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600436)增长的关键在于放量 而非提价
【2017-10-09】 拨开量价迷雾,销售放量才是业绩增长的本源 有别于市场认知,我们认为片仔癀业绩增长的关键并不在于价格的频繁提升,而是在于营销改革后销量的迅速扩张。一直以来,市场将公司类比于营销模式成熟的东阿阿胶,重视终端提价,而忽略销量高增长。而我们看好片仔癀的三大逻辑在于:1)护城河足够深:片仔癀作为国家中药绝密品种,产品力强、利润率高;2)管理层动力足:管理层2014年履新,董事长刘建顺年富力强,在任期间扩大产业规模,频繁出镜推介品牌;3)营销效果正值拐点:董事长履新后推行“空中+地面”的营销改革,经过两年的沉淀,第三年(2017年)效果显着。我们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营销新局:体验馆、大型门店、品牌推广、学术营销 片仔癀在三公消费时代长期供不应求,因此公司未曾重视销售渠道的建设。随着三公消费遭禁,单品销量持续低迷,管理层意识到销售并非真实的民间需求。2014年新任董事长刘建顺着手营销改革,包括:1)建立体验馆:体验馆负责人资金人脉实力雄厚,其对产品理解全面、推销动力充足、辐射人群高端,一定程度上成为二次宣传的载体;2)销售模式改革:增派人员、精细化管理,一年配套四次大型活动,精选门店、落实指标;3)品牌推广:在央视栏目投放纪录片,董事长频繁出镜推介品牌;4)学术营销:与北京佑安、上海曙光等多家医院临床合作,并积极参加大型学术会议。 营销效果步入拐点,品牌价值加速释放 我们认为,公司营销改革的核心在于品牌推广,主要抓手是大型门店与近90家体验馆。我们十分认可这样的推广模式,因为片仔癀作为具备高端消费属性的处方药,其品牌认知度与市场渗透率仍然不高,而体验馆与大型门店,分别从高端与中低端两个场所推广产品,挖掘潜在需求。我们对销量进行境内(体验馆内、体验馆外)、境外的拆分测算,预计片仔癀单品内销销量16-19E CAGR超25%,推动单品19年整体收入超20亿元。 小幅度、常态化提价有助于持续增厚利润 有别于市场认知,我们认为未来单品维持小幅提价,预计内销价格未来每年上涨5%-10%:1)公司受地方国资委监管,大概率不会实行激进的提价策略;2)核心原料天然麝香与天然牛黄价格持续上升;3)终端出厂同幅度提价可增厚渠道利润,进而刺激销售。同时我们认为,在现行营销扩张下,温和提价不会对销量产生冲击,提价所致收入大部分进入净利润。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我们看好营销新局下核心品种的量价齐升,预计17/18/19年收入35/42/48亿元,归母净利润7.1/9.4/12.3亿元,对应EPS 1.18/1.57/2.04元,同比增长33%/32%/30%,当前股价对应PE 49x/37x/29x。考虑业绩高确定性与品种稀缺性,并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18年41-46倍PE,目标价64.2-72.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营销推广不达预期,业绩受监管超出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