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8月16日消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16日印发《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2025年前培育10-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减少碳排放200万吨;力争完成新增37座加氢站建设,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华创证券指出,今年以来,国内多地都把建设加氢站列入了重点任务,佛山、芜湖、郑州等城市的加氢站数量均超过30个,全国布局加氢站运营的企业数量也超过了20家。上游制氢技术的研发突破是产业链实现垂直联动的决定因素。落实在投资层面,主要有三个层次的机会:上游制氢环节、中游储运环节、下游应用环节。相关公司有亿华通、金能科技、东华能源。 2021-05-18金能科技(603113)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Q1业绩同比翻番 青岛项目开启成长 Q1 业绩同比大增100%,维持“买入”评级 金能科技于4月29日发布2021年一季报,实现营收25.74亿元(yoy +32.2%),实现归母净利4.75 亿元(yoy +100%),对应基本EPS 为0.56 元,稀释EPS为0.50 元。据4 月19 日发布的2020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75.5 亿元(yoy-7.4%),归母净利8.89 亿元(yoy +16.6%),对应20Q4 营收21.5 亿元(yoy+10.9%),归母净利2.49 亿元(yoy +46.6%),环比大增91.2%。公司深耕焦化、精细化工领域,成本控制优良,我们认为公司拓展石化领域后将保持成本端领先优势,迎来盈利的快速跨越期,预计2021-2023 年EPS 分别为2.26/3.10/3.69 元,维持“买入”评级。 焦化及炭黑涨价致盈利大幅改善,一季度业绩显著上行 据公司公告,21Q1 焦炭/炭黑分别实现销量51.9/7.8 万吨(yoy -3.4%/+10.0%),平均售价2655/6685 元/吨(yoy +37.3%/45.4%),分别实现营收13.8/5.2 亿元( yoy +32.7%/60.0%), 而采购的煤炭/ 煤焦油/ 蒽油均价分别为1420/2929/2988 元/吨(yoy +25.3%/30.6%/19.3%),考虑单耗后产品原材料价差仍显著扩大,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同比大增6.1pct 至24.6%。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1%/2.9%/0.2%/0.7%(yoy -3.0(会计准则变更,运杂费计入营业成本)/+0.7/-0.0/+0.4pct)。 青岛项目即将投产,公司迎来盈利跨越期 据公司年报,青岛90 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及48 万吨/年炭黑项目将于21年4 月投产,45 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将于21 年6 月投 产,据一季报在建工程达49.1 亿元,而固定资产仅17.1 亿元。青岛项目具备规模、区位、配套优势,且充分利用副产氢气作为能源供应,降低炭黑成本。我们认为该项目投产后公司将迎来盈利跨越期。产品方面,据百川盈孚,4 月25 日华东地区焦炭/炭黑(N330)市场价分别为2150/7500 元/吨,较Q1 均价下跌14.4%/4.7%,而原材料仍呈涨势,价差有所收窄。 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公司当前主产品焦炭、炭黑价差显著走弱,我们下调公司2021-2022年EPS 预测至2.26/3.10 元(前值2.34/3.33 元),并引 入2023 年EPS 为3.69 元的预测,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水平(2021 年Wind 一致预期平均11 倍PE),给予公司2021 年11 倍PE,对应目 标价24.86 元(前值27.18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新项目投产进度不达预期风险。 2021-06-15东华能源(002221)全力建设茂名项目 再造一个东华 公司是国内PDH龙头企业。公司在LPG贸易领域深耕多年,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烷烃资源综合运营商,拥有优质的码头、冻库资源,并拓展PDH产能,先后在张家港、宁波建设PDH装臵。截止2021年6月,公司拥有180万吨PDH产能,160万吨PP产能。此外,公司还规划了茂名一期项目,投产后公司合计300万吨PDH产能,280万吨PP产能。 拟剥离LPG贸易业务,未来聚焦PDH和氢能。公司计划剥离LPG贸易业务,向全球领先的绿色化工生产商和优质氢能源供应商成功转 型。2020年公司液化气销售业务收入占比71%,毛利占比1%,近年来毛利率持续走低。我们认为,剥离完成后,PDH业务和氢能源业务可以支持公司长期发展。 预计2021年丙烯行业整体供给宽松。截止2020年底,我国丙烯产能4364万吨,较2019年增加457万吨,产能增速11.7%,近5年(2015-2020年)复合增速9.1%。根据我们的统计,预计2021年新增丙烯产能620万吨,产能增速14%,其中石脑油法路线合计新增产能300万 吨,PDH路线新增产能320万吨。 PDH盈利有望持续。截止2020年底,我国已投产的PDH装臵有12套,涉及11家公司,合计产能671万吨,占国内丙烯总产能的15.4%。我们认为,国内丙烯的价格仍由石脑油法成本支撑,从经济性上看,PDH制得的丙烯成本相较于石脑油法依然有优势,未来即使丙烯价 格走低,仍然可以以石脑油法成本为支撑,PDH路线依然可以获得较好盈利。 公司发展PDH优势明显。我们认为,公司在PDH领域具有以下优势:1)在LPG领域深耕多年,在资源采购保供、码头接卸、冻库周转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原料成本,具有原料供应优势;2)三大生产基地地理位臵优越,覆盖长三角和珠三角,且均有优质的码头和岸线资 源,园区集聚效应明显。具有区位优势;3)聚焦新材料,具有研发优势,公司积极开拓高端聚丙烯牌号,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医 疗无纺布专用料生产企业;4)发展氢能源,具有协同优势。公司建成了江苏地区首个商业化加氢站,未来有望享受到国内氢能源燃料 汽车产业的发展。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0.89、0.92元、1.22元,按照2021年EPS以及14-18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2.46-16.02元,维持“优于大市”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丙烷价格大幅波动;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