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2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于12月8日在佛山开幕,大会同期将举办第三届国际氢能标准和安全(南海)高端论坛、仙湖技术论坛、氢安全论坛、氢听剧场、第五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以及参观考察体验活动等。届时,来自国际组织及驻华使团有关代表,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以及全球组织机构、科研院校、氢能与燃料电池核心企业的专家等众多嘉宾将齐聚佛山南海,展开广泛深入的国际氢能行业交流,共同探讨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关键部件、氢能与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重点内容。来自全球320多家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重点企业,将同台展示其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 氢能产业地方政策持续落地,技术与成本有望形成良性循环。国家/地方产业规划持续出台,示范城市落地带动区域示范提速,京津冀、上海、广东成为国内三大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国家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示范城市群补贴政策有望逐渐明晰。预计2030年国内燃料电池系统市场需求800亿元,车载储氢和供氢系统需求200亿。预计截止2030年国内加氢站市场累计投资420亿元。随核心技术国产化提速,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有望进入良性循环,产业链上核心技术快速实现国产替代,储运和压缩技术领先。 相关标的中,民生证券推荐阳光电源(300274)(全面布局可再生能源制氢)、隆基股份(601012)(正式入局氢能源产业,产能逐渐释放)、金博股份(碳基复合材料龙头企业,第二成长曲线持续加速度);建议关注潍柴动力(000338)(电堆龙头巴拉德的第一大股东)、雄韬股份(002733)(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并积极推进产业化)、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龙头公司)、东方电气(600875)(业绩持续增长,低碳转型初见成效)。 2021-11-03阳光电源(300274)判断明年逆变器售价稳定 户用储能业务将成未来利润增长点 公布三季度业绩后,近日股价大幅回调的阳光电源(300274)11月3日晚披露机构调研。对于明年逆变器的价格预计将如何变化?阳光电源表示,明年逆变器的售价应该比较稳定。一方面,第三方机构预测明年全球的光伏装机规模预计有220GW,市场需求巨大;另一 方面,逆变器上游功率器件的供应还是较为紧张,如半导体、芯片等,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竞争格局难有大变化 10月28日晚公布三季报业绩的阳光电源持续高位回调,10月28日至今,阳光电源股价已累计下跌11.28%,市值蒸发289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阳光电源实现营业收入153.74亿元,同比增长29.09%;实现归母净利润15.05亿元,同比增长25.89%。2021年第三 季度,阳光电源实现营业收入71.63亿元,同比增长44.2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48%,却同比下降了0.19%。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电源1-9月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55亿元,同比下降858.43%。阳光电源的解释是“本期采购付款增加所致”。 11月3日晚,披露三季报后最新一次机构调研显示,阳光电源对今年四季度逆变器的出货情况保持乐观。阳光电源表示,海外市场 尤其是欧美市场情况良好,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国内,今年组件价格大幅上涨并处于高位,国内前三季度装机只有25GW,其中主要是户用装机11GW,地面电站装机量并不大,装机进度低于预期。整体来看,公司全年整体出货量较去年同期会保持增长。 “如果按照全球装机量150GW,市占率30%来预计,我们的出货量预计可以达到45GW,具体出货量主要看市场情况。”阳光电源在调 研中透露。 从收入结构来看,阳光电源前三季度海外收入占比已经达到45%,但从光储业务来看,前三季度海外的收入占比达到80%。 逆变器市场竞争格局未来如何演绎?阳光电源认为,竞争格局很难发生大的变化。逆变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重要特点是竞争激烈、技术迭代快,部分厂商因为技术迭代慢、产品缺少竞争力,已经退出,未来也不太可能重新做这块业务。要想在逆变器市场生存,乃至胜出,需要创新能力强、技术实力强、产品迭代快的企业,同时规模优势、品牌优势也非常重要。阳光电源判断未来行业的竞争格局基本上是稳固的,并且随着未来创新强度的加大,头部企业优势将更加明显。 储能业务成新增长点 民生证券研究报告指出,阳光电源的亮点在于“储能业务增长亮眼,有望成为全新增长极”。储能业务布局上,阳光电源在调研中透露,储能业务主要做储能集成系统,公司采取无电芯战略,也就是除了电芯外购外,PCS、PACK、EMS、BMS都是自己研发生产的,从 而保证整个系统的深度耦合。 阳光电源指出,储能系统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应用环境也复杂多样,比如风光储融合的、电网调峰调频的、工商业等等,它的技术壁垒非常高,要求企业有深度的集成技术、要深入理解光伏和风力发电特性、要理解全球不同电网的运行特性,即对整个电力电子技术包括控制系统有非常深入的理解,并且具有强大的设计能力。 2014年开始,阳光电源发力储能业务,而且具有客户协同优势,全球性的逆变器客户与储能客户是重叠的,这也是储能系统集成业务从去年到今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原因。海外储能市场方面,阳光电源表示,目前全球渠道体系已初步搭建成型,今年户用逆变器爆发式上量,公司会利用渠道优势加速发展户用储能系统业务、户用光储一体化业务,预计这部分业务将成为未来的利润增长点。 东吴证券指出,2021Q1-3阳光电源储能业务实现收入18-20亿元,同比增长200-233%,其中2021Q3实现收入约9.7亿元,同增约178%,环增约87%。国内海外政策密集落地,储能行业高增长开启,阳光电源作为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双龙头,将充分受益。2021年全年 储能出货目标3GWh以上,同增约275%以上,预计阳光电源2021年储能收入35亿元以上,同增长200%以上,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2021-08-26雄韬股份(002733)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414.84% 8月26日,雄韬股份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根据公告所示,公司2021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14.53亿元,同比增长37.67%;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7万元,同比减少19.74%。与公司一季度业绩公告比较,二季度公司营收环比增长40.56%,净利润环比增长414.84%,业绩较好符合市场预期。 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雄韬股份锂电池营业收入共3.8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26.6%,同比增长91.16%。公司人士对记者介绍 说,自2003年开始,雄韬开始着手于锂电领域的研发生产,2012年雄韬LEP电池系统用于中国移动户外基站,2015年推出了锂电储能产 品,2017年UPS锂电系统研发,2018年与主流的UPS厂家对接测试和行业认证,逐步奠定了雄韬在UPS锂电领域的江湖地位,在UPS锂电池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客户基础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先后于施耐德、伊顿、ABB、Vertiv、台达、万国、百度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形成深度合 作关系。 而在新能源的氢能领域,雄韬股份燃料电池上半年营收共3280万元,占总的营收比重2.26%,同比增长17.79%。公司人士对记者介 绍说,自2014年起,公司开始着手布局氢能产业链,目前公司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涵盖VISH和VISTAH两个系列,功率覆盖52-130kW,已匹配20款燃料电池客车、40款燃料电池卡车/底盘和4款工程机械领域应用车型进入工信部公告目录,现有包括公交、重卡、物流合计240辆燃料电池车已投入示范运营,运营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 公司人士介绍说,公司燃料电池发动机VISH-130A通过中汽研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证,电堆功率145kW,发动机系统净输出130kW。这是现阶段我国通过CNAS认证的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该系统各部件采用模块化集成设计,并辅以成 熟稳定的控制策略,整机具有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寿命长、便于维护保养等优点。公司开发出成熟的石墨双极板电堆产品,额定功率42-120kW,体积功率密度3.8kW/L,在产品技术和品控上,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资料显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经过近年来快速发展,目前已初步掌握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及其他关键部件的关键技术,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燃料电池技术体系,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气体扩散层、膜电极和双极板等关键技术指标接近国际水平。未来,随着重点氢能城市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应用、大功率燃料电池技术的突破、加氢设施配套进程提速,以重点氢能城市为依托发展氢能区域协同和网络化建设的趋势将进一步突出,从而打通燃料电池汽车互通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