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剧透”2025年稳外资工作计划
2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四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有关情况。 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外资圆桌会议、外资企业服务专班、投诉机制等各个渠道广泛收集外资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和诉求,在“外资24条”等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等4个方面,进一步提出了20项政策举措,形成了《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已于2月19日正式公布。 商务部: 形成1+N稳外资政策组合拳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行动方案》具有4个突出特点:一是释放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是积极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四是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关切的问题。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表示,《行动方案》一共提出了20项政策举措,下一步各部门还会推动出台配套的若干政策文件,形成1+N的稳外资政策组合拳。 朱冰表示,除了有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还有《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根据《行动方案》部署,今年有关部门还会推出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压减相关的清单事项。这个清单是面向各类市场主体,外资企业可以同等享受到更多领域的投资便利措施。 “《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各项举措、各项政策措施将于2025年底前落地见效,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凌激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好《行动方案》、服务好外资企业,为各国企业投资中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创造良好条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 尽快出台2025年版鼓励目录 《行动方案》提出要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负责人华中表示,去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已经公开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条目约1700条,比2022年版大概增加了200多条。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收到了社会各界提出的140多条宝贵建议,内容涉及设备制造、关键元器件生产、科技服务、生产性服务等多个领域。 “目前,我们正在根据各方面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将尽快按程序出台2025年版鼓励目录。新目录将重点增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条目,同时也鼓励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华中表示。 针对《行动方案》提出的“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措施”,华中表示,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这项政策的制定工作。初步考虑是:在提升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便利度方面,拟从简化相关事项办理程序、完善金融服务、优化项目备案管理等环节,进一步畅通企业再投资渠道;在加强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服务保障方面,拟从优化各类生产要素配置、强化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支撑、加强项目全流程服务等角度,统筹对符合条件的再投资项目予以支持。 华中透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及外汇局等,去上海同有关企业就这两项政策进行交流和沟通,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各方面建议,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尽快出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 加快推进试点开放工作 《行动方案》提出“适时进一步扩大电信、医疗领域开放试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表示,2024年,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放宽电信等服务业市场准入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明确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等4地试点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多项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该政策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目前,4地已经分别多次召开外资企业座谈会,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加强与外资企业沟通对接,目前已有数十家外资企业正在积极申请参与。 姚珺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试点开放工作,加强政策解读,优化服务管理,支持外资企业参与试点,探索更多新业态,激发市场活力。做好经验积累和宣传推广,组织开展试点情况总结评估,梳理先进模式、典型案例等,推动释放示范效应。同时,根据试点情况不断完善开放政策,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提升电信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助力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姚珺同时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认真落实《行动方案》等各项开放举措,为外资企业提供良好服务,促进外资企业在华更好发展。一是深化产业科技创新合作;二是共享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机遇;三是发挥园区、集群等载体的稳外资作用;四是持续做好外资企业服务保障。 市场监管总局: 打造更安心的营商环境 在打造更安心的营商环境方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用监督管理司司长周卫军表示,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决策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任务,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加大引资稳资力度,让外资企业稳定预期、增强信心、放心经营。 首先,要持续推进外商投资便利化。完善外商投资授权登记体制,持续健全特殊食品注册境外核查常态化工作机制,为外商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市场准入服务。深化与商务部、外汇局等部门的外资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切实解决企业年报“多头报、重复报”问题,减轻外资企业报送负担。 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公平公正市场环境。深入贯彻《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建立健全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妨碍各种所有制经营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再次,要持续规范涉外资企业监管。贯彻落实与商务部联合印发的《外商投资信息报告监督检查指引》,进一步规范外商投资企业的信息报告监管。全面深化双随机监管,加快推进穿透式监管和非现场监管,有效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的问题,切实减轻外资企业的迎检负担。 最后,要加大涉外商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推进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商业秘密保护水平整体提升,继续组织开展第三届“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切实保护外资企业权益。 服务大局、彰显担当 中国人寿助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6%。有关专家认为,这些数据意味着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深化。 作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服务者,中国人寿(601628)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充分发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主力军”“压舱石”作用,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在陕西,该公司大力推进个人养老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养老保障产品体系,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覆盖60.52万人,着力书写养老金融“陕”亮答卷。 以丰富的产品供给 扩大养老金融“覆盖面” 个人养老金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是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国家政策支持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丰富社会大众的养老选择。 早在2022年11月下旬,个人养老金制度在陕西西安等36个城市和地区先行实施。中国人寿寿险陕西省分公司积极响应,在西安首批落地个人养老金业务。 试点以来,“国寿鑫享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入选行业首批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单。此后,“国寿鑫颐宝两全保险(2024版)”“国寿鑫耀鸿图年金保险(2024版)”等产品相继上市,进一步丰富了产品形态,充分满足不同年龄层、拥有不同养老规划客户的需求,成为市场上备受瞩目的养老规划选择。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4年12月份在全国范围实施,中国人寿寿险陕西省分公司积极响应市场参保需求。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公司个人养老金开户客户数4435户,年度保费超4600万元。 以暖心的人文关怀 提升养老金融“体验度” “养老服务”也是养老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寿寿险陕西省分公司深知这一道理。该公司积极践行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用心用情服务老年客户,给予老年客户群体特别的关爱。 例如,该公司通过中国人寿95519客户服务专线为老年客户提供专属服务。60岁及以上老年客户拨打95519时,可享受一声直达、一键呼叫人工、乡音坐席等服务。2024年,该公司提供老年客户群体电话咨询服务共3.39万人次,老年客户群体接通率达99.11%。 此外,为向老年客户提供优质的柜面服务,各营业服务网点柜面持续补充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为老年客户提供老花镜、放大镜、验钞机、爱心座椅、雨伞、便民药箱等物品,解决老年客户应急所需。65周岁以上的老年客户在排队取号时,可实现叫号系统自动识别,享受优先办理。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该公司开发了销售人员代办服务线上化工具,既实现了线上预约服务经理代办,又可授权销售人员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代老年客户办理保单保全和理赔申请服务,让老年客户享受“在家办业务”的方便与快捷。2024年,中国人寿寿险陕西省分公司为7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理赔服务超18.58万人次,赔款金额超1.34亿元。 以专属的意外保障 呵护养老金融“安全感”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群体遭受意外伤害的风险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加重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为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抗风险能力,早在2008年,中国人寿寿险陕西省分公司在陕西省老龄办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发挥保险主业优势,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专项工作。近四年,共计承保老年人近90万人,承担风险保障金额超3800亿元,累计受益人次突破2.7万人,赔付金额高达近8200万元,真正让陕西老年群体享受到惠民利民政策,切实提升陕西老年人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发展养老金融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内在要求,也是金融机构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奋力谱写养老金融“新篇章”,彰显服务大局、护航民生的“头雁”之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