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0】中船科技(600072)拟收购海鹰集团 加速打造中船集团多元化发展平台 3月19日晚间,停牌多日的中船科技(600072.SH)正式发布重组预案,拟向中船集团及中船电科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海鹰集团100%股权,发行价为7.44元/股。作为中船集团旗下高科技多元化业务的上市平台,中船科技近年来着力布局军用高科技装备产业,全方位受益于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以及军工科研院所改制。 公告显示,中船科技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20%,用于投资标的公司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通过本次重组,中船科技将布局高科技及军民融合新型产业,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 注入大股东优质海洋电子资产 在本次重组中,标的资产海鹰集团作为国内第一家水声探测装备研制生产单位,隶属于中船集团,主要业务为水声探测装备和各类电子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业务类型丰富,领域覆盖军、民品,其产品、技术均在市场上有一定规模与优势。 资料显示,海鹰集团是国家认定的重点军品研发和生产双保骨干单位,在水声探测、海洋测绘等相关产业领域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多项发明专利和软件着作权。海鹰集团近年来先后承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部、国防科工局、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装备发展部、中船集团等数百项型号研制、预先研究等项目,取得了多项军工重大科技成果,获得了多项国防科技进步奖项。2008年以来,海鹰集团抢抓水声发展宝贵机遇,实现历史性的转折,走上持续突破、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经济效益规模逐年攀高。 本次重组完成后,中船科技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业务范围和产品线,全面提升公司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做优,实现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共赢。 平台价值凸显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据了解,作为中船集团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之一,中船科技由原钢构工程与中船九院于2016年资产重组而来,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和科研院所改制的试点首家单位,也逐步被集团定位为集团旗下高科技、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平台。 本次重组中,上市公司与收购标的同属于中船集团,将为后续资产加速整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提供了良好基础。海鹰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海洋电子技术领域的各类海洋电子产品,另外还积极拓展全新领域,如医疗电子、轨道交通、船舶配套等多项业务,符合中船科技高科技产业平台的定位、以及以军民融合为主线,多元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近年来,中船科技正加速整合中船集团内部的军民融合产业相关优质资产,发挥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功能,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回顾发现,中船集团近年来一直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于2013年2016年之间先后完成将下属龙穴造船及核心军工资产黄埔文冲以及中船九院的资产注入旗下不同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此次海鹰集团拟注入中船科技,将进一步提升集团资产证券化率,增强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核心竞争力。而作为整合平台的上市公司,中船科技将利用平台的专业化整合优势,有效发挥多方的互补和协同优势,提高集团整体价值。 【2019-02-23】中国重工(601989)龙头企业优势提升 剥离亏损轻装上阵 战略重组加快产能消化,集中度提升加速头部复苏。根据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的讲话,船舶行业将成为2019 年国资委重点推进战略重组的领域之一。产能过剩是船舶行业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战略重组的实施将加快过剩产能的化解,有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低迷环境下,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18 年前10 家企业新接订单量全国占比为76.8%,同比提升3.4 个百分点。公司作为我国造船行业的龙头型企业,在落后企业加速淘汰,产能加快化解的背景下,经营情况有望加快好转。 亏损剥离账款收回,资产转让有助轻装上阵。受需求持续低迷影响,海工装备存在交单难的问题,成为公司亏损的重要来源,2018 年1-10月,山造重工和青岛武船分别亏损2.3 和5.9 亿元。公司通过出售山造重工和青岛武船股权,一方面,亏损源减少,盈利能力改善;另一方面,公司还将收回合计18.95 亿元的负债,减少标的对公司资金的占用,资金状况进一步改善。 海军战略转型关键阶段,军船需求提供业绩支撑。我国海军舰船建造持续高景气,2018 年下水主力舰船达到21 艘、排水量达到15.7万吨。当前我国海军仍处于远洋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大型舰船仍需大力发展,在055 等重点型号加速生产的背景下,舰船建造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增持评级。民船方面,战略重组和集中度提升有望加速公司经营环境改善,而海工资产的剥离将进一步减轻公司负担,有助于轻装上阵;军船方面,055 等重点型号加快建造的背景下,军品业务有望进一步增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预计2018-2020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9 亿元、14.34 亿元及16.24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05 元、0.06 元及0.07 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92 倍、74 倍以及65 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船舶行业战略重组不及预期;军品采购不及预期;民船复苏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 【2019-01-03】中国动力(600482)投巨资"军转民" 瞄准600亿元规模燃气动力市场 2018年12月27日晚间,中国动力披露重组预案称,公司拟发行普通股、可转债及支付现金,购买广瀚动力、长海电推、中国船柴、武汉船机、河柴重工、陕柴重工、重齿公司、江苏永瀚的少数股权;另拟非公开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5亿元,预计不超重组交易价格的100%。 创新融资定向债转股 扩张军转民业务规模 据了解,重组前,中国动力拟引入特定投资者通过增资及/或受让股权的方式成为子公司广瀚动力、长海电推、中国船柴、武汉船机、河柴重工的少数股权股东。同时,中船重工集团拟以资产对中国船柴、武汉船机、河柴重工增资并取得少数股权,中国重工拟以资产对中国船柴、武汉船机增资并取得少数股权。 中国动力董秘王善君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这次重组,公司将向交易对方发行证券及/或支付现金收购资产。交易后,子公司能够降低杠杆,解决'军转民'面临的资金缺口。" 据了解,中国动力紧跟国家军民融合改革的步伐,根据"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海陆并进"的战略方向,推进内部资源优化整合,加大外部市场拓展力度,以研发提升军品装备实力,以军品技术民用化促进产业发展,以军工业务为基础,深耕民品非船业务。 2017年,公司军品收入占比为20.05%,非船用民品业务收入占比为50.16%,船用民品业务板块收入占比为29.8%,民品业务已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快速增长的有力支撑。 中国动力称,公司以军民融合为方向,通过军用技术民用化等方式,将高端公司动力业务的高端技术加以转换,逐步应用于非船用民品市场,实现了军民的相互促进、双向共赢,达到了军与民的可持续发展。 王善君表示,公司此次融资将再次实现创新,以前可转债都是公开发行,而此次发行,公司将向10个以内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可转债。此外,公司配套募集资金也是通过非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对于市场融资来说,这次发行是一个突破。 投资燃气动力扩产 抢占600亿元市场 据悉,中国动力以燃气动力、全电动力、海洋核动力为代表,形成公司军民融合业务发展的三大支柱。 "燃气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科技能力的标志,在工业领域,燃气轮机主要应用于发电、管道增压、机车动力等领域。"王善君表示,公司燃气动力的工业市场已经全面铺开,产业化批量订单也已正式落地,清晰可见的市场空间超过600亿元。 据了解,公司此次拟注入的江苏永瀚是专业从事工业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中的涡轮叶片及高温热部件等精密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有技术达到国际水平、国内领先,高温热部件精密铸件方面国内第一,是国内率先掌握该领域先进工艺并可稳定供货的尖端单晶叶片精密铸造企业。 王善君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燃气轮机最主要的零件是轮机叶片,目前国际上轮机叶片的技术能够实现在1200度到1600度高温高压的情况下运转没有损伤。以前,我国没有厂家能够生产这种轮机叶片,都是靠进口国外产品。但现在,公司拟注入的江苏永瀚已经研发出这种产品,并向国内外燃气轮机厂商供货,达到国际市场供货水准。" 中国动力认为,此次注入,将在新机制造及产品更新换代方面都能保证中国动力燃气动力核心件的可靠供应渠道,逐步解决对进口的依赖。在燃气轮机的后期维护上,也可提供备品备件的产品供应和技术支撑,为中国动力在舰船及工业用燃气轮机业务的进一步拓展提供基础,完善公司燃气动力产业链布局,巩固燃气动力业务竞争优势,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为188.6亿美元,其中45%为燃气轮机,即85亿美元,并且预计未来亚太地区的需求将保持4.8%的年均复合增长。 除注入江苏永瀚外,中国动力还将对子公司广瀚动力投资扩产。 资料显示,广瀚动力成立之初是中船重工703所全资子公司,承接703所核心动力业务,在燃气轮机、蒸汽轮机产业链处于总装系统集成地位,一直承担着舰船蒸汽动力设备、燃气轮机和动力传动设备的供货任务,在国内中小型工业燃气轮机市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军品方面,广瀚动力是海军大中型舰船燃气动力装置的主要供货单位;民品方面,广瀚动力国产化30MW燃气轮机为国内唯一自主知识产权并得到工程化应用的燃气轮机,已获得天然气管道输送市场的批量订货。 2018年5月30日,公司依托703所研制的首台国产海上平台用25MW级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正式完成出厂交验。除此之外,公司产品还在油气开采发电机、分布式能源、压裂车等领域全面铺开。 自"十二五"以来,公司在国内市场获得天然气长输管线市场合同额为8.2亿元,分布式能源市场合同额为1.4亿元,油气田发电获得收益1.3亿元;在国际市场获得电站设计、燃驱压缩机组成套合同额为16亿元。 |