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小鹏汽车公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1亿元,同比暴增536.7%,环比上涨27.5%;毛利率提升至11.9%,2020年同期为负2.7%,今年第一季度为11.2%。截至2021年6月30日,小鹏汽车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存款、短期投资及长期存款达人民币328.7亿元。 交付量方面,二季度小鹏交付车辆17,398辆,环比增加30%,同比暴增439%。其中,小鹏P7在6月份销量达4730辆,同比暴增1466%。今年上半年交付量为30,738辆,已超去年全年交付量。目前,小鹏汽车的销售门店已开拓至200家,服务中心64座。品牌超充站已运营231座,覆盖城市65个。免费充电站点已运营约1400座,覆盖城市超200个 在智能辅助驾驶的大背景下,小鹏开放了VPA停车场记忆泊车功能,实现了业内首个量产。另外,随着小鹏G3i和P5等全新车型即将到来,小鹏工厂产能正在积极扩充。目前,肇庆工厂二期项目签约暨动工,达产后肇庆工厂基地产能将会从10万辆提高到20万辆。基于乐观的市况,小鹏预计第三季度交付量将介于21,500-22,500台,总收入在48亿至50亿元之间。 随着小鹏等新能源头部车企经营情况的持续向好,供应链相关公司望持续受益。 腾龙股份(603158)公司为小鹏、蔚来等新能源汽车提供热管理系统等零部件,小鹏汽车是公司重要新能源汽车客户。 四会富仕(300852)公司汽车用电路板年产量占比约30%,其中新能源汽车方向是公司重点开拓领域,公司已与小鹏汽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联系。 2021-03-05腾龙股份(603158)汽车节能环保零件龙头 布局氢燃料电池 专注汽车节能环保零部件布局。腾龙股份专注于汽车节能环保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布局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汽车发动机节能环保零部件两大板块,其中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板块主要产品为汽车空调管路、汽车热管理系统连接硬管及附件,汽车发动机节能环保零部件板块主要产品为EGR(汽车废气再循环)系统、传感器、汽车胶管。同时,2020年公司收购新源动力,进入氢燃料电 池领域。 并购进入氢燃料电池领域。据腾龙股份2020年三季报,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已持有新源动力40.36%的股份。新源动力是中国 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公司,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电堆模块、系统及相关测试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技术服务,处于产业链中游核心位置。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量达2737辆,较2018年度同比增长79%,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 线图2.0》的基础上保守估计我国2025年氢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5万辆,其中包括1万辆商用车和4万辆乘用车,假设新源动力占有5%市场份额,将带来2.4亿元的年收入,为新源动力2019年营收的3.08倍。 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量价齐升。公司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业务主要产品为汽车空调管路、汽车热管理系统连接硬管及附件。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来热管理系统单车售价的上升,公司并购天元奥特后有望提升其市占率。2019年公司市占率约为12%。我们假设2025年,公司市占率提升到15%,则公司本业务收入有望达12.6亿元,是2019年的1.75倍。 国六推动EGR需求爆发。EGR为公司传统业务,2017年5月,公司又收购了从事EGR业务的力驰雷奥。EGR系统可以降低汽车尾气中的NOx(氮氧化物)的含量,同时提升燃油经济性。2018年6月8日发布的国六标准,要求汽车NOx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需低于35mg/km,相较国五和国六a标准允许的60mg/km下降达41.7%。假设2025年,公司在EGR市场份额达到10%,其业务营收有望达3.6亿元,约为2019年该业务 营收的1.98倍。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5、2.18亿元,对应EPS为0.76、1.00元/股。考虑到公司在汽车热管 理系统的完整产业链布局,以及国内新能源车需求的快速增长,给予公司2021年23-26X PE,合理价值区间为23-26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1)新源动力收购进程不及预期。(2)竞争加剧,影响公司市场份额和毛利率的提升。(3)国六非EGR解决方案的竞争。(4)对并购公司的整合不及预期。 2021-06-02四会富仕(300852)2021年一季报点评:重品质与技术 深耕工控及汽车pcb的新星 以品质赢口碑,短期原材料涨价影响消散后有望回归持续成长通道。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中小批量市场,以高品质、高可靠性、短交期和快速响应客户需要为定位,开发出各类高技术含量的PCB 品种,如Anylayer HDI、埋嵌铜块电源基板、半导体测试板和刚挠结合板等,注重产品品质的特性,为公司赢得了众多日系核心客户,如日立、松下、CMK、横河电机、古野电气、岛津、基恩士、安川电机、京瓷、欧姆龙、希克斯和艾尼克斯等。全球PCB 批量板产能 大部分已经转移至中国等亚洲地区,日本、欧美等地仍保留了部分小批量板产能,当前非军工类小批量板产能亦不断往国内转移,公司受益这一产业转移趋势。 一季度,由于上游铜箔、覆铜板等原材料的涨价,与公司PCB 产品涨价在时间上的错位,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公司一季度利润增速慢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目前,大部分客户已经接受公司产品的提价要求,而且从产业链上游的调研来看,未来上游原材料的涨价趋势有望边际变弱,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恢复至正常水准,随着产能规模的扩增,公司有望步入持续成长的通道。 定位工控及汽车PCB,不断开拓本土市场。在产品品质、交付周期上的严格把控,为公司赢得了诸多工控、汽车领域的客户,该两 个领域因此成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9 年分别占比56.77%和28.14%,汽车电子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转向马达、远程信息 处理器(T-box)等重要汽车安全部件以及汽车照明系统、天线、车锁等,公司汽车电子领域的客户包括CMK、京写等全球前列的汽车PCB 供应商,以及希克斯、技研新阳等全球知名汽车电子EMS 厂商,CMK 是全球知名的汽车电子PCB 制造商,客户以丰田、本田和日产等日系车企为主,近年来,因为新能源车的崛起,汽车生产正逐步往国内转移,公司有望成为日系传统汽车PCB 或EMS 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助力之一,此外,公司通过服务日系客户培养的重品质特性,有望缩短公司自身开发国内新能源车客户的周期,当前,公司已导入小鹏等国产车企的供应体系便是最佳的佐证之一,未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等趋势有望带动车载PCB 市场空间的扩容,为公司新增产能提供消化渠道。 产能有序扩增是公司持续成长的基础。在募投项目建设前,公司具备约50 万平米/年的产能,且产能利用率长期稳定在90%以上, 公司募投资金主要投向“年产45 万平方米高可靠性线路板项目”的建设,当前,募投项目投产在即,达产后,公司整体产能将有接近 翻番的成长,而且公司募投项目所在厂房仍具备扩充产能的裕余空间,现下公司正与政府申请环评指标,预计将于2022 年投产。在小 批量板逐渐往国内转移、新能源车PCB 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公司产能的有序扩增,将为未来的持续成长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短期来看,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将逐渐消散,长期而言,公司的整体产能将在未来2-3年较大幅度提升,按公司扩产进度预期,预计公司2021-2023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85 亿,2.42 亿和3.06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22.68、17.31 和13.69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工控和汽车景气度下行;(2)国内PCB 产能扩展造成的行业竞争加剧;(3)公司产能爬坡进度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