST丹邦控股股东丹邦投资集团在2020年10月29日至2021年3月12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1071万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022万股,合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82%。以公告披露的减持均价计算,丹邦投资集团此轮减持的卖出总金额1.18亿元。*ST丹邦稍早之前的公告显示,丹邦投资集团持有公司18.33%的股份,68%被质押,70%处于司法冻结状态。*ST丹邦称,丹邦投资集团存在一定流动性缺口,但总体负债率较低,资产较为优质,具备一定偿债能力。

    在2020年底,深圳市丹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深圳丹侬”)为*ST丹邦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6.18%。前文提及的刘文魁、王李懿、邹盛和为深圳丹侬的股东。刘文魁是刘萍的侄子,持有深圳丹侬50%股权,王李懿、邹盛和合计持股50%,是举报事件对立的双方。今年1月份,深圳丹侬开始减持,至4月13日,持有*ST丹邦的比例已经降低至5%以下,当前是否已经清仓尚无法证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