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四季度我国经济还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加大发力?
三季度即将结束,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看,今年前8个月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新动能加快成长、外需持续增长等因素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平稳的态势没有改变。 更值得一提的是,9月24日“一行一局一会”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推出政策“组合拳”;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一系列积极信号集中释放。 步入四季度,我国经济还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加大发力?就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中国银河(601881)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增量货币与财政政策 有望加快推出形成合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在接受采访的首席经济学家看来,这也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经济重要发力点。 “展望四季度,预计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增量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保驾护航。”陈雳分析,整体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态势并未发生改变,面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挑战,会议释放增量政策将进一步发力稳增长的积极信号,与近期央行等宣布的降准、降存量房贷利率、创设新货币政策工具等重磅政策指向一致。从政策端来看,财政、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稳地产相关政策有望继续发力。 董忠云预计,会议明确释放出稳增长政策将大幅加力的信号,这为四季度经济运行带来增量利好因素。货币政策端的降准、降息已经落地,后续或还有进一步的下调空间。目前已落地政策多集中于货币政策方向,后续特别是财政政策值得期待。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连平认为,财政政策加力主要体现为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保持稳步推进,同时有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向支持“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从8月份开始提速,预计9月份至11月份也将继续保持较高发行规模。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不排除四季度增发国债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可能,同时进一步放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的用途。 温彬表示,在发力稳增长的总体思路下,增量财政政策有望加快推出,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增量财政政策将重点支持促消费、惠民生和保基层运转,在增量政策工具箱中,加大结构性减税降费力度、新增特殊再融资债额度等推出的概率相对较高。 同时,章俊认为,货币政策也有望持续发力,与财政政策形成合力,年内仍有25个基点至50个基点的降准空间,10个基点至20个基点的降息可能性,以及通过国债买卖实现增量财政工具的顺利投放。 促消费仍是主要抓手 普遍看好资本市场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 在章俊看来,促消费是目前扩大内需的主要抓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相关政策有望持续加力。其中,一定规模体量的消费券值得期待,尤其注重对于服务类消费的支持。近期,上海面向餐饮、住宿、电影、体育等领域发放5亿元服务消费券,未来更多城市有望跟进,后续关注中央财政是否会对地方发放消费券进行资金支持。 “消费可能是未来经济最重要的抓手。”温彬也认为,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守住兜牢民生底线,从而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近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部署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以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的发布,体现出政府部门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此外,董忠云表示,产业方面,高科技、新经济仍将是政策扶持的重要主线。会议提到“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也值得重点关注,相关产业利好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对于后续资本市场表现,受访首席经济学家普遍看好。在近期一系列政策出台的背景下,数据显示,9月24日至9月27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幅度已达到12.32%。 连平表示,会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提振资本市场,这在过往历史中并不常见,可见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在三季度末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针对资本市场提出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和热切期盼,以及稳定资本市场预期对于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意义。 章俊表示,股市方面,基于本轮政策的出台,市场信心得到有效提振,A股市场迎来修复行情,后续重点关注宏观基本面的修复斜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